岁月悠悠,过往喜忧参半;年华寂寂,浮生爱恨交织。刘禹锡饱含哲理地缓缓叙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陆游富有寓意地娓娓道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悄悄、月依依,情深深、雨蒙蒙。年华逝水东流,剪不断是离愁;喜忧皆自惹,得失问谁知。下面精选十首喜忧参半的古诗词,欢迎补充!
1、示长安君 宋代: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卜算子(王观) 送鲍浩然。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赏析:兄妹能够相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短聚又要分离,却显得更加忧伤。“草草”二字,赠送我一场空欢喜诗句,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
2、醉花阴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重阳佳节,可以与大家一起喝酒、赏菊,心情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可是等到人群散开,词人独自一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艰难,却觉得更加悲伤,以至于觉得“人比黄花瘦”。
3、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赏析: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喜出望外。十年阔别,一朝相遇,应该有很多话语要说。“秋山又几重”,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
4、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好梦成空,眼泪迷蒙,遥看春花塑雪中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赏析: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虽然李白一路的忧虑是否能见到大师,也经历了沿途的艰险,但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乐不思蜀。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6、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7、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赏析:诗人开始心情很郁闷,“老去有谁怜”,令人感叹。最后却变得豁达起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多少后人为之汗颜。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8、浪淘沙令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好梦成空,眼泪迷蒙,遥看春花塑雪中
赏析:“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9、满庭芳 宋代: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10、蝶恋花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词人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追求短暂的欢乐。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