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以咏志上一句,歌以咏志那是哪首诗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秋,大胜而归。回程的路上,曹操登临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具体位置有争议),望着滔滔沧海,他胸中豪情洋溢,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秋风诗”——《观沧海》:东临碣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秋,大胜而归。

回程的路上,曹操登临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具体位置有争议),望着滔滔沧海,他胸中豪情洋溢,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秋风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望采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当时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的时候,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也是这一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勾结乌桓首领蹋顿(tà dùn),屡次骚扰边境,妄图东山再起。

为了断绝袁氏复起的后患,曹操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曹操的诗《观沧海》《龟虽寿》,最后一句都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跟正文没有多大关系。在古代,乐府诗是供人歌唱用的,最后两句诗不但在《观沧海》《龟虽寿》中有,在巜步出夏门行》。

战争一打,就是近一年。

次年八月,两军在白狼山狭路相逢。当时乌桓军队数量众多,而曹操则兵力微弱,主力重兵都还在后方。

眼看着生死就在一线之间,曹操力排众议,亲手将所持麾授予大将张辽,按照他的提议:

趁着乌桓军队阵势不整,立刻交战。

张辽也不负众望,带领先锋部队,大败乌桓,临阵斩杀了以骁勇闻名的乌桓首领蹋顿,降者有20余万人。

这次战役,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让曹操统一天下的宏愿,再迈进了一步。

1、以:用来。2、“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3、注释:①幸:庆幸。②至:极点。③哉:助词,表示感叹语气。④志:心愿,胸怀。

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此时我们再回头看这首《观沧海》,不难读出曹操心中,此时该是如何的波澜壮阔。

歌以咏志上一句

“观沧海”,一个“观”字统领全篇。

诗人一步步登上了碣石山顶,他举目望去,大海的恢弘壮阔,尽收眼底。

不远处有山岛突兀耸立,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两相映衬。

小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

一阵萧瑟的秋风掠过,大海上波涛暗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犹如说,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但是这两句是乐师们配乐时加进去的,无实际意思,《步出夏门行》的四首诗每首后面都有这麽两句。

在曹操的笔下,大海澎湃壮美,浩浩淼淼;山岛挺拔高耸,草木丰美。

虽是秋色,却绝无半点衰飒寥落之气。

比之后世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多了几分开阔意境、雄浑气势。

如果说,前面数句,诗人还在老老实实地据实写景。

那么到了结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的想象力 ,终于开始痛快驰骋。

诗人仿佛看到,那浩瀚的海洋,成了万物的发源地。

光芒万丈的太阳,皎洁柔美的月亮,都自大海中来来去去,运行无拘。

星光灿烂,银河璀璨,都自海洋中孕育生发,然后冉冉而出。

它孕大含深,动荡不安。

它海纳百川,有容万物。

它吞吐天地,含蕴日月。

此时此刻,在诗人的忘情想象书写中,那本没有生命的大海,已然被赋予了卓绝而饱满的性格。

大海,终于成为了诗人自己的化身。

此时此刻,作为诗人的曹操,与作为政治家、军事家、野心家的曹操,合二为一。

他拥有着最博大的胸怀,怀揣着最恢弘的抱负。

盼望着如大海容纳万物一般,收揽英才,踔厉奋发,早日结束乱世纷争,一统天下。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在那个群雄逐鹿、白骨纵横的东汉末年,曹操曾是许多人心中,那个时代的希望。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塑造,一度让他成为“奸诈”的代名词。

然而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心中,曹操的地位却很是非凡。

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秦皇岛北戴河游泳,游完泳后,他一边在沙滩漫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身旁警卫好奇问他,念的什么?

毛泽东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字再念了一遍,正是曹操的《观沧海》。

他还补充说: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

游罢上岸,他兴致依然高涨,写下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人间岁月,如白驹过隙,太匆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场景总在一遍遍上演。

上一篇 2023年05月03 10:26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06:28

相关推荐

  • 描写芍药的诗句,赞美芍药诗句最有名一句

    春末夏初,又到芍药花开时。朵朵盛开的芍药花,花团锦簇,竞相争艳,交织出满园春色。芍药花,大且美,有芳香,赞美芍药诗句最有名一句,因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还有别离草、婪尾春、冠芳等富有诗意的别称。

    2023年05月13 250
  • 停车坐爰枫林晚下一句,停车坐爰枫林晚污诗下一句

    寒山:指深秋的山。坐:因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描写秋日枫林红叶的美艳可爱,“霜叶红于

    2023年04月26 252
  • 霜重鼓寒声不起上一句,霜中孤寒声不起上一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每日读首诗,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在唐代,李贺绝对是yyds,霜中孤寒声不起上一句,是李白之后有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成为“诗鬼”,一生经历坎坷,7岁时所写

    2023年04月13 259
  • 自己写的诗怎么投稿,小学生自己编的诗

    《长江文艺》投稿细则《长江文艺》(月刊)创刊于1949年,由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办。《长江文艺》务实与创新并举,小学生自己编的诗,现实主义与先锋精神兼容。追求思想性,但反对脱离时代和生活,追求可读性但摈弃

    2023年04月24 306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下一句,不积跬步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不积跬步下一句是什么古诗,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

    2023年05月26 285
  • 窗含西岭千秋雪下一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撷取古诗一句,请你巧组对联上联:窗含西岭千秋雪下联:请你来对[玫瑰][玫瑰][玫瑰]上联出处此上联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全诗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什么意思,

    2023年05月01 254
  • 佘诗曼怎么读,佘诗曼用粤语怎么读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尤其是对娱乐圈的明星们来说,名字的好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星途,佘诗曼用粤语怎么读,有的明星的名字非常好听,富有诗意,而有的明星的名字非常的绕口,有的甚至一般人还念不出来

    2023年04月30 294
  • 面带桃花下一句,面若桃花笑如靥的全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的最高境界不是你爱我有多深,又或者是我爱你我多浓,而是在牵手走进婚姻了以后,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又有多少对走进婚姻的男女是因为彼此之间有爱呢?在现实生活之中,面若桃花

    2023年05月30 260
  • 描写家乡的诗句,赞美家乡的唯美诗句

    北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国粹君说:前两句俯仰古今,写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前后相互映照,格外

    2023年05月10 292
  • 关于动物的诗句,动物的古诗大全300首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

    2023年04月14 296
  • 牡丹亭全诗,牡丹亭全诗原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牡丹亭全诗原文,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2023年04月16 262
  • 洛阳亲友如相问的下一句是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搞笑版

    王昌龄,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他性格豪放,不拘小节,时常开罪于人,多次造贬谪。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

    2023年04月19 25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