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彩的诗句,带有颜色的古诗100首

唐阎立本步辇图(局部,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时所着的服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苇怡五行五色制是中国传统色彩最基本的构成,青、赤、黄、白、黑归为“五方正色”,绿、碧、红、紫、骝黄(硫黄)归为“五方间色”,并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时所着的服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色彩的诗句

■陈苇怡 五行五色制是中国传统色彩最基本的构成,青、赤、黄、白、黑归为“五方正色”,绿、碧、红、紫、骝黄(硫黄)归为“五方间色”,并有正色谓正,间色谓不正的说法。另《礼记·玉藻》记有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其余“不入公门”,反映了古人对色彩开始进行人为的等级划分。《春秋左传》记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生其六气,用其五气,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章……六彩,五章以奉五色”,中国古代自周代起,服饰的色彩对于“礼”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色彩本身具有直观与凸显的功能,与中国传统五行五色制的相关字词在《御定全唐诗录》(以下简称《全唐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充分反映出唐代人们对各种色彩的分辨能力,带有颜色的古诗100首,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等。 以“青”为例,青在五行五色制中排于首位,青色系色彩词在《全唐诗》中也有很高的出现频率,据统计,除了青字本身以外,与青色相关的色彩词还有:绿、缥、翠、碧、蓝、苍等,这些色彩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青”实际是涵盖了根据现代光谱原理所命名的绿、青、蓝,甚至是黑等颜色。 唐人将这些连续且过渡,并非十分明显的色彩纳入到青色系中,在侧面反映了虽然古人尚未对色彩光谱理论具有科学认识,但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正逐渐形成对色彩系统构建的共识。唐人在利用青色修饰不同服饰的过程中,又赋予了“青”不同的色彩观念。仅从纺织品为应用载体来看,唐诗中的青色名物已有六十余种形制或材质,也体现了唐人对色彩的辨识和应用正在不断地丰富与深化。 青与白 心存高洁的情结 传统五行五色体系将代表东方的“青”与代表西方的“白”互为相次,《全唐诗》出现了大量青与白并举的色彩组合,如:元稹的“青衫经夏黕,白发望乡稠。”(《闲二首》),白居易的“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浔阳春三首》),高适的“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等。 这些诗句常用青袍、青衣、青衫、青襟等服饰借代仕途境遇。虽青色是九品服色之一,但在唐代均出现在低阶官吏的身上,因此还被用来代指品位低的官吏,青也借指微贱者的服色。唐诗中还有青衿、青襟与白头、白首的组合出现,如杜甫《元日示宗武》的“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陈子昂《登泽州城北楼宴》的“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方干《感时三首》的“今朝犹作青襟子,明日还成白首翁。”此处出现了青衿和青襟,前者指青色交领的长衫,后者为青色衣服的交领,两者均为隋唐两宋时期学子的制服,在唐诗中则多用作对学子的指代;白头和白首,以喻年老之人。 结合青与白在五行五色体系中相次的说法,可推断此处的青与白同样互为相对,唐代诗人多将青色的服制与“白”所修饰的白头、白首等喻“老”的词搭配使用,既借这两种素雅之色表达了心存高洁的情结,又借这两种低饱和的色彩抒发了内心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悲怀感慨,增强了对往昔与今日、现时与未来的感怀。 青与紫 富有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青与紫在《全唐诗》中也是一组常见的色彩组合,多作为一组并列组合的词被使用。青与紫,前者为唐代的九品服饰制度中的八、九品官服服色,后者为一品服色,在《汉书·夏侯胜传》中“青紫”在古时就被作为公卿绶带的色彩,又被作为对高官显爵的借指,如:杜甫的“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夏夜叹》)”韦应物的“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与青色单独修饰位处低下的官服所不同,青色与紫色在组合使用时,其所代指的阶位等级上有所跃升,表明色彩在唐代持有一定程度的阶级特征。 除了唐诗中常用色彩表示社会属性以外,色彩原本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之一,青、紫两种对比色的结合使得诗句更富有绘画艺术的意境美,使人容易产生对空间色彩的视觉想象。 唐代纺织品的染色材料多是植物性的,得益于当时植物染料品种的丰富和染整技术的发展。由《唐六典》的“织染署”条目可知:“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又载:“练染之作有六”,即:青,绛,黄,白,皂,紫。 以唐人染青为例,《全唐诗》中就有诗句对唐代“青”的植物染色进行了描述,分别为陆龟蒙在《京口与友生话别》中所写:“香还须是桂,青会出于蓝。”以及吕温的《青出蓝诗》:“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两处,可说明“靛蓝”为唐代染青的主要植物染料。相传,靛蓝早在中国夏代时已有种植,在《诗经·小雅》中记有“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唐代欧阳询所撰的《艺文类聚》也有:“……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同丘中之,有麻似麦,秀之油油。”反映了靛蓝在唐代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为靛蓝染色的规模化提供了一定的原材料支持。 青色是贴近凡俗世人之色 除了青色这种正色以外,《说文》也有:“蓝,染青草也。蓝三种,蓼蓝如蓼,染绿。大蓝如芥,染浅碧。槐蓝如槐,叶染青。皆可作淀色成胜母。故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记载,唐代染“青”的方法还包括由槐花与靛蓝的黄色与青色套染出的不同色阶的绿色。另外,在李商隐的《春日寄怀》中有:“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以及杜甫的《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水花笑白首,春草随青袍。”均以春天的草与青袍进行类比,由此可以推测唐代的袍所使用的青色,接近草叶的颜色,为今人还原唐代的青色提供了一定的色彩依据或想象空间。 青色作为唐代朝廷与民间常用的服色,一方面是得益于青色染料的易得且成本低廉;另一方面也由于森严的服色制度,青色是贴近凡俗世人之色,相较于紫、黄等尊色,青在服饰上的运用空间较为广泛。 由于色彩的表达较为抽象,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主观性较强的产物,受视觉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同的影响,尽管有众多古籍资料作为研究佐证,色彩词的释义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在此将《全唐诗》结合服饰形制与色彩搭配对青色词进行浅析,在现代审美的视角下,进行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唐代部分的文本研究和色彩复原,提供一些启发。

■陈苇怡 五行五色制是中国传统色彩最基本的构成,青、赤、黄、白、黑归为“五方正色”,绿、碧、红、紫、骝黄(硫黄)归为“五方间色”,并有正色谓正,间色谓不正的说法。另《礼记·玉藻》记有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其余“不入公门”,反映了古人对色彩开始进行人为的等级划分。《春秋左传》记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生其六气,用其五气,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章……六彩,五章以奉五色”,中国古代自周代起,服饰的色彩对于“礼”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色彩本身具有直观与凸显的功能,与中国传统五行五色制的相关字词在《御定全唐诗录》(以下简称《全唐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充分反映出唐代人们对各种色彩的分辨能力,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等。 以“青”为例,青在五行五色制中排于首位,青色系色彩词在《全唐诗》中也有很高的出现频率,据统计,除了青字本身以外,与青色相关的色彩词还有:绿、缥、翠、碧、蓝、苍等,这些色彩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青”实际是涵盖了根据现代光谱原理所命名的绿、青、蓝,甚至是黑等颜色。 唐人将这些连续且过渡,并非十分明显的色彩纳入到青色系中,在侧面反映了虽然古人尚未对色彩光谱理论具有科学认识,但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正逐渐形成对色彩系统构建的共识。唐人在利用青色修饰不同服饰的过程中,又赋予了“青”不同的色彩观念。仅从纺织品为应用载体来看,唐诗中的青色名物已有六十余种形制或材质,也体现了唐人对色彩的辨识和应用正在不断地丰富与深化。 青与白 心存高洁的情结 传统五行五色体系将代表东方的“青”与代表西方的“白”互为相次,《全唐诗》出现了大量青与白并举的色彩组合,如:元稹的“青衫经夏黕,白发望乡稠。”(《闲二首》),白居易的“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浔阳春三首》),高适的“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等。 这些诗句常用青袍、青衣、青衫、青襟等服饰借代仕途境遇。虽青色是九品服色之一,但在唐代均出现在低阶官吏的身上,因此还被用来代指品位低的官吏,青也借指微贱者的服色。唐诗中还有青衿、青襟与白头、白首的组合出现,如杜甫《元日示宗武》的“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陈子昂《登泽州城北楼宴》的“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方干《感时三首》的“今朝犹作青襟子,明日还成白首翁。”此处出现了青衿和青襟,前者指青色交领的长衫,后者为青色衣服的交领,两者均为隋唐两宋时期学子的制服,在唐诗中则多用作对学子的指代;白头和白首,以喻年老之人。 结合青与白在五行五色体系中相次的说法,可推断此处的青与白同样互为相对,唐代诗人多将青色的服制与“白”所修饰的白头、白首等喻“老”的词搭配使用,既借这两种素雅之色表达了心存高洁的情结,又借这两种低饱和的色彩抒发了内心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悲怀感慨,增强了对往昔与今日、现时与未来的感怀。 青与紫 富有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青与紫在《全唐诗》中也是一组常见的色彩组合,多作为一组并列组合的词被使用。青与紫,前者为唐代的九品服饰制度中的八、九品官服服色,后者为一品服色,在《汉书·夏侯胜传》中“青紫”在古时就被作为公卿绶带的色彩,又被作为对高官显爵的借指,如:杜甫的“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夏夜叹》)”韦应物的“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与青色单独修饰位处低下的官服所不同,青色与紫色在组合使用时,其所代指的阶位等级上有所跃升,表明色彩在唐代持有一定程度的阶级特征。 除了唐诗中常用色彩表示社会属性以外,色彩原本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之一,青、紫两种对比色的结合使得诗句更富有绘画艺术的意境美,使人容易产生对空间色彩的视觉想象。 唐代纺织品的染色材料多是植物性的,得益于当时植物染料品种的丰富和染整技术的发展。由《唐六典》的“织染署”条目可知:“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又载:“练染之作有六”,即:青,绛,黄,白,皂,紫。 以唐人染青为例,《全唐诗》中就有诗句对唐代“青”的植物染色进行了描述,分别为陆龟蒙在《京口与友生话别》中所写:“香还须是桂,青会出于蓝。”以及吕温的《青出蓝诗》:“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两处,可说明“靛蓝”为唐代染青的主要植物染料。相传,靛蓝早在中国夏代时已有种植,在《诗经·小雅》中记有“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唐代欧阳询所撰的《艺文类聚》也有:“……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同丘中之,有麻似麦,秀之油油。”反映了靛蓝在唐代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为靛蓝染色的规模化提供了一定的原材料支持。 青色是贴近凡俗世人之色 除了青色这种正色以外,《说文》也有:“蓝,染青草也。蓝三种,蓼蓝如蓼,染绿。大蓝如芥,染浅碧。槐蓝如槐,叶染青。皆可作淀色成胜母。故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记载,唐代染“青”的方法还包括由槐花与靛蓝的黄色与青色套染出的不同色阶的绿色。另外,在李商隐的《春日寄怀》中有:“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以及杜甫的《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水花笑白首,春草随青袍。”均以春天的草与青袍进行类比,由此可以推测唐代的袍所使用的青色,接近草叶的颜色,为今人还原唐代的青色提供了一定的色彩依据或想象空间。 青色作为唐代朝廷与民间常用的服色,一方面是得益于青色染料的易得且成本低廉;另一方面也由于森严的服色制度,青色是贴近凡俗世人之色,相较于紫、黄等尊色,青在服饰上的运用空间较为广泛。 由于色彩的表达较为抽象,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主观性较强的产物,受视觉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同的影响,尽管有众多古籍资料作为研究佐证,色彩词的释义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在此将《全唐诗》结合服饰形制与色彩搭配对青色词进行浅析,在现代审美的视角下,进行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唐代部分的文本研究和色彩复原,提供一些启发。

描述色彩的诗句包括:1、唐代杜牧《江南春》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18:49
下一篇 2023年05月20 08:44

相关推荐

  •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谁写

    张继《枫桥夜泊》家喻户晓,今通行本皆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及普及读物中,皆与此同。虽读者对此诗交口称好,然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却鲜有人

    2023年04月25 279
  • 表达思乡的诗句,表达爱国思乡的诗句

    1、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出自唐·李益《从军北征》。海,指瀚海,即沙漠。行路难,是汉乐府横吹曲之名,多是歌咏忧伤内容的曲调。碛,本指水中沙堆,此指沙漠。这句诗描写出征的将士夜晚顶着刺骨的寒风

    2023年05月19 256
  • 花落若相依的整首诗句,花与叶相依相伴的诗句

    甜蜜网名600个1、你是我天使|你是我的惡魔2、始于初见|止于终老3、我在原地|等你归期4、啊你干嘛打我|偶尔疼疼你嘛5、小怪兽ヾつ|奥特曼ヾつ6、安静是明白|无声是感慨7、懷念僅僅是優柔寡斷|依戀不

    2023年05月28 238
  • 关于星星的诗句,意思是星星的诗词有哪些四年级

    插画师|舍溪世间最美,除却月光,便是星辰。漂亮的夜空,若是星辰密布,其实是不见月亮的。入了秋,星辰越发闪亮,倒映在宁静的湖水中,天地仿佛沦为一体。关于星辰最美的诗句一定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

    2023年05月04 296
  • 不放弃的诗句,不放弃不服输的古诗词

    不放弃不服输的古诗词,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轻视我的年轻、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我也要活

    2023年05月23 229
  • 表达孤独的诗句,一个人孤独的唯美诗句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时间染白了我们的青丝,岁月让我们尝遍孤独。李白的孤独是“举杯邀明月”。柳宗元的孤独是“独钓寒江雪”。林语堂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品味孤独的时候,你会站在尘世喧嚣外,一

    2023年05月20 267
  • 元曲选》的编者,文选的编者是

    60后70后应该读的100本书《尚书》类型:哲学论著成书时间:春秋时期《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周易》类型:哲学论著成书时间:西周7战国时期《周易》,是我国最古

    2023年04月10 226
  • 圆月诗句,赞美月圆的浪漫诗句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

    2023年04月16 294
  • 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上一句,时光匆匆,岁月匆匆,人生匆匆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云谷老人等。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时光匆匆,岁月匆匆,人生匆匆,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1.问渠哪得清如

    2023年05月19 212
  • 元曲中的本色指的是什么,元曲四家指的是什么

    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

    2023年04月11 224
  • 出其不意的下一句,出其不意歇后语下一句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

    2023年05月04 219
  • 天南地北下一句顺口溜,天南地北的下联

    从小唱着“我要炸学校,天天不迟到”的那批80、90后国庆节七字顺口溜:天南地北喜庆,国庆举国同庆。让逍遥白云飘荡,让美丽鸽子轻唱,让快乐烟花绽放,让美好祝福飞翔,把海量的好运送到你身旁,把无限的幸福装

    2023年05月29 27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