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什么,落霞与孤鹭齐飞的下一句是哪一句

小时候,我们读诗词,感觉朗朗上口。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诗词有格律,赋予了诗词音乐美,所以我们读起古典诗词来,会觉得十分顺口。可是,有一些诗

小时候,我们读诗词,感觉朗朗上口。

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诗词有格律,赋予了诗词音乐美,所以我们读起古典诗词来,会觉得十分顺口。

可是,有一些诗词却不那么“顺口”,有点难读,苏轼的《琴诗》就是这样一首“难读”的诗。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句诗的全篇是:《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 【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原诗译文: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朝阳的升起。我不惧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站在了最高层。原诗分析:第一句中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隐娘初读时,颇有些拗口。这首诗到底讲了什么,隐娘试着翻译下: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中,它不会发声呢?如果说声音来自手指,那为什么大家不就在手指上听声音呢?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必须要人和琴的配合才行。

这是一首经典的哲理诗。

落霞与孤鹭齐飞的下一句是哪一句,此诗,以琴和手指举例,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寓答于问,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需要手和琴和相互配合。

苏轼真是善于用诗来讲道理,他所用的意象也简单明了,却能让人秒懂。

探究声音和物品互相作用的,唐代诗人韦应物早在《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中就有描写: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水本身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为什么它们两相冲击后,就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韦应物困惑于这种自然现象,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感悟呢?

人的心灵本是没有喜悦和悲伤的,在碰到外物或事情相激时,会产生悲伤或喜悦的情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生,如果真能如书中所说,心静而不起波澜,就真是得道成仙了。

韦应物此诗是一首禅意诗,苏东坡这首又何尝不是呢?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什么

在与《彦正判官书》中,苏轼曾说,这首《琴诗》是听别人弹琴时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偈,意为佛经中的唱词。

佛经《楞严经》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

隐娘读苏轼的这首诗时,感觉这不像诗,准确地说,不像唐诗那么诗意,那么美,整篇都是议论。而这,正是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下一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全诗为: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

唐诗感性,宋诗理性。

宋代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近代学者陈衍也提出这个观点:宋诗是“学人之诗”。

这两句出自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

意思是说,宋代诗人学养丰富,写诗的多是学者,学者理性、理智的东西太强了,就会抹杀掉一些诗意的东西。

我们试着举例:

唐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宋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读了苏轼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呢?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00:44
下一篇 2023年06月05 03:46

相关推荐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全诗,人不如新,物不如故,你我不及初识

    【原文】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出处】汉·《古艳歌》企业回一般情况下,去世的老人的寿衣由子女或者儿媳帮忙穿上。如果是女性逝者,一般是由女儿或者儿媳妇帮忙穿,男性死者就由儿子或者女儿、

    2023年05月25 244
  • 元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研究,音乐对我的影响

    内容提要:诗词曲辨体的格律、歌唱与曲调等标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歌诗的构成要素、形态特征与文体观念。“曲—词—诗”由艺到文、由俗到雅的文体推尊,“诗—词—曲”由文到艺、由简到繁的文体进化,遮蔽了更为丰

    2023年04月17 287
  • 纪念死去的亲人的诗句,悼念亲人死去的壮烈诗词

    1、纸船闻解珍重,还许此地还。生君恼此缘,薄凉公子众生。2、九泉同卧,投我若堕戚。同洛去,啼笑离别。君心自有儿,壮期看我与。不知君何用?忽君不达?太此空无泪,欲言离骚。君心终有梦,曾睹葬花人。——刘曦

    2023年04月12 310
  • 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朋友相聚一刻经典句子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从先进完备的冬奥场馆下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

    2023年04月18 308
  • 用之如泥沙上一句,总之如泥沙

    原创作者:兰彦岭关于人道,《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论述是这样的:“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意思就是,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法则不同,是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奈何取之尽锱铢,用

    2023年05月25 230
  • 写梦想的诗句,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诗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光。我们在春风中醒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一切是那么温柔,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丁尼生)●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2023年05月10 309
  • 老虎拉车的下一句,老虎拉车歇后语后一句

    小朋友们,据我们所知,老虎是一种动物,如果老虎拉车,老虎拉车歇后语后一句,你们敢坐它的车吗?知道老虎拉车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老虎拉车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老虎拉车-没人敢(赶)关

    2023年05月21 267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诗,采菊东篱是一种人生态度

    四季轮回,又是一季秋风凛凛。有人泡一杯好茶,采菊东篱是一种人生态度,润躁提神;有人煮一壶美酒,慰藉风尘;有人揽一束秋菊,寄怀于言。此刻的你,是否也诗意正浓,迫不及待地想来一首关于菊花的诗词呢?采菊东篱

    2023年06月05 302
  • 乘风破浪下一句,关于乘风的诗词

    当然,听课学习,参加考试,接受选拔,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这也应该是毕业班学生眼下的目标。当下,你们应该静下心来,调整学习节奏,专注听课,认真复习,独立作业,耐心纠错;你们要耐心琢磨,透过看得到的问题找

    2023年04月26 263
  • 上有苏杭下一句是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顺口溜

    最近来贵州玩耍,贵州的导游上车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避暑之都在贵阳!午饭时还在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避暑之都在贵阳!临走时,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避暑之都在贵阳!现场查阅了一下贵阳的天气,20

    2023年04月30 259
  • 鱼戏莲叶间全诗,鱼戏莲叶间视频少儿舞蹈

    江JIANGNAN1,出处:江南两汉:佚名2,全诗:《江南》两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

    2023年05月04 266
  • 元曲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题目

    《录鬼簿校订》新近由中华书局刊行的《录鬼簿校订》(2021年7月版)是作者在1991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校订录鬼簿三种》基础上,重加校订而成。新著沿用原本体例,重校为之增色。前有长篇《前言》,深入讨论钟

    2023年04月13 26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