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
《一七令·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元稹对茶十分钟爱。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
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应是元稹的最爱吧!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白居易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真是闲适又有趣。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诗是苏轼最贬至儋州时所作,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浮生若茶,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
我们品茶,也是在品味自己的人生;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1、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代诗人·高鼎《村居》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黄庭坚生长于茶乡修水,赞美花香扑鼻的诗句,对茶有深厚的感情。可他一生辗转沉浮,流浪多地,与家乡渐行渐远,茶的气息中蕴染着作者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形容花香的诗句如下: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2、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3、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王绩《赠李征君大寿》4、折得蔬。
有时候,茶是一种家乡味,喝一碗家乡茶,仿佛一解思乡之愁。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是友,亦是师。一个清幽的环境,一个相好的友人,一碗茶,就能安慰这无趣的人生。
《故人寄茶》
唐·李德裕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友人从剑阁以南地区寄来“九华英”茶,打开的时候月牙初上,碾茶声听起来似乱泉在耳边跃动。不忍独享,夜半时分邀请僧友一起品赏,亲自烹茶,对月吟诗。
茶汤青碧,末沉华浮,香气飘溢。看着碧绿的茶叶慢慢地沉到碗底,泛起一阵乳花和清香。剩余的茶饼要更加珍惜,只有肘书的时候才舍得取用。
茶就像一个朋友,千里而来,安慰友人的心。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人生的各种经历和苦难,又像是刚刚泡好的那杯黑茶。这滋味,多么像五味人生,冷暖自知。
《春昼回文》
宋·李涛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嚼着茶饼,香味透齿,水气飘浮,如碧绿的烟气。纱窗下的人儿,还不想起来,这新晴乍雨天,最易让人困倦了。
茶犹如岁月里的浪漫使者,还像是一个女子的文艺情结,在恰当的时候,遇上恰当的水,翻滚着生命最后的激情,为他人留下一段悠悠的回味……
【
描写“花香”的诗句包括:1、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