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接龙,小学古诗接龙100首

小学古诗接龙100首,相信看《中国诗词大会》的家长们,都被那些出口成章的选手们深深折服,学诗词的孩子不仅性格温顺沉稳,文化知识的积累也远远超过同龄孩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山中一夜

小学古诗接龙100首,相信看《中国诗词大会》的家长们,都被那些出口成章的选手们深深折服,学诗词的孩子不仅性格温顺沉稳,文化知识的积累也远远超过同龄孩子。

诗句接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唐·王维《过香积寺》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王维《酬张少府》

1.诗句接龙30个 1.春江潮水连海平 2.平民送客楚山孤 3.孤帆远影碧空尽 4.尽日君王看不足 5.足下蹑丝履 6.履霜青女正无衣 7.衣带渐宽终不悔 8.悔教夫婿觅封侯 9.侯门一入深似海 10.海上明月共潮生 11。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南北朝·庾信《拟咏怀》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诗句接龙

——《陌上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宇》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李白《将进酒》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唐·杜甫《旅夜书怀》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清·秋瑾 《鹧鸪天》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唐·李端《听筝》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唐·杜甫《梦李白二首》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0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卓文君《白头吟》02、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0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0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五代·李煜《浪淘沙》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唐·刘禹锡 《竹枝词》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唐·崔颢《长干曲》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王维《少年行》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唐·高适《燕歌行》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柳永《望海潮》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诗经·绸缪》

天下公侯夸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

——明·时大本《白燕》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宋·晏几道《蝶恋花》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唐·鱼玄机《寄李亿员外》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长干行》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唐·刘禹锡《竹枝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宋·王安石《江上》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宋·宋祁《玉楼春》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唐·温庭筠《菩萨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李白《忆秦娥》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

——唐·杜牧《怅诗》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清·吴伟业 《圆圆曲》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破阵子》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唐·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诗经·桃天》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宋·黄庭坚《过平與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古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唐·白居易 《长恨歌》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辞》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 《忆昔二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放言五首·其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 《西江月》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清·吴伟业 《圆圆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两汉·卓文君 《白头吟》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木匠做枷枷木匠 翰林监斩斩翰林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击扇,扇动风生 油蘸。

——唐·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韩愈 《调张籍》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接楼上的"重新来过"同是天涯沦落人 人闲桂花落 落红本是无情物 物以稀为贵 贵人多忘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起舞弄清影 影徒随我身 身在曹营心在汉 汉皇重色思倾国 国破山河在 在天愿作比翼鸟 鸟鸣山更幽 幽。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宋·陆游《书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宋·张先《千秋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唐·杜甫《新婚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唐·李白《古风》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接龙的诗句有:__接龙韬,水晶宫殿接龙津。接龙的诗句有:__接龙韬,猗_亭水接龙潭。拼音是:jiēlóng。注音是:ㄐ一ㄝㄌㄨㄥ_。结构是:接(左右结构)龙(独体结构)。接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

——唐·李商隐《碧城》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唐·王维《息夫人》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唐·王维《青溪》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唐·高适《燕歌行》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宋·晏几道《清平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生查子》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唐·皇甫冉《春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唐·杜甫《小至》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唐·李商隐《无题》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唐·李白《塞下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主席《沁园春》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李清照《永遇乐》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清·吴伟业《圆圆曲》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唐·杜甫《兵车行》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唐·王维《西施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唐·白居易《长恨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清·赵翼《论诗》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主席《忆秦娥》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唐·张籍《酬朱庆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李白《送友人》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唐·王维《青溪》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唐·李白《赠汪伦》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汉·曹操《嵩里行》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唐·李商隐《落花》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杜甫《野望》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唐·李商隐《忆梅》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唐·李白《行路难》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十五从军征》

谁道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唐·白居易《放言》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清·黄景仁《杂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诗句接龙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唐·白居易《长恨歌》

上一篇 2023年05月15 17:07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 20:08

相关推荐

  • 云横秦岭家何在的下一句,云和秦岭家何在在的下一句

    译典2021.8.16第477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1、下一句是“雪拥蓝关马不前”;2、出自唐.韩愈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023年06月05 300
  • 长江的诗句,长江古诗大全100首

    还记得李白的那首《朝发白帝城》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那么关于长江的诗词与诗句你知道多少呢?下面

    2023年04月23 267
  • 带燕的诗句,带燕字的唯美寓意诗句

    燕子衔来春风暖!春分过后,燕子从南方飞回,大地一派明媚春景。燕子是常见的候鸟,带燕字的唯美寓意诗句,古人称之为玄鸟,《诗经》里就有“天命玄鸟”的诗句。从古到今,燕子一直被人类所青睐,在历朝历代的诗词和

    2023年04月25 272
  • 夜雨诗句,古诗词中描写夜雨的名句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577首古诗词王铁-元和六年夜雨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3:00《夜雨》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2023年05月14 246
  • 元曲中最美的十首是谁唱的,十首最短的元曲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2023年04月17 288
  • 描写春日的诗句,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

    2023年05月02 296
  • 唐诗宋词元曲各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完整版

    元曲,唐诗宋词元曲完整版,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

    2023年04月14 210
  • 蓝瘦香菇下一句怎么接,蓝瘦香菇怎么回复对方

    栏目:文棚线上学习前两天,老家读初中的大侄子破天荒地给我打电话,询问如何更好地线上学习,什么时候可以开学等。嘿,实在难得!我打趣他:“新年新气象哦,你也会想到学习,想回学校啦?”他佯装不满地大喊:“像

    2023年05月09 243
  • 望天门山古诗意思,望天门山的诗意注释

    天门山:位于今安徽当涂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西为西梁山。两座小山隔江相望,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插图作者:贺慕洲这是李白行舟沿长江顺流而下经过安徽天门山时根据自己所见

    2023年05月14 224
  • 元曲和素书是什么区别,小令和元曲有什么区别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3 290
  • 屈原的诗句短一些,屈原的五言绝句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端午安康五/月/初/五端午节,时在每年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说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一天,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

    2023年05月19 297
  • 马的诗句,关于写马的古诗

    先秦(4)汉(2)唐(8)宋(1)近代(1)关于写马的古诗,李白(3)岑参(1)杜甫(1)李贺(1)李益(1)刘彻(2)张炎(1)万楚(1)王鹏运(1)诗经(4)[先秦]诗经《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2023年04月26 22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