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接龙,小学古诗接龙100首

小学古诗接龙100首,相信看《中国诗词大会》的家长们,都被那些出口成章的选手们深深折服,学诗词的孩子不仅性格温顺沉稳,文化知识的积累也远远超过同龄孩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山中一夜

小学古诗接龙100首,相信看《中国诗词大会》的家长们,都被那些出口成章的选手们深深折服,学诗词的孩子不仅性格温顺沉稳,文化知识的积累也远远超过同龄孩子。

诗句接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唐·王维《过香积寺》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王维《酬张少府》

1.诗句接龙30个 1.春江潮水连海平 2.平民送客楚山孤 3.孤帆远影碧空尽 4.尽日君王看不足 5.足下蹑丝履 6.履霜青女正无衣 7.衣带渐宽终不悔 8.悔教夫婿觅封侯 9.侯门一入深似海 10.海上明月共潮生 11。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南北朝·庾信《拟咏怀》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诗句接龙

——《陌上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宇》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李白《将进酒》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唐·杜甫《旅夜书怀》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清·秋瑾 《鹧鸪天》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唐·李端《听筝》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唐·杜甫《梦李白二首》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0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卓文君《白头吟》02、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0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0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五代·李煜《浪淘沙》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唐·刘禹锡 《竹枝词》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唐·崔颢《长干曲》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王维《少年行》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唐·高适《燕歌行》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柳永《望海潮》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诗经·绸缪》

天下公侯夸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

——明·时大本《白燕》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宋·晏几道《蝶恋花》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唐·鱼玄机《寄李亿员外》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长干行》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唐·刘禹锡《竹枝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宋·王安石《江上》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宋·宋祁《玉楼春》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唐·温庭筠《菩萨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李白《忆秦娥》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

——唐·杜牧《怅诗》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清·吴伟业 《圆圆曲》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破阵子》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唐·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诗经·桃天》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宋·黄庭坚《过平與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古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唐·白居易 《长恨歌》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辞》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 《忆昔二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放言五首·其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 《西江月》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清·吴伟业 《圆圆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两汉·卓文君 《白头吟》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木匠做枷枷木匠 翰林监斩斩翰林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击扇,扇动风生 油蘸。

——唐·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韩愈 《调张籍》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接楼上的"重新来过"同是天涯沦落人 人闲桂花落 落红本是无情物 物以稀为贵 贵人多忘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起舞弄清影 影徒随我身 身在曹营心在汉 汉皇重色思倾国 国破山河在 在天愿作比翼鸟 鸟鸣山更幽 幽。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宋·陆游《书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宋·张先《千秋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唐·杜甫《新婚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唐·李白《古风》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接龙的诗句有:__接龙韬,水晶宫殿接龙津。接龙的诗句有:__接龙韬,猗_亭水接龙潭。拼音是:jiēlóng。注音是:ㄐ一ㄝㄌㄨㄥ_。结构是:接(左右结构)龙(独体结构)。接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

——唐·李商隐《碧城》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唐·王维《息夫人》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唐·王维《青溪》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唐·高适《燕歌行》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宋·晏几道《清平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生查子》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唐·皇甫冉《春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唐·杜甫《小至》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唐·李商隐《无题》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唐·李白《塞下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主席《沁园春》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李清照《永遇乐》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清·吴伟业《圆圆曲》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唐·杜甫《兵车行》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唐·王维《西施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唐·白居易《长恨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清·赵翼《论诗》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主席《忆秦娥》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唐·张籍《酬朱庆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李白《送友人》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唐·王维《青溪》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唐·李白《赠汪伦》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汉·曹操《嵩里行》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唐·李商隐《落花》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杜甫《野望》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唐·李商隐《忆梅》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唐·李白《行路难》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十五从军征》

谁道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唐·白居易《放言》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清·黄景仁《杂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诗句接龙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唐·白居易《长恨歌》

上一篇 2023年05月11 12:22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05:08

相关推荐

  • 描写初春天桃花的诗句,春天桃花的诗句

    初春●文/张中长(河南)1、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2、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3、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

    2023年05月29 298
  • 关于雁的诗句,含雁字的诗句100首

    白露天始冷,鸿雁南飞去。每年秋季鸿雁便开始南飞,含雁字的诗句100首,群雁飞行时常排成&34;或&34;字,雁字带去了北地的凉爽,也带走了浓浓的思念。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古诗词里的雁字,包含了多少的牵

    2023年05月03 255
  • 幽兰的诗句,幽兰优美句子

    诗里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秋日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明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明月,秋天的花也很美。也许,秋花没有春日鲜亮灿烂,秋天的花,别有一番风致,不信,你来看。10首秋花诗

    2023年06月01 235
  • 形容无私奉献的诗句,赞美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诗句

    国庆节快乐01月光下的中国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在夜色里她银装素裹仿佛无数雪花的绽放,散发着梅的清香在我的故乡,在江南的古镇我曾经生活的那个老街就像一片

    2023年05月26 288
  • 一半儿元曲视频,元曲一半儿

    一半儿文/赵春凤一半儿,是元曲的一个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用于剧曲和散曲小令。元代关汉卿、白朴等都曾经以“一半儿”为曲牌写过元曲。一半儿,是元曲的一个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用于剧曲和散曲小令。元代关汉

    2023年04月20 227
  • 元曲水冷瓜甜图片,卖瓜的你瓜甜不甜

    时光匆匆,卖瓜的你瓜甜不甜,现在虽还是暑热难耐,但过几天就立秋了。盛夏之下,秋已将近。在元代儒客文人的笔下,夏天并不那么燥热难捱,暑气逼人,而是水冷瓜甜,喷鼻香的荷花,充满诗情画意!大德歌-夏元-关汉

    2023年04月20 267
  • 形容心事无处诉的诗句,形容有心事的诗句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有人面对孤独。能发现一片新天地。如李白、王维。有的人在面对孤独时。思考人生,感慨时光。不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人生常态。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023年05月18 228
  • 带有月字的诗句,带有月字的古诗大全500首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____佚名《诗经月出》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____王维《鸟鸣涧》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__李

    2023年05月23 220
  • 好汉不提当年勇下一句,好汉不提当年勇幽默回答

    CFIC导读唯有不问,方能无疑;唯有不争,方能无忧。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王远摄人字有两笔: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终有一天,我们将会不问不争。唯有不问,方能无疑;唯有不争,方能无忧。不问过往王阳明:“过去

    2023年06月05 227
  • 形容母亲的诗句,赞美伟大母爱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伟大的!在诗词里面,有很多写母亲相关的诗词,有写母亲思子之情的,有写游子思母之情的,有写慈母形象的,有写母亲艰辛为子的,有写怀念母亲的等等。下面我们一起去诗词中感受浓

    2023年05月03 302
  • 理不辩不明上一句,理不辩不明前面一句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君君,每日一篇老人言。带你领悟老祖宗的智慧,品味不一样的人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每天带你长知识。1.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该句是一句民间俗语,已无法考究出处,完整的说法是:灯不拨不亮,理

    2023年05月03 226
  • 穷得响叮当下一句,叮叮当叮叮当穷得响叮当视频

    搞笑段子我有个同学,原先混黑道的,穷得叮当响搞笑段子1:路过一个白须老者的挂摊,我停下来问道:“先生您给我看看?”老者微抬眼皮说道:“小伙子,你印堂发黑,这一路走来就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我一阵紧张,

    2023年04月23 30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