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长江泰山的诗句,关于泰山的古诗100首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公元735年,23岁的杜甫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抱负,赶赴东都洛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公元735年,23岁的杜甫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抱负,赶赴东都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关于泰山的古诗100首,却落第而归。,

赞美长江泰山的诗句

也许是为了在山水间纾解一些心中的烦闷,杜甫踏上了齐赵之旅,开始了自己“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

一天,他终于来到了泰山,望着那巍峨壮丽的群山,胸中被激昂的情怀交织,他于是高吟着,吟出了一首不朽的绝唱——《望岳》。

赞美长江泰山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地宏伟壮丽!你是那样地苍翠挺拔,横跨山东大地,将山南山北隔出清晨与黄昏,让大自然的钟灵毓秀都汇集一身。

望着那层层云气升腾,使我胸怀荡漾;看着那暮鸟翩翩归林,让我不自觉地睁大了眼睛,想要把着迷人缥缈的景致,看个够,看个明白。

泰山呀,终有一日我要登上你的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昔年孔子曾登临泰山,游览名胜,《孟子》里记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那时的情怀,与杜甫许是一样的。

周游列国14载,为的又何尝不是有朝一日登临人生峰顶,实现人生的抱负?

天下名山无数,可大概也唯有泰山才担当起这一句“一览众山小”了。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有“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东面,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山脉绵亘100余千米,盘卧426平方千米,很有“镇坤维而不摇”的威仪。

古人这样形容泰山,说它——“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

亿万年以前,盘古开天辟地,使天地初分,世界初成。为了不让天地再次合为一体,盘古每日长高一丈,天空也便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上一丈。

盘古死后,他的头化为东岳,左臂化为南岳,右臂化为北岳,足化为西岳。头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也足以看出泰山的卓越地位。

天下群山以五岳为代表,五岳又以泰山为首,自以为受命于天的帝王也便把泰山看作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了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登泰山封神祭祀就成了许多帝王巩固自己权威的重要一环。

在帝王们的加持下,泰山的地位更是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文人墨客们纷纷来到泰山,挥毫泼墨,留下数以千计的诗文作品。

长江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与山东名士孔巢父等人隐居在泰山东南徂徕山下的竹溪,世称“竹溪六逸”,每日纵酒酣歌,好不自在。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去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东晋才女谢道韫长于诗文,曾留下“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名句,其作品有诗集两卷,如今都已经亡佚了,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便是《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7、泰山 让微尘 故能 其 ;河海 择细流 故能 其深 8、泰山何其 万物都归纳 泰山何尊严 万象都包含 切宇宙事 皆作 现 9、泰山石[唐]李德裕 鸡鸣 观望 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 众山 点黛 遥知碧峰首 独立烟岚内。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则是赞美了天地对泰山的神奇造化,自然天成,非人力琢磨所能相比。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杜甫《望月》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3、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李白《游泰山》4、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咏》赞美长江诗句:1、孤帆远。

整首诗语言质朴,谢道韫称赞泰山的寂寞无言、幽玄自然,实质上正是对峨峨泰山的最高赞美、无限景仰。

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3、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

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一曲《登泰山》,气势更是吞吐天地。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赞美长江泰山的诗句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伴着和风、轻云,我一口气登上了泰山,平生能够目睹这样的壮阔景象,真是令人快意啊!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如今我才晓得自己从前的视野是多么狭隘,泰山的雄奇壮大总让人禁不住反观自己的渺小,让人想要去开阔自己的胸怀,去努力站在高处、更高处。

上一篇 2023年04月22 11:23
下一篇 2023年04月26 17:32

相关推荐

  • 日落的诗句,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赞美日落的诗句有: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意思

    2023年05月11 266
  • 悼念朋友去世的诗句,悼念朋友诗词大全四句

    -1-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

    2023年05月20 315
  • 形容笔墨书香的诗句,翰墨芳华写天地,情洒笔墨悟人生

    读书,可以获知人类最精华的智慧;读书,可以足不出户便体验别样的人生;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读书,可以将生活中的寂寞换成享受;读书,实乃天下第一好事。《移居二首·其一》【晋代】

    2023年05月04 235
  • 自己写现代诗怎么写,诗歌《生命》泰戈尔

    ​现在的温度是恒温​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因为既不冷也不热辛苦了一天终于下班在路灯的照耀下逐步前行影子也在地上跟着移动自创现代诗如下:1、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2、小

    2023年06月05 236
  • 燕的诗句,带燕字的寓意好的诗句

    雪是冬日的精灵。严寒的冬日,白雪飘飞之时。给天地披上白色的大衣。给世间带来灵魂的精灵。100句雪诗词,在诗词中。感受雪的灵动与美丽吧!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2、梅须逊雪三分

    2023年05月15 296
  • 各花入各眼下一句,各花入各眼怎么接

    2月23日是“八九”的第一天,大雁归来时,春意正萌动。眼下,南方不少地方春花初绽,北方冰冻的河水也开始融化。但冷空气仍频繁影响我国,不少网友吐槽穿衣节奏被打乱。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入春进程图,看春天的脚

    2023年05月23 220
  • 关于下雨天的诗句,关于下雨天喝酒的诗句

    密密初秋雨,蒙蒙欲暮天!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一场秋雨下过,夏日的燥热一扫而光,关于下雨天喝酒的诗句,天地简静,时光柔软,内心的滋润和寂美油然而生。一场秋雨,也拉开了秋天的真正序幕。一场

    2023年05月30 225
  • 意境最高的元曲,意境最高的古诗

    唐诗、宋词、元曲经典之作,哪首最打动你?【唐诗十大巅峰之作】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

    2023年04月20 264
  • 唐诗元曲哪个好写点,元曲宋词唐诗诗经后面有什么

    《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是一副美丽的秋景图,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元曲宋词唐

    2023年04月16 254
  • 日暮乡关何处是下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表达了什么

    蚂蚁庄园每日会出一题来给各位玩家回答,回答对了会有免费鸡饲料可以领取,今日的蚂蚁庄园问题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和以下哪个地名有关?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日暮乡关何处是表达了

    2023年04月20 270
  • 怎样的诗句,怎样的诗句形容词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怎样的诗句形容词,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名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为什么喜欢诗词?也许是诗词中的那一份纯美的意境,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人间烦

    2023年04月26 222
  • 研究元曲的专家,性研究的专家

    1987年9月,李先生调入北师大古籍所。结合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1986年杭州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设意见,北师大古籍所确定以元代文史和元代古籍整理为科研重点,并提出编纂《全元文》的计

    2023年04月13 30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