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关于元旦的诗句佳句,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
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
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
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十首关于元旦的诗词,开启一年的新诗篇!
1、《元旦》
何汝樵 〔宋代〕
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乾。
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
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2、《元旦》
区越 〔明代〕
东风昨夜到,送喜入城来。
仗尔春阳力,千门万户开。
3、《踏莎行 元旦》
王寂 〔金朝〕
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
1、《田家元旦冬景》古诗: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翻译: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
萱堂次第、了相为寿。
改岁宜新、应时纳祐。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
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4、《甲午元旦》
孔尚任 〔清代〕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5、《戊子元旦》
方仁渊 〔清代〕
关于元旦的诗句古诗1、《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2、《元旦》唐·成文斡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3、《元日》宋·。
天烛绯红松柏青,春光齐插古铜瓶。
儿燃爆竹掩双耳,妇颂椒花喜满庭。
溪柳摇风金绰约,江梅带雪玉珑玲。
回头骖筱行何速,昨日今朝长一龄。
6、《戊子元旦四首 其一》
程素绚 〔清代〕
爆竹声惊一岁新,雪光如水水如银。
焚香却爱祥烟结,临镜轻施黛色匀。
厨下初添留客馔,堂前时见拜年人。
小姑出阁怜无伴,折取梅花当赏春。
7、《戊子元旦四首 其四》
程素绚 〔清代〕
华堂香煖锦铺茵,鸟语频催柳色新。
扫径尚余千树雪,闭门团聚一家春。
呼童沽酒炉添火,款客烹茶鼎沸银。
虽有诸多谋利者,也从局外作闲人。
8、《丙戌元旦客中》
陈镒 〔明代〕
开门春满室,旅况尚凄凉。
椒柏迎新岁,萍蓬在异乡。
历头忘检阅,贺客少迎将。
独有高堂念,今晨阻奉觞。
9、《元旦》
谢五娘 〔明代〕
春光曙色起新妆,鹦鹉杯传柏叶香。
逐伴女儿相劝酒,殷勤先奉小姑尝。
10、《寓中元旦》
1、北宋王安石《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
陈繗 〔明代〕
韶华本是一般天,不道天公也自偏。
世上有钱自有节,客中无酒亦无年。
1、《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2、《元旦》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3。
数茎淡菜寻常饭,一枕轻风自在眠。
头发不梳冠不着,更无人到馆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