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归不归的上一句,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古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春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歌咏最多的主题之一。人们盼春爱春,也惜春伤春,多姿多彩的春天配合着人们的情怀,在文人笔下呈现出无限风光。不过,也有一些看似不那么起眼、不那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春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歌咏最多的主题之一。人们盼春爱春,也惜春伤春,多姿多彩的春天配合着人们的情怀,在文人笔下呈现出无限风光。不过,也有一些看似不那么起眼、不那么典型的春景,也成为诗歌中的独特风景流传千年。本文选取两处“不起眼”的春景来谈一谈。

〔原作〕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王维《送别》中“王孙归不归”的上一句是(春草年年绿,)原文:《送别》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因为选入语文课本而为人熟知。但不知大家读这首诗时是否也和笔者有同样的感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真的美吗?仇兆鳌《杜诗详注》说:“三四属闻,五六属见”,就是说第三、四句是听雨,五、六句是看雨。写听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名句,可谓“传出春雨之神”(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但五、六两句的“见”则似乎过于平常:乡间小道和云都是黑的,只有远远的江上的一点渔火独自明亮。杜甫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乡间雨夜的平凡景致,周遭除了远处的渔火就是茫茫黑暗,实在看不见什么,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看。远远不如杜甫白天看到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烂漫春色。有论者说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丽的江湖夜雨图。……根据生活经验,雨夜空气湿度较大,灯光凝聚不散,所以倍觉明亮。说明诗人对生活观察入微。”(方麟《怎一个喜字了得》,《文史知识》2014年3月)当然也很有道理,可是笔者仍有疑问:这样黑漆漆的夜色中的一点渔火,真的能称得上“美丽的江湖夜雨图”吗?这寻常夜色,杜甫为什么要特意去看,还特意写入诗歌?

《春夜喜雨》写的是夜里的雨。夜雨和白天的雨不一样,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古诗,它看不见。尤其是在古代没有照明、夜里漆黑一片的乡村,去看那“细无声”的蒙蒙细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中国古代,夜雨一般无人去看,也一般无人用视觉去描写夜雨。夜雨入诗的很多,但几乎都是以听觉写雨的声音。“小楼一夜听春雨”“夜阑卧听风吹雨”“少年听雨歌楼上”“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等,无不是听到的夜雨。孟浩然的《春晓》也写到了夜雨,全篇也是只有听觉,诗人早上在“处处闻啼鸟”中醒来,由听觉的苏醒联想到“夜来风雨声”的听觉记忆,进一步想到了夜雨中的落花。春天早晨的闲适和惬意,睡足后醒来时似有似无的一点淡淡的怅然,便都跃然纸上,遂成千古名篇。

据萧涤非先生考证,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春旱,《春夜喜雨》这首诗正是在旱中逢春雨这一背景下写成。杜甫写雨的诗很多,也常常“喜雨”,因为雨水关系着天下民生之大计。他在《大雨》一诗中写过“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只要雨水能让万物生长、带来丰年,自家茅屋漏雨又算什么呢——这就是杜甫的伟大。所以《春夜喜雨》这首诗的第五、六两句,如此平凡的景色也因杜甫的“喜雨”而进入了诗歌,当我们理解了这景色是为了看“雨”而存在,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胸怀。

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是春草明年绿。作品原文;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

杨伦《杜诗镜铨》引邵长蘅语说这五、六句“咏夜雨入神”,似是体会到了这两句主体实为“夜雨”的精妙之处。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称这首诗“无一字不是喜雨,无一笔不是春夜喜雨”。诗人怀着无法按捺的喜悦,在听雨之后还不够,还要去看夜雨,在黑暗的野径中看,在没有月光的黑云中看,在远处江上微茫的灯火中看。以视觉写春夜之细雨,前无古人;以“穷年忧黎元”的心胸去看、去“喜”春夜之雨,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可谓后无来者。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也是进入了语文课本的名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诗到了韩愈的时代,已经越来越难写了。凡事“盛极难继”,盛唐诗歌无论在诗歌的形式、体裁、结构上,还是在兴象、风骨、声律上,或是在意象的创造和内容的开拓上,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然而,盛唐诗人总还有些遗漏的物象不曾入诗,中唐诗人们若愿意搜剔小遗,也还能找到一些不曾被盛唐人写过的新鲜的“诗原质”,例如韩愈的这初春小雨中的草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天的“春草”是常见之景,也容易入诗,盛唐诗人当然早就写过大量名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是,盛唐诗人都写的是“萋萋”的、“绿”的、“深”的草,这种将绿未绿的初春之草,盛唐诗人似乎确实还没有发现它们的美,或者说认为它们不够美,不堪入诗。

王孙归不归的上一句

这就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年春好处”应该有很多,莺飞草长、梅柳渡江、早莺新燕、春江水暖,皆是。韩愈为什么要把“草色遥看近却无”作为最好,而且为什么一定要和“烟柳满皇都”进行比较呢?

虽然从诗歌艺术上说,诗的后两句似乎有蛇足之感,也似乎对自己的感觉自信得过了头,但是作为盛唐巅峰阴影下的中唐诗人,能发现一个新的诗歌意象实属不易,这点志得意满也就可以理解了。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2日06版)

上一篇 2023年05月11 12:23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22:08

相关推荐

  • 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一句是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出自哪首诗

    今年以来,国网上高县供电公司积极主动转变作为,对准江西电力变道超车目标进发,在配电网自主实施项目推进过程中,主动担当、敢于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实现上高公司“变道超车”的年度目标。迈出信心步伐创造喜

    2023年05月03 286
  • 一粥一饭下一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下一句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下一句,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从餐厅食堂到酒馆饭店,食客已散佳肴未动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随处可见,有人还在网上搞“大胃王”吃播秀,吃了吐、吐了再吃。种种餐饮浪

    2023年05月19 215
  • 关于战争的诗句和名言,关于战争的名人名言

    1.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感事》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4.东风不

    2023年05月19 242
  • 相濡以沫下一句,形容夫妻相伴一生的诗句

    形容夫妻相伴一生的诗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我喜欢江湖,却害怕是非,所以我选择了独舟漂流,一个人徜徉于这江湖上。好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以往曾多少次与之邂逅相逢,却不

    2023年05月02 255
  • 有白字的诗句,含白字的寓意好的诗词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100句关

    2023年05月30 241
  • 思念的诗词元曲,元曲三百首精选的诗词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君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023年04月21 302
  • 描写颐和园的诗句,颐和园最有名古诗

    皇家园林颐和园四季皆美,山水如画。春季的颐和园,颐和园最有名古诗,昆明湖边西堤桃花盛开,红堤绿柳醉游人;夏季的颐和园,昆明湖上荷花盛开,泛舟湖上,青山绿水尽入眼帘;秋季的颐和园,彩叶满山,五彩斑斓;冬

    2023年05月19 228
  • 半醉半醒半浮生下一句,一生一世半醉半醒半浮生

    人生立于天地间,一生一世半醉半醒半浮生,富贵得失皆是缘,人这一生活得不容易:从早晨到天黑,忙忙碌碌就是一天;从年初到年尾,奔奔波波就是一年。有些人走了,带着故事走的特别远。已经看不清当初的模样,甚至想

    2023年04月12 241
  • 元曲有关梅花的句子,关于梅花的元曲

    今年,北方的雪迟迟不来,南方却是大雪飘飞,直让人感叹要到南方去看雪。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雪情有独钟,文人墨客借雪抒情,感怀天地,古人笔下的雪,或唯美浪漫、或凄凉孤寂、或肃杀悲壮、或感伤温情。雪梅唐诗宋词

    2023年04月20 241
  • 春天元曲图片,春天美景图片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为一代之文学。即使我们读元曲读得少,也背得一些经典的句子,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曲雅俗共赏,一代代的作家们,

    2023年04月13 297
  • 赞美龙的诗句,赞美龙的霸气句子

    七绝《王羲之赞》十八首我的原创诗1.有关龙的诗句有哪些1、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咏龙》唐萧旷译文:知道遵守神仙的戒律戒规

    2023年05月26 256
  • 最经典的元曲视频,最经典的元曲

    一、关汉卿(金末(1234年前)-(1297—1307)期间)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代表作品很多在杂剧上的成就很高。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至今保存的有18种。其中比较知名的

    2023年04月10 22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