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元曲的区别,散曲和元曲的区别

元曲是区别于唐诗宋词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在元曲大家们笔下,也有很多妙笔生花的好作品,其中的手法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它们都会打动人心,散曲和元曲的区别,让人感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

元曲是区别于唐诗宋词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在元曲大家们笔下,也有很多妙笔生花的好作品,其中的手法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它们都会打动人心,散曲和元曲的区别,让人感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2、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德歌·夏

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这是一首思念诗。一个少妇思念远方的情人,最后“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两句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将躁动不安的苦思托现出来,表现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这是一首羁旅诗。作者身在他乡,梧桐叶引起秋思,芭蕉使人哀愁。作者夜不能眠,感叹客旅他乡,功名未成,而父母亲在家,也不得回去尽孝,不禁愁肠百结,不能入眠。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是一首咏史伤怀之作。作者通过用项羽乌江自刎和火烧赤壁等典故,感叹历史兴衰,对历史命运之下的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唐诗、宋词和元曲在句法和风格上都是不同的。 曲比较通俗,诗和词则雅一些。 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

这支小令描写了渔夫在大自然里愉快地生活的情趣,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情怀,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平的愤慨。

创作时代不同: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体裁不同:唐诗体裁分类:古体诗、律诗、绝句;宋词体裁分类:小令、中调、长调;元曲体。

山坡羊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

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水迢迢。

功名尽在长安道。

完全不同的写作方式元曲和诗词本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题材,在书写的过程当中也都大不相同,元曲本身由于没有任何束缚感,所以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完全不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打压,毕竟对于诗词来讲,自己无论任何感情都需要提炼其中。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

人,憔悴了。

在红尘中,谁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呢?为此,人们跋山涉水,奔走在路上。可日复一日,年纪大了,青山依旧好,人却老了。此小令表达了作者感叹世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最终都会化作烟尘一吹而散。也说明了作者对于回归自然的美好向往。

凭栏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古代丈夫出征时,天气转凉,妻子都会给丈夫寄御寒的衣服。可文中的这位妻子却犹豫了:给你寄衣服,怕你不想回家。可不寄衣服,又怕你过冬受寒。寄与不寄,让我为难。这首小令将思妇细腻微妙的心理,写得丝丝入扣。

1、元曲是词曲兼备,唐诗及绝大部分宋词,都是只有词、没有曲。2、由于元曲的曲调失传,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词。所以,也可以把元曲的词,看成一类特别格律的宋词。3、从诗词的风格上看,唐诗最规矩、宋词更潇洒,而元曲最。

水仙子·集句

薛昂夫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人间纵有伤心处,也不到刘伶坟上土。

醉乡中不辨贤愚。

对风流人物,看江山画图。

便醉倒何如!

全曲围绕“无事”二字展开。因为“无事”,所以“傍江湖”,虽是无一句情感的吐露,已然让人触摸到隐约的无奈——醉倒是之举。一醉万事休,酒乡就是安乐乡,在这里分辨不出贤愚,也就没有让人担忧让人失望让人愤怒的事了。面对的只是刘伶等风流人物,眼见的只是江山壮美的图画,就是长醉又如何?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诗与元曲的区别

留下买花钱,趱人种桑园。

茅屋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

这首诗写田园闲适的生活。春天听杜鹃啼叫,秋月看大雁归来。人情淡薄,可风景却转瞬即逝。茅屋三间,田里种着庄稼。闲了就读一读陶渊明的诗,抑或抄录下杜甫的文章,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了。

中吕·红绣鞋

贯云石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

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

天那!更闰一更妨甚么。

上一篇 2023年05月04 08:11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07:23

相关推荐

  • 元曲四大家学术档案,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

    2023年04月16 275
  • 爱国的古诗句,爱国的诗大全100首古诗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国。我国古代士人,虽为文士。亦有许多有志之士,心系家国。今天,给大家推荐十首家国诗词。体会诗词中那份亘古不变的情怀。《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

    2023年05月15 264
  • 守得云开见月明上一句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时的月光是那样的皎洁如玉,她像一朵美丽的彩云翩然归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

    2023年05月12 226
  • 纪念过世的亲人的诗句,感怀逝去的亲人的诗句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不仅源于万物此时清洁明净,也源于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

    2023年05月13 284
  • 鲜为人知的意境古诗句,意境很美的古诗句

    《采莲曲》是乐府旧曲,六朝时《采莲曲》多写江南水乡女子的生活,多以思君,意境很美的古诗句,闺怨等情诗为主。唐代诗人也喜爱为此曲填词,贺知章,王昌龄、李白等都有同题作品,但也基本上未脱离六朝旧辞的习惯,

    2023年05月24 243
  • 描写鲲鹏的诗句,关于鲲鹏的霸气诗句

    咏物诗是诗歌的一种类别,关于鲲鹏的霸气诗句,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以咏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心境,是咏物诗的特点。有人说,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

    2023年05月10 316
  • 关于睡觉的诗句,把睡觉说的有诗意一点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秋天也是睡眠的好时节!秋深时节,拥衾而眠,听着潇潇秋雨和风飘洒,或者听着音乐进入梦乡,把睡觉说的有诗意一点,好好享受秋天的闲暇时光!,秋雨夜眠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

    2023年05月24 254
  • 美什么的诗句,含美的诗词有哪些

    含美的诗词有哪些,寒冷的冬日里,最惬意的时光就是一家人围坐着,读着古人的诗,赏着窗外的雪。今晚,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一起走进冬天,十首四时词,感受诗词里冬日之美!四时词-冬唐-刘淑颐烟生密竹早归鸦,向镜

    2023年04月25 256
  • 元曲的社会意义,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八上

    元曲的诞生背景: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

    2023年04月17 307
  • 赞美紫荆花的诗句,关于紫荆花的唯美诗句

    阳春三月,紫荆闻春而绽,艳丽的花朵密集地爬满了整棵树的每个枝条,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紫荆栽培历史悠久,最迟三国两晋时即已经被引种为庭院树。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就有诗文描述,《豫章行》“三荆

    2023年05月29 303
  • 四时之风诗句,四时之风古诗原文

    四时之风古诗原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美好的诗句,越回味,才越觉得意无穷。重温那些有关风、

    2023年06月06 236
  • 一念无明下一句,一念无明的下一句是啥

    2月1日,杭州中院庭审的现场。莫焕晶垂死挣扎,她抓住最后一根或许能够救命的稻草,为自己辩护。正如检察院的公诉书中所言,她说自己放火只是为了“先放再救”,获得女主人的感激,以便开口借钱。因此,一念无明的

    2023年05月04 25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