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下一句,三人成虎明白什么道理

文|儒风君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苏东坡在《贺欧阳少帅致仕启》中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三人成虎,五人成章;再后面是:众口铄金,积销毁骨。真正的聪明人凤毛麟角

文 | 儒风君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苏东坡在《贺欧阳少帅致仕启》中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三人成虎,五人成章;再后面是: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真正的聪明人凤毛麟角,多的是自作聪明的愚人。

亦舒也曾说:“聪明人,无谓争意气。”

有的时候,其实说话是这个意思,但别人会理解成那个意思,一句话别人可能只听了半句,从逗号的地方就开始中断了,这样就没有前因后果,只是断章取义。这种情况下所说出的语言在传播中就会不停的产生新的歧义。三人成虎,就。

对于聪明人来说,最大的智慧,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懂得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问。

不问三件事

1. 与你无关的事,别问。

世上的事千头万绪,冗杂万千;世上的事又简单明了,枝叶分明。

有人曾说世上只有两件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人总会把自己看得格外重要,认为离了自己地球就会停止转动,其实你没那么重要,三人成虎明白什么道理,地球离了谁也照样转,别人离了你也照样过得好。

与你无关的事,不要瞎打听。你可能是好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你这份好心,你的好心办了坏事,既是给别人惹麻烦,也是给自己添堵。

2. 未来不定的事,别问。

老话说的好“闷声发大财”,对待未知未定的东西最好不要问东问西,保持平常心努力就好。

谁都没办法掌控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

对于未定的事着急忙慌地发问,反而会扰乱现在的心绪,心绪一旦被扰乱,做事就不能一心一意了,现在不能一心一意地努力,未来终是镜花水月。

《增广贤文》中有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好该做的,不问未来,不念过往。

3. 刨根问底的事,别问。

学习中刨根问底是好事,但生活中刨根问底反而会伤感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刨根问底,刨得越深,伤得越狠。

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在黑与白之间还有大片的灰色过渡地带。

不说五句话

1. 废话不说。

口无刀锋,却能杀人。

言语舆论是最厉害的武器,瓜田李下,三人成虎,很多时候闲言闲语传来传去就被当成了真理。

聪明人不说闲话,也不在意闲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空闲时候多看看自己,闲话废话不过是浪费时间。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

聪明人会做时间的掌控者,把每一秒都用在刀刃上,不说废话,不要说一句瞎一句。

2. 心里话少说。

三人成虎下一句是“五人成章”。全局为:三人成虎,五人成章。众口铄金,积销毁骨。三人成虎原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谎言重复千遍,就会被当作真理。大。

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古语有云,画人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可能你的真心话反而成为别人捅向你的匕首。

交浅言深是人生的大忌,不要把所有人都看成是你的朋友,不要把心里话说给所有人听。

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了解世界,慢慢孤独的过程。

少说心里话,你的心里话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珍视,可能只会给别人增添笑料。

毕竟,心里话需要说给懂得的人听。

3. 怨话不说。

亡羊补牢尤未晚,怨天尤人无意义。少说怨话、酸话,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

羡慕别人可以有,但羡慕不能妒忌。如果只是羡慕,那会产生动力,推着你进步,奋起直追。

但羡慕一旦变质,成了妒忌,那人的心理就会失衡,行为也会偏激。

怨话少说,不要成为负能量的传播者。人人喜欢温暖的太阳,没有人喜欢阴暗的乌云。怨话说多了,朋友就少了。

有说话埋怨的力气,不如迈开腿挥洒汗水。

上联:三人成虎,桃园兄弟齐上阵;下联:四海为家,函谷师徒各出山。ps:“函谷师徒”即函谷八友等人,出自《天龙八部》~

三人成虎下一句

4. 假话不说。

假的永远成不了真,不论美化得如何好,假话总有被戳破的一天,就像大大的肥皂泡,阳光照射下虽然绚丽,但最终会走向破灭消亡。

聪明人,不说假话。你说了一个假话,就需要用千百个假话去圆它,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最后脱离你的掌控。

三人成虎下一句

你说一次假话,就会给人留下一个不靠谱的标签,标签贴上容易,摘下来却难。

当你假话说多了,你说真话的时候别人也以为你说的是假话。

5. 大话不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在自知。

聪明人从不会自吹自擂,不说大话。他们从来不会随意承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也不会答应别人的要求。

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不在乎面子,不需要用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每说一句都在炫耀显摆,时时犹如开屏的孔雀,只能让人觉得肤浅厌恶。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聪明不是假聪明,不是小聪明,而是把人生的大智慧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入木三分 三皇五帝 狡兔三窟 约法三章 三人成虎 入木三分:读音:【rù mù sān fēn】释义:意为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借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亦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出处:唐·张怀瓘。

聪明人追求的不是自己能做什么,而是自己不能做什么。

不是所有的话都能说,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问,当你学会适当地闭嘴,那就掌握了聪明人的大智慧。

上一篇 2023年05月22 22:20
下一篇 2023年05月10 14:32

相关推荐

  • 著名元曲故事,著名的元曲有哪些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元·赵孟頫《窠木竹石图》元曲之佳,贵在朴

    2023年04月16 247
  • 冬雪的诗句,冬雪的古诗大全300首

    清早起床,拉开窗帘,洁白的雪花如柳絮般飘洒。下雪了,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呢?以下是“冬雪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冬雪的古诗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2)柴门闻犬吠,风雪

    2023年05月09 230
  • 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赞美天空云朵最经典的诗句

    以下的几首古诗词中,都写到了“悠悠”一词,那你知道都是何意吗?一、黄鹤楼?崔颢(唐)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全诗为: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2023年05月31 283
  • 白雨跳珠乱入船全诗,白雨跳珠乱入船

    【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每天有美文更新,谢谢!】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北宋忠臣苏东坡的5首小诗,首首都是经典,值得背诵下来欣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第

    2023年04月12 282
  • 古代情诗元曲,古代情诗大全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说起元曲,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作品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2023年04月19 284
  • 报之以琼瑶的上一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解析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讲的是有一对情侣,互相喜欢,他送她木桃以示情意,而她则拿出最珍贵的琼瑶(指佩玉)送给男子,并说“非报也,永以为好也”。此诗句表面意思是女子对男子的盛

    2023年04月14 287
  • 元曲内容什么为主,元曲的内容以什么为主

    窦娥冤(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元曲的形式特点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

    2023年04月12 278
  • 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与七夕节有关的诗句

    [闽南网]2018年中秋节就要来啦。在此祝您阖家团圆,幸福美满!八月十五,秋已过半,是为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

    2023年05月22 270
  • 岁月沧桑了容颜的诗句,回忆曾经岁月的诗句

    有没有一首诗词,一句话语,一直留在你的记忆深处,让你念念不忘?在生活里,某一个瞬间,某一个孤独的时刻,我们会忽然想起某句诗词,想起那段尘封已久的回忆,那段美好得让人惊艳的时光……《蝶恋花》王国维阅尽天

    2023年05月23 300
  • 寿阳曲江天暮雪两首元曲,寿阳曲江天暮雪元马致远

    寿阳曲江天暮雪元马致远,诗曰:“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冬盼雪至,雪霁暖阳。无论是北方分明十足的冬,还是南国温婉含蓄的冬,如果少了雪的渲染和丰盈,便称不上真正

    2023年04月19 286
  • 带雷的诗句,带雷的诗句100首

    雷这个意象虽然被世人用的不像风雨那么多,但是,抵不住我大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期间,也留下许多传世之作,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屈原的《离骚》等名诗中都有雷字的出现,带雷的诗句100首,接下来,秋风带

    2023年05月28 335
  •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全诗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

    2023年06月06 2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