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出自唐·李益《从军北征》。海,指瀚海,即沙漠。行路难,是汉乐府横吹曲之名,多是歌咏忧伤内容的曲调。碛,本指水中沙堆,此指沙漠。这句诗描写出征的将士夜晚顶着刺骨的寒风行进于天山雪后的沙漠之中,表达爱国思乡的诗句,突然听到忧伤的《行路难》笛声,顿时三十万将士一时为之动情,不禁一起回首望着沙漠中那轮清寒皎洁的明月,心中涌起无限的思乡之情。
2、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3、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出自唐·孔绍安《落叶》。犹言,好像。此以落叶为比,写游子思乡之情。前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落叶比游子,写其飘零他乡的凄苦之情。后两句以比拟(拟人)修辞手法,将落叶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肯”、“惜”),从而反衬出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4、一片洞庭心,聊凭塞鸿写。
出自宋·韩丕《寄岳阳刘从事》。心,情。聊,姑且。塞鸿,塞外南飞的大雁。古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此这里的“塞鸿”乃是指书信。这句诗描写望雁南飞,触景生情而起的思乡之情。
5、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代: 王湾《次北固山下》白话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
6、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出自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这句诗描写游子思乡之情。前句写游子秋风中而动乡思之情,后句写游子见他乡之山而忆及家乡之山。前后配合,突显出游子触景生情的乡思之愁。
1、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2、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3、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4、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
7、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4、海上生明月,天涯。
8、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9、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出自唐·戎昱《桂林腊夜》。人在异乡,寒夜听雪打竹枝竹叶瑟瑟有声,梦里又回到了故乡。这句诗描写天寒岁暮、人在他乡的深切思乡之情。雪声敲竹之声虽响,但若是人在梦中,自然是听不见的。既然听见,且有心烦的感觉,说明人未睡着。那么,何以雪夜难眠呢?后句作了交代:梦中想家。“寒”字,既写出了雪夜的身体感受,也写出了故乡难归的悲凉感。
关于表达思乡的诗句 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烽火平安夜,归。
10、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3、《和三乡诗》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4、《乡思》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出唐·李白《奔亡道中》。这句诗描写战乱中的思乡之情。前句的“万重关”,不是实写,而是夸张,意在说明归乡障碍之多,以此强调不得归乡的悲苦之情。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佚名《十五从军征》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