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描写竹子品质的优美段落

《咏竹》【宋】徐庭筠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歌颂竹子品质的诗句如下:青寡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

《咏竹》

【宋】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歌颂竹子品质的诗句如下:青寡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螟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浔阳三题湓浦。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描写竹子品质的古诗诗句【精选篇】杨万里宋代 - 《夏夜追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李商隐唐代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孟郊唐代 - 《苦寒吟》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译文

不管是在亭台楼阁还是在山林之间,喜爱竹子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供出的千亩阴凉吗?

竹子尚未破土时,就从骨子里带有气节了;及至长成凌云之高,也无骄傲之心。

你知道吗?葛陂之竹(龙须竹),早已化龙而去;嶰谷之竹,可以制成十二筒以听凤之鸣。

在这月朗风清的美好夜晚,可叹只有王子猷才是“我”的知音。

注释

葛陂:即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记载,费长房遇到仙翁壶公,壶公给他一竹杖让他骑着回家。倏忽之间他就到家了,把所骑竹杖扔入竹丛,它化为青龙而去。

嶰谷:也写作“解谷”。昆仑山北谷名,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徐庭筠的一首咏竹言志诗。诗的本质是言志。写竹子只是借助的一种手段,言志才是最终目的。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不一般的“竹子”。一般人看“竹子”总是从外在角度看,而诗人却能看到竹子的内在,找出竹子最大的优点在于“有节”“虚心”,且通过典故,自然道出了“竹子”不同流俗的高贵品质,以及自己傲岸不屈的高洁志向。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首联是说,不管是在亭台楼阁还是在山林之间,喜爱竹子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供出的千亩阴凉吗?这是写“竹子之外在”。竹子的外在,给人提供阴凉,谁都看得到,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些大树同样可以做到。首联只是为下文作铺垫而已,切不可止步于此。

描写竹子品质的优美段落,“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颔联是说,竹子尚未破土时,就从骨子里带有气节了;及至长成凌云之高,也无骄傲之心。这是写“竹子之内在”。“有节”对“无心”,道出了竹子有气节、虚心的内在品质。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颔联是说,竹子尚未破土时,就从骨子里带有气节了;及至长成凌云之高,也无骄傲之心。这是写“竹子之内在”。“有节”对“无心”,道出了竹子有气节、虚心的内在品质。

1、竹子就是这样,清高又纯朴的气质,清丽又脱俗的风韵,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闲,我爱竹,更爱竹那不畏世俗的颠覆,不为尘世所打扰,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学习它节节高的品质和独立清高的气势。 试问天下文人墨客、达理书生。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颈联是说,你知道吗?葛陂之竹(龙须竹),早已化龙而去;嶰谷之竹,可以制成十二筒以听凤之鸣。这是写“竹子之志向”。

“葛陂”句,出自一个典故。晋葛洪《神仙传·壶公》:“房(费长房)忧不得到家,公(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嶰谷”句,出自另一典故。据《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记载:“黄帝使泠纶(人名,亦作伶伦 )……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其出处: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

苏轼诗句,“譬彼嶰谷竹,翦裁待伶伦 。”说的也是这个典故。无论是葛陂之竹,还是嶰谷之竹。它们的志向向来都那么高洁脱俗,与龙凤相伴,与仙人往来,不染尘俗,坚守品格,傲岸凡间。

此处出自“王子猷看竹”的典故,简直是另一个版本的“雪夜访戴”。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正厅)坐相待。王(子猷)肩舆(乘轿)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返还)当通(通报)。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子猷)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大书法家王子猷率性爱竹的故事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世间竟有如此痴竹之人,为竹而来,为竹而去,简直潇洒至极,使人不禁遥想魏晋竹林七贤之林下风范!

从道家角度看,气节即是要求——人要有“虚而不屈”这种精神修养,才能在“动而愈出”时完成自己的理想,不然的话,很可能会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而从儒家角度看,气节即是要求——人要有“饮水,饭蔬食,曲肱而枕之”这种“固穷”的极简修养,才能在“用之则行”时完成自己的理想。道家和儒家,在气节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

1、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2、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3、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

竹子是有气节的,人亦如是!当人生中遇到艰难苦恨时,也要能做到“固穷”“守志”,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上一篇 2023年05月11 08:10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2:53

相关推荐

  • 形容农村生活的诗句,形容乡下生活的诗

    久居城市的人,都有一个田园梦。想要摆脱城市的喧嚣,回归到山村的平静,听鸟语,闻花香,看恬淡的山村风物。也许,我们无法真正回到乡村,还好,我们有诗词。我国是农耕文明,许多诗人都有过田园乡村生活的经历,让

    2023年06月06 264
  • 茶道禅意诗句,茶禅一味十首经典禅诗

    古代诗词可以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很多篇章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茶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用古诗词包裹着的茶带着文化气息,可以说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滋味,让人眼中有诗,茶禅一味十首经典禅诗,心中有

    2023年05月04 222
  • 蓑衣的诗句,有一蓑烟雨何不任平生的含义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喜欢熬夜,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我之所以喜欢熬夜,是因为0点到5点之间,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大家都在休息,这段时间是我私有的。没有人对我抱有期望,我也做不了什么,有一蓑烟雨何不任平生的含

    2023年05月10 274
  • 枯木逢春的诗句,植物长出新芽的诗句

    特别佛说:如是我闻,确实如此,非汝之过,亦非犯错。皆因汝头脑中的知识和智慧全是祖先与圣贤遗传的,或许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几乎是早就存在的,只不过汝又拿来重复了一遍。恐怕前一句是千年以前的圣人所言,后

    2023年06月05 268
  • 国庆诗句,庆祝国庆诗词

    五绝•致国庆文/马辉(河南周口)清辞赋太平,盛世百年耕。举国同欢庆,长河共月生。七绝•国庆文/山水古月金秋华夏舞东风,举国江山一片红。海晏河清迎盛世,龙腾虎跃傲苍穹。七绝•国庆颂文/辉叔(许日辉))凤

    2023年05月02 289
  • 赞美人多才多艺的诗句,赞美多才多艺的句子

    才高八斗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

    2023年04月26 219
  • 星辰的诗句,关于星辰的浪漫诗句

    [闽南网]2019年4月,人类首次拍摄到黑洞照片。这是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历时两年多、首次利用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射电望远镜,关于星辰的浪漫诗句,在近邻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获的世界首张黑洞

    2023年05月19 282
  • 感恩诗句

    八首感恩诗词:一路相伴,感谢有你!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母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呵护我们的成长!尚书念旧

    2023年05月09 250
  • 遇到知己的诗句,有幸认识一个人的诗句

    『千金易得,知己难觅,34句知己诗,令人感同身受』1、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2、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3、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___韦应物

    2023年05月24 252
  • 归开头的诗句,以归开头的诗

    01、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02、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03、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其二》0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2023年05月09 282
  • 元曲有哪些学习头像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是一副美丽的秋景图

    2023年04月11 249
  • 元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

    2023年04月19 25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