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描写竹子品质的优美段落

《咏竹》【宋】徐庭筠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歌颂竹子品质的诗句如下:青寡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

《咏竹》

【宋】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歌颂竹子品质的诗句如下:青寡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螟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浔阳三题湓浦。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描写竹子品质的古诗诗句【精选篇】杨万里宋代 - 《夏夜追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李商隐唐代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孟郊唐代 - 《苦寒吟》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描写竹子品质的诗句

译文

不管是在亭台楼阁还是在山林之间,喜爱竹子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供出的千亩阴凉吗?

竹子尚未破土时,就从骨子里带有气节了;及至长成凌云之高,也无骄傲之心。

你知道吗?葛陂之竹(龙须竹),早已化龙而去;嶰谷之竹,可以制成十二筒以听凤之鸣。

在这月朗风清的美好夜晚,可叹只有王子猷才是“我”的知音。

注释

葛陂:即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记载,费长房遇到仙翁壶公,壶公给他一竹杖让他骑着回家。倏忽之间他就到家了,把所骑竹杖扔入竹丛,它化为青龙而去。

嶰谷:也写作“解谷”。昆仑山北谷名,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徐庭筠的一首咏竹言志诗。诗的本质是言志。写竹子只是借助的一种手段,言志才是最终目的。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不一般的“竹子”。一般人看“竹子”总是从外在角度看,而诗人却能看到竹子的内在,找出竹子最大的优点在于“有节”“虚心”,且通过典故,自然道出了“竹子”不同流俗的高贵品质,以及自己傲岸不屈的高洁志向。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首联是说,不管是在亭台楼阁还是在山林之间,喜爱竹子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供出的千亩阴凉吗?这是写“竹子之外在”。竹子的外在,给人提供阴凉,谁都看得到,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些大树同样可以做到。首联只是为下文作铺垫而已,切不可止步于此。

描写竹子品质的优美段落,“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颔联是说,竹子尚未破土时,就从骨子里带有气节了;及至长成凌云之高,也无骄傲之心。这是写“竹子之内在”。“有节”对“无心”,道出了竹子有气节、虚心的内在品质。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颔联是说,竹子尚未破土时,就从骨子里带有气节了;及至长成凌云之高,也无骄傲之心。这是写“竹子之内在”。“有节”对“无心”,道出了竹子有气节、虚心的内在品质。

1、竹子就是这样,清高又纯朴的气质,清丽又脱俗的风韵,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闲,我爱竹,更爱竹那不畏世俗的颠覆,不为尘世所打扰,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学习它节节高的品质和独立清高的气势。 试问天下文人墨客、达理书生。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颈联是说,你知道吗?葛陂之竹(龙须竹),早已化龙而去;嶰谷之竹,可以制成十二筒以听凤之鸣。这是写“竹子之志向”。

“葛陂”句,出自一个典故。晋葛洪《神仙传·壶公》:“房(费长房)忧不得到家,公(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嶰谷”句,出自另一典故。据《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记载:“黄帝使泠纶(人名,亦作伶伦 )……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其出处: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

苏轼诗句,“譬彼嶰谷竹,翦裁待伶伦 。”说的也是这个典故。无论是葛陂之竹,还是嶰谷之竹。它们的志向向来都那么高洁脱俗,与龙凤相伴,与仙人往来,不染尘俗,坚守品格,傲岸凡间。

此处出自“王子猷看竹”的典故,简直是另一个版本的“雪夜访戴”。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正厅)坐相待。王(子猷)肩舆(乘轿)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返还)当通(通报)。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子猷)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大书法家王子猷率性爱竹的故事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世间竟有如此痴竹之人,为竹而来,为竹而去,简直潇洒至极,使人不禁遥想魏晋竹林七贤之林下风范!

从道家角度看,气节即是要求——人要有“虚而不屈”这种精神修养,才能在“动而愈出”时完成自己的理想,不然的话,很可能会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而从儒家角度看,气节即是要求——人要有“饮水,饭蔬食,曲肱而枕之”这种“固穷”的极简修养,才能在“用之则行”时完成自己的理想。道家和儒家,在气节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

1、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2、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3、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

竹子是有气节的,人亦如是!当人生中遇到艰难苦恨时,也要能做到“固穷”“守志”,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05:48
下一篇 2023年06月01 17:08

相关推荐

  • 良言一句三冬暖下一句

    1、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人随意说过的话,都将产生不同的后果。激励他人的良言会为说话的人积德,伤害他人的恶语则会使说话的人得到恶报。造谣中伤他人的坏人自以为得计,但

    2023年05月23 248
  • 离骚中的爱国诗句,离骚中表达爱国情怀的部分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一百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4月23 258
  • 元曲描写秋景,描写雪景的元曲

    秋分已过,秋意渐浓!秋天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使秋天充满灵秀之气。如果说唐诗宋词里的秋天,能把我们带到秋天那优雅静美的境地的话,那么,元曲中的秋天美景更是令人向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元曲的秋意浓浓的诗意吧

    2023年04月13 213
  • 形容被生病折磨的诗句,形容生病无人怜的诗句

    一宵霜病醒晓风残,天经岁始景繁荣,数月风侵暗疾生。幸是如今时政好,便知罹难不心惊。床前常有亲朋爱,病后频牵妻子情。待到身康离院日,随春游赏踏歌行。云烟不忍看。一世漂蓬酸苦历,半生创业旅途难。幸涂文墨能

    2023年04月12 368
  •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一年一清明一年一追思

    又是一年清明节说到清明似乎总给人一种细雨蒙蒙的感觉这里面或许有唐代诗人杜牧的一份“功劳”杜牧所作的《清明》可谓是千古传诵其中首联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总让人觉得下雨才是“清明”该有的样子啊…….然而。今

    2023年05月13 305
  • 翻过了一座山元曲,翻过一座山就高过一座山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20 235
  • 2017精准生肖特马诗句,2020年特马诗句特马诗

    【当家说】古诗文背熟了,语境运用会不会?常考的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孩子学起来!语境中常考的古诗文名句52题,语文考试前看一看。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2023年05月08 264
  • 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会当凌绝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了登上泰山而万物皆小的凌云壮志。登山如此,会当凌绝顶,治国理政亦当如此。“登高望远”有助于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大家好,欢迎来到

    2023年04月24 309
  • 人站在花丛中赞美诗句,人在花丛中怎么赞美

    每天背一首古诗词,坚持第426天寄蜀中薛涛校书唐代:王建1、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

    2023年04月24 221
  • 元曲套数生成,元曲套数有哪些

    【版权元曲之佳,贵在朴实自然。于辞藻本色中,蕴世态酣畅。曲尽人情,品之如饮烈酒。跌宕起伏,如一骑而绝尘。元代文学,从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北方,至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134年。蒙古的铁骑。未能踏

    2023年04月10 252
  • 秋叶的诗句,写秋叶的古诗12首

    冬意渐浓,霜叶正红,落叶纷纷,整个城市很多道路铺上了厚厚的地毯,写秋叶的古诗12首,踩上去沙沙作响,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音符。一年中最缤纷绚烂的季节,最美的景色就是漫天飞舞的落叶,从古至今也留下了很多描

    2023年05月23 212
  • 赞颂兰的诗句,赞颂兰的诗

    兰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她,高洁典雅,气、色、神、韵,静心怡人。画笔下摇曳生姿的是她,文字间清香四溢的是她。1、家语孔子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2、饮酒·十七晋

    2023年04月17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