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菊,花之隐逸者也;芙蓉也同样成为高洁的象征。尽管木芙蓉也没有真正的勇毅进取,但比那些唯诺无言、因循守旧的桃李还是胜上一筹。它毕竟没有顺随东风,有关芙蓉的诗句高中,俯仰由人,任凭风势主宰花开花落。4首最优美的芙蓉花诗,一种天然美妙,纯粹的美。
1、《涉江采芙蓉》
1、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暂依。——出自唐·李德裕《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2、蒹葭得波浪,芙蓉红岸湿。——出自唐·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3、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出自宋·苏轼《陪欧阳。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首诗以双关修辞手法,婉转地倾诉了诗人没有贵人相助而不得进士及第的苦衷。前句以秋江芙蓉自比其洁身自好而又孤寂寡合的人格,后句以芙蓉生的不是地方(秋江)而吹不到东风比喻自己得不到贵人相助之苦。“东风”喻贵人,这里即指高侍郎。所谓“不向东风怨未开”,表面是说芙蓉花不开放,那是因为它生的地方不对,不能向东风抱怨为什么吹不到它。
1、《木芙蓉》 唐代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注释:木芙蓉新开在寒露丛中,远远地要比荷花红。艳丽的颜色相互嫉妒,美名往往两个会。
3、《木芙蓉》
〔宋〕吕本立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木芙蓉》道出了诗人的人生抱负、期许与选择。首句含蓄地表述木芙蓉高标独立的内涵。“小池南畔”暗示南宋半壁江山,木芙蓉分明成为抗金志士的象征。一株木芙蓉独立池畔,峭拔傲岸的姿态,寄托着诗人的报国情怀。诗人因力主抗金,受到投降派的打击,诗句寄托着诗人的心声。第二句鲜明地揭示木芙蓉孤高自许的品性。“雨后霜前”,秋雨冷酷,严霜威逼,木芙蓉没有半点怯意,反而有意显示火红的本色。“着意”二字拟人,彰显木芙蓉不畏强暴的执拗性格。
1、《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首诗的主题是背井离乡的游子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或者是二人表达互相思念的心情。涉水到江中采摘。
4、《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