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曾告诫自己的儿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孟郊《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日,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王。
千百年来。
有的士人生来淡泊名利。
而有的士人在
理想与现实相碰撞后,心灰意冷。
寄情山林田园。
他们留下不少佳句。
也留下不少警世的名言。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3.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辛弃疾《鹧鸪天·万事纷纷一笑。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来到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生活。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望着那飞鸟结伴归回,他认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你认为呢?
《登云间阁》
宋·冯伯规
昔年严大夫,偶来急迁谪。
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适。
乘闲陟上方,遍寻唐人石。
岂期当三伏,一天云四幕。
快哉风时来,万籁相呼吸。
雨余禾麻润,是山皆喜色。
一杯倾晚饮,绿瓜间朱实。
是非不到耳,休厌山城寂。
树影抹横烟,角声暗落日。
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
企首老玉仟,白发何由摘。
诗人早已适应了闲适的山间生活。雨后的禾苗桑麻都滋润了起来,山间到处都是喜色,瓜果也结得正好。这里闲适自然,远离是非,所以,南山著名诗句,不要嫌弃这里太过于安静。,
“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诗人在结尾点明一个人生哲理,江水都一去不复返,更何况你我呢,让自己快乐最重要。
《快活》
唐·白居易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悠然自得的情,幽美宜人的景。谁说一生非得轰轰烈烈?唯愿此心平和。
可怜月好风凉夜,一部清商伴老身。
饱食安眠消日月,闲谈冷笑接交亲。
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
见南山的诗句原文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原文节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译文:1、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李白看来,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生活非我所求,能和朋友一起,尽兴的高歌畅饮,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行经华阴》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关于南山寺诗句 1. 描写南山寺的诗句 1、归卧南山陲 唐 王维 《送别》 2、南山峨峨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3、晚家南山陲 唐 王维 《终南别业》 4、齐共南山呼万岁 宋 柳永 《玉楼春》 5、伐薪烧炭南山中 唐 白居。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都会让人产生对自然的惊奇,对山林生活的向往,那里没有尘世的纷纷扰扰。
崔颢在旅行途中,望着奇峻壮丽的风景,怡然自得。看着往来的行人,他突发感慨: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封丘作》
唐·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不寝》
唐·杜牧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你试过一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吗?思量着事情该如何解决,时常会感慨,世事为何如此艰难,烦恼的事何时是个尽头。最后只能感慨一句:不要再谈名利了,那都是仇家。
有杜牧这样经历的人,应该不是少数吧!
《京城寓怀》
唐·张祜
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入长安。
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
《留题小隐山书室》
宋·范仲淹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生活在山间的范仲淹生活真是悠哉游哉,在桃深翠阴中,诗人十分自得,这里没有是非,我也有没有名利之心。
淡泊发于内心,这里不用弹琴音乐,那山水流动的声音就是清音,已经十分好听了。
《扑蝴蝶·清和时候》
宋·赵师侠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
琅玕脱箨,方塘荷翠飐。
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
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
浮名薄利休羡。
不要羡慕浮名薄利,那些还不如眼前的美景来得让人心情舒畅呢!
《赠村公》
唐·尚颜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长安,历来为国都,是名利场,许多人趋之若鹜,可君不见,那名利场中,多是马蹄仰翻之状,徒增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