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全诗,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早在少年时代,才情横溢的李清照一首《如梦令》问世,瞬间就名动京城,当时的文人,无不击节称好。这个少女俨然成

1.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早在少年时代,才情横溢的李清照一首《如梦令》问世,瞬间就名动京城,当时的文人,无不击节称好。

这个少女俨然成为京城里最为耀眼的明珠。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尽管家中良好的氛围,使得李清照不如其他少女般深居闺阁,但始终难免受到束缚。

只是少女情怀总是诗,那个少女不怀春。又有谁能阻挡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呢?

那时,年少,真好,也正好。

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物是人非事事休”出自李清照的《武陵春 春晚》。意思是指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物是人非:风物依旧,人事却已不同;事事休:一切事情都完了。附:武陵春 春晚 [1][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

18岁那年,李清照邂逅了21岁的赵明诚。

两人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婚后生活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快乐。

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地方知州。夫妻分别时,李清照经常饱尝相思之苦,《一剪梅》约作于此时。

世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在适合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就像秦观所说的那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生活无常,总会给你带来意外,是喜是忧难以预料。

就在李清照享受着婚后的甜蜜时光,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将自己的父亲卷入事业的深谷。

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处:武陵春·春晚 全文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父亲被赶出朝堂,同朝为官的公公又因为和父亲阵营相左,无法施以援手。

恰巧这个时候,丈夫又负笈远游,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她分担忧愁。

茕茕一人,个中孤苦,更堪与何人说?这么多年来,这是李清照第一次感觉到了酒的苦涩。

往后余生,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再难遇见那位天真烂漫的少女。

一个人真正成熟,也许就是从体验到世事无常开始的。

4.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公元1127年,李清照南下江宁,她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

人生无常,最无常的就是这“命运”二字。

没有人愿意离开故土,但是生逢乱世,盛世家国都可瞬间瓦解,更遑论浮萍的人命呢?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

此后,李清照的每一次醉酒,都缠绕着无限的家国哀思。

5.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首《声声慢》成了李清照晚年的注脚。

没有人会钟情于孤愁,只是不想再失望罢了。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不想去寻找新的人生,但是老天太会捉弄人。

再婚的丈夫张汝州,只为她的家产而来,在得知她的所有收藏尽数毁于战乱后,竟然对她拳脚相加,还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科举作弊的勾当也说了出来。

李清照这一生活得何等骄傲,就连赵明诚纳妾都要偷偷摸摸地避讳她,岂能容忍张汝州这样的小人猖狂?

她将丈夫告上公堂,公开离婚。

尽管宋代法律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牢。

但这就是李清照,喝过最浓烈的酒,写过最深情的词,也敢反抗这世间最可恨的人。

忠于自己的内心,爱自己所想爱,行自己所想行,言自己所欲言。

世事待她无常,但她终不负此生。

6.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晚年的李清照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本以为余生很长,可分离总是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就已经匆匆散场。

然而,即便遭受了世间的种种冷遇、挫折,她始终保持自己那颗诗意的心。

她还是那个与众不同的李清照,才华横溢,自成一家。

物是人非事事休全诗

上一篇 2023年04月13 15:06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21:48

相关推荐

  • 与酒有关的诗句,酒的唯美诗句

    中国有千年的酒文化,饮酒诗词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数文人骚客于酒之一事留下过千古名篇,今日诗词君便为大家盘点史上最经典的饮酒诗词名篇排行榜TOP20,酒的唯美诗句,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2023年04月12 236
  • 关于悲伤的诗句,表达悲伤的诗句千古佳句

    史上最悲伤的10首诗词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无奈,都融入那简单的情诗中。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

    2023年04月24 252
  • 怎得梅花扑鼻香的上一句是什么,最好的梅花诗10首

    尘劳:尘念劳心。迥脱:远离,指超脱。原句是“怎得梅花扑鼻香”,其前一句是“不经一番寒彻骨”。诗句出自唐代黄檗禅师的《上堂开示颂》。其全诗如下:上堂开示颂[唐·黄櫱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2023年04月18 272
  • 祭奠长辈的元曲,祭奠长辈去世的话

    原创南远景为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图为天安门广场举行下半旗仪式

    2023年04月18 233
  • 夕阳西下的诗句,描写夕阳西落的诗句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

    2023年04月11 283
  • 无丝竹之乱耳下一句,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下一句

    在这个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正渐渐迷失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中,距古人先贤之遗风已渐行渐远。不过,每于夜深人静之时,远离城市喧嚣之后,细细品读《陋室铭》,不仅顿觉神清气爽,且所有的功利之心、物欲

    2023年05月25 259
  • 白玉盘的诗句是什么,比作白玉盘的诗句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语出李白《赠友人三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国人都是从小背诵着李白的诗句长大的。在中国人心里,李白是“钻石”级别的偶像。李白爽朗大方,乐于交友,喜欢游历,高兴了写诗,

    2023年06月04 306
  • 事实胜于雄辩的下一句,反驳事实胜于雄辩

    2020年的时光,迈着沉重的脚步即将走到尽头。放眼全球,善良的人们守望相助、勉力奋争,满心期盼“隧道终点之光”能够在2021年早日来临,真心相信正义的勇敢者能够赢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重大历史

    2023年05月19 269
  • 有禅意的诗句,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神秀是北

    2023年05月15 246
  • 形容秋天的诗句唯美,秋天唯美诗句景色句子

    秋,没有春的潋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苍凉。秋天是四季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这里整理了60句关于秋天的诗词,秋天唯美诗句景色句子,看看诗人笔下的万千秋色,哪一句打动了你?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023年05月15 275
  • 花开的诗句,拍了花的照片怎么写说说

    春去春来,拍了花的照片怎么写说说,花落花开!曾经鲜花怒放,而今凋零飘落,时光匆匆又是一春。在这短如昙花的季节,看那漫天飘飞的落花,印迹着我们那曾经走过的青葱岁月。又是花开花落时,在古诗词里静赏花开花落

    2023年05月12 224
  • 描写夜空的诗句,描写夜空美丽的诗句

    夜晚,最浪漫的,当属星空。夜深人静,抬起头来,遥远的天上,星子点点,一轮弯月,犹如一只小船,带你到想去的远方。天上的星星里有人吗?它们是否也失眠了呢?30个关于星辰的诗词,美得令人心醉,最适合晚上分享

    2023年05月12 2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