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全诗,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早在少年时代,才情横溢的李清照一首《如梦令》问世,瞬间就名动京城,当时的文人,无不击节称好。这个少女俨然成

1.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早在少年时代,才情横溢的李清照一首《如梦令》问世,瞬间就名动京城,当时的文人,无不击节称好。

这个少女俨然成为京城里最为耀眼的明珠。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尽管家中良好的氛围,使得李清照不如其他少女般深居闺阁,但始终难免受到束缚。

只是少女情怀总是诗,那个少女不怀春。又有谁能阻挡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呢?

那时,年少,真好,也正好。

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物是人非事事休”出自李清照的《武陵春 春晚》。意思是指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物是人非:风物依旧,人事却已不同;事事休:一切事情都完了。附:武陵春 春晚 [1][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

18岁那年,李清照邂逅了21岁的赵明诚。

两人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婚后生活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快乐。

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地方知州。夫妻分别时,李清照经常饱尝相思之苦,《一剪梅》约作于此时。

世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在适合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就像秦观所说的那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生活无常,总会给你带来意外,是喜是忧难以预料。

就在李清照享受着婚后的甜蜜时光,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将自己的父亲卷入事业的深谷。

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处:武陵春·春晚 全文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父亲被赶出朝堂,同朝为官的公公又因为和父亲阵营相左,无法施以援手。

恰巧这个时候,丈夫又负笈远游,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她分担忧愁。

茕茕一人,个中孤苦,更堪与何人说?这么多年来,这是李清照第一次感觉到了酒的苦涩。

往后余生,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再难遇见那位天真烂漫的少女。

一个人真正成熟,也许就是从体验到世事无常开始的。

4.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公元1127年,李清照南下江宁,她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

人生无常,最无常的就是这“命运”二字。

没有人愿意离开故土,但是生逢乱世,盛世家国都可瞬间瓦解,更遑论浮萍的人命呢?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

此后,李清照的每一次醉酒,都缠绕着无限的家国哀思。

5.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首《声声慢》成了李清照晚年的注脚。

没有人会钟情于孤愁,只是不想再失望罢了。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不想去寻找新的人生,但是老天太会捉弄人。

再婚的丈夫张汝州,只为她的家产而来,在得知她的所有收藏尽数毁于战乱后,竟然对她拳脚相加,还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科举作弊的勾当也说了出来。

李清照这一生活得何等骄傲,就连赵明诚纳妾都要偷偷摸摸地避讳她,岂能容忍张汝州这样的小人猖狂?

她将丈夫告上公堂,公开离婚。

尽管宋代法律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牢。

但这就是李清照,喝过最浓烈的酒,写过最深情的词,也敢反抗这世间最可恨的人。

忠于自己的内心,爱自己所想爱,行自己所想行,言自己所欲言。

世事待她无常,但她终不负此生。

6.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晚年的李清照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本以为余生很长,可分离总是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就已经匆匆散场。

然而,即便遭受了世间的种种冷遇、挫折,她始终保持自己那颗诗意的心。

她还是那个与众不同的李清照,才华横溢,自成一家。

物是人非事事休全诗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14:15
下一篇 2023年05月20 01:51

相关推荐

  • 带霞字的诗句,带有霞字的诗句赞美

    霞,绚烂夺目。朝阳、落日映照漫天云彩,成一幅绝美画卷,让人惊艳。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李敏摄)《霞》【宋】王周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关于“霞”的诗句有,如下:1;《楚辞·

    2023年06月06 269
  • 曾经沧海难为水下一句,好景忆江南曾经沧海难为水下一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转眼,就到了2021年的最后一天,撕掉这张日历,明天,就变成了明年。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释义:

    2023年04月09 325
  • 奋斗的诗句,不负韶华的励志诗词

    日月如梭,花开花又落,春去春还回,可是啊,我们的青春,却如那滚滚长江水,奔流到海不复回了。打我们识字起,语文老师就会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负韶华的励志诗词,

    2023年05月21 226
  • 元曲中青山绿水什么的美丽,元曲中那青山绿水什么的韵味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

    2023年04月17 223
  • 赞美湘江的诗句,赞美湘江的唯美句子简短

    湘江。吴非/摄第六届常德原创文艺奖获奖作品:湘江赋1、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释义:独自怜惜从京城里出来的人往南逃,真羡慕湘江的水呀,你却往北流去!2、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

    2023年05月11 224
  • 诗句春风十里不如你,春风十里不如你诗句出处

    近段时间,在网上有一首歌特别的好听,春风十里不如你诗句出处,其中的一句歌词是“我说所有的酒都不如你”,这是一首什么歌呢?据了解,这首歌的歌名叫做《春风十里》,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歌演唱者及歌词介绍。我说所

    2023年04月25 314
  • 感受春的气息的诗句

    微雨燕儿双飞,沙暖鸳鸯成对,何不教人生出满怀相思?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景,出门俱是看花人。出自唐代杨巨源《城东早春》。译文: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柳枝刚刚吐出淡

    2023年05月14 215
  • 描写心情好的诗句,表示心情愉悦的诗句

    遇到了可爱的人,就觉得生活一下子不艰难了,晚风也好,凉风也罢,都想笑。好不容易来一趟人间,一定要好好地努力,不管是工作、玩乐、吃喝,甚至是偷懒都要好好努力偷懒。最舒心的30句诗词,让人哈哈一笑,烦恼全

    2023年05月09 233
  • 珍惜亲情的诗句,形容珍惜家人的诗句

    有部电影中曾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人这一生,总在遇见与被遇见的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陪我

    2023年05月20 213
  •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李白碧水东流至此回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96首古诗词《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白话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碧水东流

    2023年05月30 267
  • 林则徐的诗句和名言警句,林则徐最霸气的一首诗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林则徐的名字,林则徐是我姥爷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在他的床头贴着一张林则徐的画像,姥爷经常告诉我那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他发起的虎门销烟是伟大的历史事件,虽说这件事成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

    2023年05月28 227
  • 出其不意的下一句,出其不意歇后语下一句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

    2023年05月04 21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