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芭蕉》
【清】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墙角芭蕉风瑟瑟, 方伊遮掩窗儿黑。 4.有关芭蕉的诗词. 1、帘外芭蕉三两窠 唐 李煜 《长相思·云一緺》 2、笑指芭蕉林里住 唐 欧阳炯 《南乡子·画舸停桡》 3、绿了芭蕉 宋 蒋捷 《一剪梅 舟过吴江》 4、纵芭蕉、不雨。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译文
每一片芭蕉叶皆为多情,一片叶子才展开,另一片叶子又生卷起来(等待舒展)。
明明是芭蕉自己的相思之情抽取不尽,却指派风雨去埋怨秋声催逼得太紧。
引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诗:“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
注释
郑燮(xiè):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古人赞美香蕉的诗句,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赏析
词则以宋代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写得最好: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关于芭蕉的诗句 1.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2.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3.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黄庭坚。
因这两首诗词打底,芭蕉至此则与“愁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首诗还妙在,将“舒卷有余情”的神态具体为“一叶才舒一叶生”,更加细致生动。
不如,做一个无情的人,这样也就不会受到相思之苦的煎熬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郑板桥对于泰州的可人,扬州的小五,都曾经历过这种难熬的相思之苦。写芭蕉多情,实则写诗人自己多情,一切相思之苦,就怨不得别人了。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一束盘起的发髻,一根玉簪插在上面,清淡颜色的上衣配上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轻轻皱起眉头。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杂。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