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上一句,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北京晚报·五色土|作者张德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跟清代小说《红楼梦》能搭上关系吗?能。不光能,而且大有关系。贾政的小书房叫“梦坡斋”,此“坡”正是“坡仙”苏东坡;林黛玉之名与她的表字“颦颦”,都来源于苏轼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张德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跟清代小说《红楼梦》能搭上关系吗?能。不光能,而且大有关系。贾政的小书房叫“梦坡斋”,此“坡”正是“坡仙”苏东坡;林黛玉之名与她的表字“颦颦”,都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词中有句“敛黛含颦喜又瞋”,不但将“黛”“颦”二字融于一体,其“喜又瞋”的形象,也与黛玉的情貌特征十分吻合;另外,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红楼梦》里引用、化用苏东坡的诗句,如“只恐夜深花睡去”“东风袅袅泛崇光”“自笑平生为口忙”等,可谓不胜枚举。

中秋将至,说起赏月,定然绕不过苏东坡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如南宋诗论家胡仔所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红楼梦》里写中秋赏月,写得最淋漓尽致和诗意盎然的当属第七十五、七十六这两回。曹雪芹用整整两回文字写成中秋赏月大文章,字里行间却无不闪耀着苏轼的光芒。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清代 孙温 绘

观月宜至开阔处

其实,于开阔处赏月,是唐代士大夫就有的传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告诉我们:雄浑壮美的月色只有在宽敞开阔处才能一览无余。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上一句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荣国府过中秋节,有这样一段文字: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王夫人笑道:“都已预备下了。不知老太太拣那里好,只是园里空,夜晚风冷。”贾母笑道:“多穿两件衣服何妨,那里正是赏月的地方,岂可倒不去的。”

大观园之大,书中有明确交代,是周长“三里半”。有人算过,大致相当于2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贾母说“那里正是赏月的地方”,这句话接在王夫人“园里空”的话后面,表明贾母对于“赏月宜到开阔处”的苏东坡式赏月观深有同感。

大观园插图,金玉缘,上海,同文,1889。

1、盖竹柏影也的前两句诗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夜游》。2、《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登高望月天地宽

赏月,不光要选在开阔处,还应择一高处。这样才能既观赏到天宇澄澈的壮丽,又能体会到天地同辉的雄浑。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贾母带领众人进大观园赏月,有这样一段描写: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这一段文字颇耐人寻味。清代学者张潮用“看月亮”来比喻三种不同的读书与人生境界。第一种,“隙中窥月”,从一道缝隙中看到的月亮即使不是残缺不全,也会因空间的极度挤压而令人气闷;第二种,“庭中望月”,虽说仍有井中观天之感,但胸襟、气象已然打开,外界约束逐渐退去;第三种,“台上玩月”,独立高台之上,只见天地空阔,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毫无滞碍。

贾母能提出“赏月在山上最好”,表明她在亲身经历了贾府“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一步步走到“盛筵必散”的过程,对人情世态早已了然于胸,进入了张潮所说的人生第三种境界。

苏东坡还有一首《念奴娇·中秋》,就是写登高望月,词中写道:“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魄来指代月亮。古代伟大的文人士大夫之所以令人景仰,不仅仅在于其绚丽出众的才华,更在于其巍峨博大的人格。中秋之夜,登高赏月,让宇宙的浩渺与永恒涤荡我们胸中的琐碎和烦恼,让我们在忙忙碌碌的庸常岁月里抽出一点点时间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又何尝不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月曼清游图之八月琼台玩月 清代 陈枚 绘

临水赏月景更妙

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平湖秋月”有一副对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说的就是临水赏中秋之月。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母等人在山上赏月,史湘云拉着林黛玉作诗联句:

黛玉见他这般劝慰,不肯负他的豪兴,因笑道:“你看这里这等人声嘈杂,有何诗兴。”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这里史湘云道出“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她用来描述“山上赏月”的“山高月小”一词直接摘自苏东坡的《后赤壁赋》。她与林黛玉联句,吟出了“寒塘渡鹤影”的佳句,也是化用了《后赤壁赋》里的一段:“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后来妙玉将她二人请入栊翠庵,并续写完成了湘、黛的联句诗,其中“箫增嫠妇泣”出自苏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妙玉续诗中还有“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两句,则是出自苏东坡《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史湘云与林黛玉去凹晶溪馆联句,有这样一段描写,深得水边赏月的妙处: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上一句

苏东坡的《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均是临水赏月的扛鼎之作。《赤壁赋》里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赤壁赋》里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已成为临水赏月的千古绝唱。

东坡这些名句,还可以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起品鉴。同样是在水边赏月,一个是在长江之中,一个是在洞庭湖边;一个奔流不息,一个烟波浩渺;一动,一静。不同的是月与水的映照互动,相同的是“宠辱偕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

袁松年 山高月小 立轴

暂且做个“闲人”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具体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张怀民绝对想不到,他会因为苏东坡一篇仅仅85个字的短文而在九百多年后突然变成“网红”,并使“怀民亦未寝”成为一个著名的“梗”。这篇短文就是《记承天寺夜游》:

这篇短文的精华就是最后一句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诬告陷害,遭遇“乌台诗案”,当年八月至十二月身陷囹圄,受尽折磨与羞辱。元丰三年,他以戴罪之身被贬至黄州,有虚职而无实权,领不到俸禄,且要随时接受当地官员监管。在食品短缺的情况下,苏轼在州城旧营地的东边开垦一块荒地,亲自耕种,他将此地命名“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到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已在黄州贬居将近四年。从少年科场得志、连续多年担任地方主官(知州),到贬官落职,成为一介“闲人”,基本断送政治前途,其间的落差是巨大的。然而苏轼却以惊人的豁达乐观坦然接纳了这一切,并且一到黄州即跟当地平民交朋友,做好了当一辈子黄州百姓的心理准备。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与胸怀!

苏轼画像 元代 赵孟頫 绘

《红楼梦》用了整整两回书来写大观园里的中秋赏月,其实真有“闲心”赏月的唯独贾母一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强打精神在陪她。第七十六回写道:

王夫人笑道:“今日得母子团圆,自比往年有趣。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自己骨肉齐全的好。”贾母笑道:“正是为此,所以才高兴拿大杯来吃酒。你们也换大杯才是。”邢夫人等只得换上大杯来。因夜深体乏,且不能胜酒,未免都有些倦意,无奈贾母兴犹未阑,只得陪饮。

两个“只得”写尽了王夫人与邢夫人等无心赏月、勉为其难的心理状态。其实也不光是这些长一辈的太太们如此,连宝玉和探春等青年公子、小姐也都各有心事,提不起赏月的劲头:

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

其实他们再怎么“不趁心”,又如何能跟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的处境相提并论?苏东坡另有一篇短文《记游松风亭》,值得那些总感到生活“不趁心”的人细细品味一番: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上一句

在中秋月圆之夜,何妨问问自己,“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让我们暂且放下重负,做个“闲人”,择一开阔临水之处,登上高台,让圆月的清辉带走身心所有的疲惫。

上一篇 2023年05月04 15:29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10:15

相关推荐

  • 霸气的诗句,桀骜不驯又霸气的诗句

    李白(飘逸洒脱,豪气干云)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

    2023年05月03 259
  • 描写改革的诗句,有关改革开放的诗句

    输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关改革开放的诗句,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祖国的发展、城市的变化以及工作、生活中的真善美和人生感悟,抒写新时代的巨大发展,我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活动号召,以培育和践行社

    2023年04月12 268
  • 赞梨花诗句有哪些,描写春天梨花的最美诗句

    关于梨花的诗句有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梨花的唯美诗句,欢迎阅读!、1、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2、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玉蝴蝶》3、海棠开,春已半,桃李又

    2023年04月24 241
  • 带熙的诗句,含有熙的诗句美好寓意

    今天16时37分,大暑至。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②多喝水,含有熙的诗句美好寓意,多吃新鲜果蔬;③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再过16天,就是立秋!

    2023年05月21 277
  • 冬尽梅花点点下一句,冬尽梅花点点下一联

    又是一年春色;依然万象辉光。山碧千峰竞秀;水清百舸争流。天赐一门吉庆;春来二字平安。水秀山明美景;风和日丽良辰。心系环球经纬;眸摄宇宙风云。上联:冬尽梅花点点下联:春来黄鹂声声横批:万物复苏冬去山明水

    2023年05月14 298
  • 描写草的诗句,关于草的古诗100首

    诗言志,语言情。诗词是生命的一道风景,如花摇曳在风雨中,却盛开在心间……那些岁月,那些时光,在诗词中,回味悠长。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

    2023年05月29 293
  • 形容西施美貌的诗句,赞美西施最出名的诗句

    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1.《题西施浣纱石》朝代:唐代作者:胡幽贞一朝入紫

    2023年05月16 265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下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

    2023年05月10 269
  • 居安思危的诗句,劝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诗句

    《春秋》是“五经”之一,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劝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诗句,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

    2023年06月01 293
  • 关于劳动的诗句,关于赞美劳动的古诗

    今天是5月1日,劳动节。中华民族从来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三千年前,先民吟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一千五百多年前,陶渊明归隐田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千二百多年前,白居易写

    2023年06月04 232
  • 带沧海的诗句,含有沧海的古诗文名句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亦是古今艺术家最常表达的艺术母题之一。人们常说“黄河难画”,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条黄河。说到黄河,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了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2023年05月11 268
  • 关于炊烟的诗句,描写远山和炊烟的诗句

    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羡慕田园生活。乡野田间、白云飞鸟、鸡鸣虫叫、袅袅炊烟……时光不紧不慢,生活无聒无噪,这大概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也许,对你来说,田园生活还在远方,那么,不如来读一读诗词,在诗词中

    2023年04月12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