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晚20时30分,在中央电视台一品牌节目——《朗读者》栏目中,我全神贯注地欣赏着两个女人的真情演出,一个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朗读者”节目制片人———董卿;
另一个人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老校友郑小瑛。
三个女人一台戏后面怎么接,俗称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对于董卿、郑小瑛两人来说,以她们的影响,她们的智慧,她们的才华,她们的人生,她们的故事,百分之百地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打开人们的心扉。
她俩有太多的光环:
一个被誉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姐”;
一个为“中原大学文工团”的“一姐”。
一个为“战争时期”的文艺战士;
一个为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杰出人才…………。
这时,她俩成为此时此刻的“一台戏”,一部人生的奋斗、拼搏、抗争、黙黙前行的大戏。
1、下联:百年游子满案诗。2、上联:三个女人一台戏。意思因为女人善长聊天,如果三个女人聚在一起,自然都有各的话题,话多了,就热闹了。如果遇到生来小心眼,爱慕虚荣,喜欢与身边那些和自己相近的同类做对比的,也就。
先后任职浙江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又是对其主持人、制片人角色的证明;
而连续十三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更是全国亿万观众对董卿的“投票”。
许多电视观众,常常将家中的电视频道锁定在董卿主持的电视节目中。
一次次,为董卿的妙语连珠而陶醉;为董卿的语出惊人而拍案叫绝…………。
她俩有太多的共同点。
她们都是不屈不挠的奋斗者。
我们可以在她们的成长轨迹中清晰地感悟到她们奋斗的豪情壮志。
她们都是女中豪杰。
作为电视台主持人,作为电视台的制片人,董卿是可圈可点的。
一个宿舍时三台半戏,一个班是二十台戏
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女指挥家,一位音乐家,郑小瑛是名垂史册的。
对于郑小瑛校友,我曾近距离接触过。
公开资料显示, 郑小瑛,1948年进入解放区,旋即进入河南开封的中原大学文工团,先后活跃在河南、湖北武汉的文艺舞台上。
195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赴苏联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进修歌舞剧、交响乐指挥。毕业回国任中央歌舞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在北京参加组织爱乐女团。赴厦门组织爱乐乐团。
她成功多次赴澳洲、美洲、欧洲和港、澳、台地区,进行音乐会和指挥歌剧,皆获高度好评。曾获文化部优秀指挥奖一等奖、俄中友谊勋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十多种奖励。
她于2018年9月9日在厦门主办“郑式”指挥法基础研修班开学。
对于董卿,我欣赏她的亲和力、表现力、反应力、感悟力及知识的深度、广度。欣赏她的节目,是人生的莫大享受。
上联:三个女人一台戏;下联:齐思妙想下一句。分析:上联和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才能对得起来。它有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最多有几百个字的对子。上下对联要对仗。古人讲对仗的花样很多,什么实字。
她同郑小瑛,知根知底,知情知缘,每一次对话,都扣人心弦。
董卿对郑小瑛说,您是长寿而又在工作的人…………。
郑小瑛回答:我是将工作作为生活………。
一问一答,多么地接地气、振人心。
郑小瑛,年届九十一,这一段表达,我是铭刻在心的:
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只要社会需要,自己还干得动,便是工作…………。
董卿问,今天,您为观众带来的“朗读”内容………。
郑小瑛回答,选自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的前言。
《世界名曲欣赏》,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爱。
郑小瑛朗诵道:
“人们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而在苦难的岁月里,它又给人们以支持和抚慰。”
我听着,欣赏着。
这一段话,是对郑小瑛本人人生道路的最好诠释。
上联:三个女人一台戏 下联:百年词客半世情 诗词常用的对仗词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 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 介词对:同。
对许许多多的人,也有极其深刻的教诲。
“两个女人一台戏”,我记住了,在《朗读者》栏目中,主演者,是董卿、郑小瑛。
照片,张光忠拍照或整理。
张光忠,写于2020.12.27.北京金融街。
如下:1、一个女人呕闷气,二个女人就斗嘴,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喝酒醉,五个女人难入睡,六个女人排长队,一群女人能贺岁!2、三个女人三朵花,花开花落美如画,三个女人一台戏,不用锣鼓自成剧。3、三个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