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是一种水鸟的叫声,它叫“雎鸠”,叫声是“呱呱呱”的,也就是“关关关”的。
“周南”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指“洛阳以南周公管辖的地区”。这个周公,不是协助武王伐纣的周公姬旦,而是他的后人,是“周召共和”时期两个共同辅政的大臣之一(另一个是召公,这个“召”读shào)。所谓“周召共和”,就是周厉王胡作非为、搞得大家只能“道路以目”以后,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发动暴动,把他废黜了,直到公元前828年才拥立周宣王,这一段时间就是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朝政,史称“周召共和”。因为周公和召公的封地都在镐京和洛阳的南面,所以就叫“周南”和“召南”。因为周公和召公是分别留在洛阳、镐京的,并没有到封地去做国君,所以不能把这两个地区称为“国”,周南就是周公管的这一部分,大致在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一带。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开篇。孔夫子集《诗经》的这个选择,是动了脑筋的,它表现出的文化观念、诗歌观念,比我们今天的许多人还要先进。我们今天如果要去编一本诗选,求而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放在前面的肯定是大人物的作品,或者是某个著名诗人的作品,你们去看现在编的诗集文集,哪一本不是这样?而且主题一定是很严肃的。孔夫子却不是这样。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家庭是由夫妇构成的,两性的结合就是天地间第一件大事情,叫作“男女婚姻,人伦之始”。这就是孔夫子的观念。是不是比我们还先进呢?
全诗可分为五章,是一个渐次递进的过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读音: qiú zhī bù dé 释义: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出自:《关雎》秦 佚名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4.参差荇菜,左右采qǐ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⑸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⑹ 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⑺ 。"求之不得"下句是"寤 。
窈窕淑女,琴瑟友yǐ之。
5.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nào之。
“关关”是一种水鸟的叫声,它叫“雎鸠”,叫声是“呱呱呱”的,也就是“关关关”的。雎鸠就是你我都很熟悉的“渔老鸹[guā]”,学名“鱼凫[fú]”,又叫“鸬鹚”。有机会去看渔老鸹捕鱼:如果一只渔老鸹发现了鱼,马上就会“呱呱呱”地呼叫,其他的渔老鸹听到了,就会扑过来围猎。这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的是河边沙洲上,一群渔老鸹正在围猎,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声。洲者,河中小岛也。出现在这片叫声中的,是“窈窕淑女”,是君子之人求偶的好对象。“逑”是对象、目标,“好逑”就是佳偶。窈窕是个连绵词,就是“以音求义”之词,不能分开来讲“窈”是什么、“窕”是什么。“窈窕”就是“遥迢”,遥迢者,远也。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淑女们正在采摘一种叫“荇菜”的水生植物。《诗经》里面对此有专门的解释,说这种荇菜是“宗庙祭祀之用”。参差者,长短不齐也,就是长长短短的荇菜在水面漂浮。荇菜的根没在水中,牵得很长,像藤蔓一样;叶子是圆的,颜色紫红,直径一寸左右,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采摘时只需要微微弯腰。“左右流之”的这个“流”,是借来表现采摘动作的动词,相当于“捞”或者“揪”,表现女子采摘的动作:左手捞一下,右手揪一把,腰肢扭来扭去,极尽女子的体态之美。
求而不得的下句是:寤寐思服。原文出处:《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而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他想到了什么程度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个“服”字,上古音近pé,和现代“急迫”的“迫”意思相通。迫者,接近也;“寤寐思服”就是说他在梦中都想和那个女子在一起。悠者,长也。失恋的人觉得夜晚太长,等啊等啊等不到完,就是“悠哉悠哉”。“辗转”的本义是车轮转过去又转过来,就像司机转方向盘一样;“反侧”是翻过来覆过去,两个词连在一起,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梦中似乎相亲相近,实际上又不能见面,就像从前一首歌唱的那样:“梦里常相亲,觉来隔远道。”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雎[作者]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
第二天,那个女子还在那里采荇菜:“参差荇菜,左右采qǐ之。”我们的这位君子又去了河边,这一次终于和那位女子有了交往,还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一个奏琴,一个敲瑟,这就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就是以音乐作媒介,开始谈恋爱了。这个“采”读音qǐ,“友”读音yǐ,两个字在当时的读音是押韵的。古今谈恋爱大约都是这个样子,听音乐啊,看电影啊,先从这种似较含蓄的形式开始。这是第四章的内容。
综观全诗,它就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从初见、相思到相识、结合的过程。大概这就是孔夫子的理想:在一个社会里面,青年男女应该通过自由恋爱来彼此认识,组建家庭。从这里,你能看到上古时代自由恋爱的痕迹,不是什么包办婚姻,说明自由恋爱绝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事物。它被放在《诗经》的第一篇,反映出孔老夫子决不是那种糊涂、古板、生僵肃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