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常用它来表达工作生活要劳逸结合的观点。这种用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人会把这句话中的“文”和“武”,理解成学文和习武,这就不对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出处是《礼记•杂记下》。原文如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一张一弛,其备不忒,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孔子所处的年代,“蜡”是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老百姓们放下劳作,转去做一些娱乐性的活动,而孔子也带着子贡来看热闹。孔子问子贡:“你感觉到节日的欢乐了吗?”子贡回答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像发狂了一样,我看不出乐到底在何处。”孔子说:“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有这样一天可以放松一下,这是你体会不到的。让老百姓一味紧张而不放松,就算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一味放松而不让他们紧张,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会这么办。该紧张的时候就紧张,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这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办法。”
结合上下文,就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这句话中的“文”和“武”,并不是指学文和习武,而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这段话里,孔子就是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例子来教育子贡:治理国家,应该让老百姓张弛有致,劳逸结合。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意烦请采纳 点击右上角【采纳答案】按钮即可,万分感谢!(*^__^*)
孔子
语言的运用讲究一个语境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话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文武之道”,把这个“文”和“武”,误解成是学文和习武,就是没有准确把握语境所致。除了语境,在学习古文时,还应该有一个“史境”的概念。古文产生的时间都相当久远,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周朝以礼治天下,礼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秩序,孔子对这种秩序是非常赞同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又是周朝的两位贤王,孔子对他们更是推崇备至。孔子所处的年代,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对周朝是十分向往的。如果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历史环境有所了解,那对理解儒家的著作是很有帮助的。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意思是不论习文还是习武,都要张弛有度,不能一直将心中的弦崩得太紧了.套用一句化,就是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周文王,周朝奠基者
周武王,中国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如果用互文的观点来解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是:文王和武王治理国家,有时让百姓紧张,有时让百姓松弛。这种解释笔者认为也是行得通的。当然,各位读者如果有自己的高见,也敬请指正。
企业回雅克德罗,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