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是谁,被成为诗家夫子的是谁

唐开元某年冬,北风凛冽,落雪纷纷。诗家夫子指的是王昌龄。希望帮到你。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结伴来到旗亭酒楼,一边畅饮美酒,一边谈论诗文。酒酣耳热之际,他们看见四位宫廷梨园弟子走上楼来。随之,是一段婉

唐开元某年冬,北风凛冽,落雪纷纷。

诗家夫子指的是王昌龄。希望帮到你。

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结伴来到旗亭酒楼,一边畅饮美酒,一边谈论诗文。

酒酣耳热之际,他们看见四位宫廷梨园弟子走上楼来。

随之,是一段婉转动听的乐曲响起。见此情景,王昌龄突发奇想,对另两人说:

“我们三人都各负诗名,不能分出胜负。不如我们以伶官们所唱的歌来评定,被成为诗家夫子的是谁,谁的诗作被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两人点头表示同意。

王昌龄话音刚落,一名伶官悠扬的歌声便飘到了耳畔: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王昌龄笑道:“我的一首绝句。”接着在墙壁上画了一下。

这时,另一首曲子又响起: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诗家夫子是谁

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君。

——《哭单(chán)父梁九少府》

高适也笑着在墙壁上伸手一画说:“这是我的诗。”

王之涣也不着急,神情泰然。其他两人正欲打趣,一个哀怨凄凉的声音徐徐而起: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正是王昌龄的宫怨诗《长信秋词》其三,此时他已有两首,得意地望着王之涣。

王之涣胸有成竹地指着最后一位气质颇为不俗的伶官,对两位友人说:

“如果这个伶官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从此再也不与你们争雄;若是我的诗,你们以后须得尊我为师。”

王昌龄与高适都含笑点点头,看着最后一位伶官缓缓站起,清清嗓子,高声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果然是王之涣最有名的边塞诗作《凉州词二首》其一。

诗家夫子王嘉宁的唐代诗人是王昌龄。王昌龄(约698年~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著名诗人。时人有“诗家夫子(一作‘天子’)王江宁”之称。后世称他为“七绝圣手”。今有《王昌龄诗注》。

伶官刚唱完,三人俱都哈哈大笑。

边塞——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王昌龄有幸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一个时期——盛唐。

这是“一个开扩的时代,一个外向的时代,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时代,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时代”。

国力强劲,民众衣食无忧,文化繁荣昌盛,人们的民族自信心更是空前高涨。

诗家夫子是谁

为了安边护境,同时也是为了开辟更大的疆域,开元、天宝年间,李唐王朝连年用兵,征战不已。

一些不甘心皓首穷经的文人们,在这种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感召下,争相奔上疆场,一朝立功,封侯拜相。

高适唱着“万里不惜死,一朝(zhāo)得成功”;

岑参向往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因此有七绝圣手的称号。同时,因为王昌龄在任江宁承时,曾经在琉璃堂教授生土徒,讲解诗文,因此他又有诗家夫子的称号。一、王昌龄的生平王昌龄出生在圣历元年的山西太原,曾经在嵩山学道。在27岁时,前往。

李白豪情万丈,“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

即便素有“非战诗人”之称的杜甫也禁不住高喊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邱!”

而以放纵不羁著称于世的王昌龄,也自然地成为了这股从军尚武潮流的弄潮儿。

“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王昌龄怀着爱国的热忱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慷慨赴边。

在《塞下曲四首》其一中,“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王昌龄决心以“幽并客”为榜样,血战沙场,终老一生。

约在开元十一年前后,王昌龄前后来到潞州和并州,后来又漫游西北边塞,先后到过泾州、萧关、临洮(táo)、玉门关等边地一带。

于是,一曲曲动人的边塞乐章在他的手中奏响。

《从军行》其四里,他讴歌战士们誓破楼兰的英雄气概和抗敌御侮的爱国赤诚: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北漫长的边境上,乌云弥漫,狼烟四起,战事愈加胶着(zhuó)。

诗家夫子是谁

可哪怕身上的金甲磨穿,哪怕黄沙将视线遮掩,刀光剑影中,将士们亦不曾后退半步。他们立下铮铮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

那声音铿锵有力,穿越千古,言犹在耳。

《出塞》之一里,“秦”、“汉”二字一出,千载历史间缥缈的烟云霎时消散,雄浑苍茫的意境笼罩全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然而,战争毕竟是残酷的,更何况是这旷日持久的戍边、征战。

有战争,就会有别离,有牺牲,于是有了思亲的征人,有了念远的思妇,有了一首首凄婉动人的征夫思妇诗。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其二

无论琵琶新曲怎样美妙动听,关山离别之情仍是沉重难遣。

弹的人弹不尽,听的人亦听不尽,然而依旧弹下去,听下去。月亮东升长城之上,又西落长城之下,夜色深浓,那刻骨的思念啊,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宫怨——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人人都欲在边塞立功,然而正如王翰诗中所说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争从来残酷,能真正在战场上作出一番功绩者,更是少之又少。

王昌龄很不幸,漫游边塞近三年,虽留下不少传世名作,功名却是无望。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他于是掉头读书应考,来求取功名。

公元727年,他进士及第,却仅仅被授予了一个秘书省校(jiào)书郎的职位,人微言亦轻。

当时朝廷上又有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专权,他因所谓的“不护细行(行为不检点)”,屡遭贬谪,命途多舛。

他少年心高气傲,功名心切,自谓“天生贤才,必有圣代用之”,哪知“才比天高,命比纸薄”。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诗人满腹的惆怅、怀才不遇、抑郁愤懑终于化作了一首首凄婉的宫怨诗。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长信秋词》其一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长信秋词》其五

被称为诗家夫子的诗人是王昌龄。诗为大唐王朝一代文学之盛,清代著名评论家王渔洋云:“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而唐代诗人无不擅长绝句,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有一位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著名诗人,他就。

梧桐叶落,清霜飞泻。秋夜里,那些被禁锢在幽深宫掖的女子们,辗转难眠,唯有那夜漏、捣衣声相伴。

红颜转瞬老,让她们不由羡慕起那寒鸦,至少它们还能在晨光日影里自在翻飞。

《长信秋词》共五首诗,均是借汉代宫廷故事寄托诗人的自我之怨。

封建帝王有众多嫔妃,致使众多女性青春虚度,在寂寞的宫苑里日日年年。

诗家夫子。王昌龄外号有人说应是“诗家夫子”,而不是“诗家天子”,虽然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卷三中说过:“史称其(昌龄)诗句密而思清,唐人《琉璃堂图》以昌龄为诗天子,其尊之如此。”但是,有人考证说可能。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她们的痴情守望却终遭遗弃,其实便有如文人们的功名心切却屡遭贬谪,是一样的悲哀。

送别——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王昌龄一生乐朋好友,结交广泛,尤其是入仕后与当时长安的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之涣、孟浩然、王维等均有交往,常常在一起饮酒作诗。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多首诗歌中,赠答送别诗占近五十余首。

而这些诗作,则大多写于贬谪途中。

在当时的宫廷斗争中,张九龄等贤相与李林甫一方激烈争夺,而王昌龄则一直立场鲜明地站在张九龄一方。

后来张九龄罢相,王昌龄的命运也随之下行。

他先是被流放到岭南三年,接着被贬到江宁八年,之后又在龙标八年。

王昌龄曾把自己比喻为黄鹤,“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可叹“黄鹤者,竟不能高举”。

仕途的失意给王昌龄带来了莫大的忧伤,与友人的赠答送别诗便成了他抒发心中委曲最重要的作品。

《送柴侍御》里,他吟咏友情的真挚: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别。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里,他抒发自己的满腔冤屈,似乎连青山绿水都代为不平: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里,他自述自己高尚的人格,便有如那天上的一轮皎月般玉洁冰清。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别刘谞》里,他更抒发自己有朝一日必能回归朝堂的信念与期盼: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

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

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

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公元756年,此时的大唐王朝,早已光华尽失,被一场名为“安史”的劫乱带入深渊。

而王昌龄也近60岁了,须发斑白,他再也跨不上马背,拿不起弓刀了。

他突然迫切地想归家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回到故乡的怀抱里。

▲胡维平五体书法写《芙蓉楼送辛渐》

于是,在这一年,他离开了龙标,一路过辰溪,经武陵,沿江东去。

却在路经亳(bó)州时,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生命永远停滞在了那里。

《唐才子传》中这样记述,“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一个“忌”字,便让一位老人归乡的愿望终于破灭;一个“忌”字,便让一位伟大的诗人惨然离开人世。

那些未写完的诗篇,那些未实现的梦想,那些未说尽的话语,从此只余寂寂。

但我们不曾忘记,但历史永远铭记——1200多年前,寂寂寒江,明月高悬,一位诗人的背影挺立天地……

王祥《中国文学史话——隋唐五代卷》

吴芙蓉《王昌龄诗歌研究》

上一篇 2023年05月23 04:13
下一篇 2023年05月15 15:35

相关推荐

  • 风水轮流转下一句霸气,风水轮流转押韵下一句

    一、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永远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你今天瞧不起的人,可能就是明天你惹不起的神。二、金钱再多也无法阻止死亡,长相再美也不能讨好阎王,声名再大也要经过生死。因此人生不要太贪,不要活得太累。

    2023年04月22 224
  • 关于晴天的诗句,晴天古诗大全

    一场暴雨,让河南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此时多么希望大雨停止,天气转晴。出门也赋喜晴诗,十二首喜晴的诗词,晴天古诗大全,大雨转晴你我安好!,喜晴宋-卫宗武积涝初收喜气浮,三农不负稻粱谋。临流一望舒

    2023年06月06 304
  • 形容湖景色很美的诗句,形容湖色优美的诗句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傍晚的落霞流光溢彩,绚丽多姿,是如此的美丽,恰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有着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宁静致远,也有张耒诗中“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深远空阔。​

    2023年05月09 269
  • 时间的诗句,感叹时光匆匆的古诗

    时间是这世上最难挽留的东西。转眼已是12月份。当岁月流转。时光扑面而来,我们终将释怀。我们所能做的。唯有爱人爱己,不负流年。《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清·顾太清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

    2023年05月19 292
  • 诗句生成器,古诗自动生成器

    或许你听说过《偶像大师》系列中的人气偶像“如月千早”吗?蓝色长发,倔强的丹凤眼,娇小的体型,但具有绝对认真严肃的性格——为了唱歌赌上一切,文静而孤独。这样个性鲜明的一位角色,可以说让如月千早成为了系列

    2023年04月24 288
  • 秋天景的诗句,与秋天景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秋,没有春的潋滟,没有夏的火热,与秋天景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更没有冬的苍凉。秋天是四季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这里整理了60句关于秋天的诗词,看看诗人笔下的万千秋色,哪一句打动了你?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

    2023年04月26 317
  • 冬至古诗句子,冬至25首古诗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极为特别的一个。这一天,太阳的位置最靠近南边,因此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随着繁花凋尽,一年走到了终点,四季即将开始新的一轮回转。冬至的古诗词名句如下:【冬至日宋苏辙】阴阳升降自相

    2023年05月25 241
  • 沉舟侧畔千帆过下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含义

    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含义,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

    2023年05月25 285
  • 夜开头的诗句,夜开头的诗句五个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3.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

    2023年04月13 290
  • 关于笛的诗句,带有笛的诗句有哪些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2023年04月10 238
  • 关于花香的诗句,赞美花香扑鼻的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2023年05月14 262
  • 描写落日余晖的诗句,描写初春夕阳余晖的诗句

    夕阳与寒冬抗衡,阳光所及之处,冰雪晶莹的释放光彩与太阳交相辉映。总和太阳合不来的风趁机与寒冬结盟,肆虐着呼啸而来,扬长而去。树木失去了太阳的庇护,瑟瑟的发抖,只能在风袭来那阵,发满腹牢骚。动物们识趣地

    2023年05月24 3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