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唐代以来,牡丹之盛,唯有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
描写洛阳牡丹的古诗词其实是有很多的,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尤其是。
唐朝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赞美牡丹花开的经典诗句,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正是描写洛阳城的景象。,
又到了牡丹花开放的季节,让我们品读古诗来一场高品位的“云旅游”吧
01、《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2,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4,花开时节动京城。
解评: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02、《惜牡丹花二首》
【唐】白居易
歌颂牡丹的诗句有 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浣溪沙》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
其一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其二
写牡丹花的诗句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⑸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蓝牡丹飞呀飞在姑娘的眼角上;粉牡丹舞呀舞在姑娘的酒窝里,白牡丹美呀美在姑娘的脖颈上。花乡四月的阳光里,飘来一缕一缕牡丹香,那是喜欢牡丹花的姑娘,丢在阳光里的牡丹香。红牡丹乐呀乐在姑娘的秀发上,绿牡丹开呀开。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王叡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牡丹超逸万卉,芳姿艳质,总是被人们歌颂,而这首诗的题目虽为“牡丹”。却几乎通篇都是对牡丹的指责。“牡丹妖艳乱人心”这一句陡起陡落,不。
解评: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来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这组诗第一首却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03、《牡丹》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牡丹 唐
【唐】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解评:
04、《红白牡丹》
【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解评:
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自己愿意变为蝴蝶;而借鲁阳挥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
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
05、《和僧咏牡丹》
【唐】吴融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解评:
06、《杭州开元寺牡丹》
【唐】张祜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07、《牡丹》
【唐】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08、《牡丹》
【唐】李山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09、《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解评:
此诗以轻松平淡语言作侧面讥刺。前两句叹牡丹价格昂贵而豪家权门挥金如土满不在乎。三句转出,末句直抑。以物比物,写牡丹花与普通蜀葵花差不多。全诗谴责官僚贵族豪华奢侈,任意挥霍民膏民血,同时流露出反对奢靡浪费和对民生疾苦的隐忧关心之情。
10、《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解评:
感谢阅读,图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