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首写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真心话,写的有些累。
断断续续用了好几天,写了差不多3000字,还是觉得没写好,没写全。
搜了各种资料看,苏轼的、苏辙的、他们爸爸苏洵的,还有创作的历史背景、千百年来的各种评价。
越查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不够,越写越觉得自己写不出想要的效果。
这次我要写首超级简单的,让自己脑子缓缓,哈哈……
萌娃念古诗词
知诗意,细赏析
l 远看山有色
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画》是宋代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在远远的地方看去,高山颜色苍翠。
l 近听水无声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一首描写画中风景的五言绝句。从诗中可以看出,画中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花鸟图。美在何处?一是远山有色。诗中之。
在近的地方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远看,近听,空间上从远及近,让画面有了层次感,让平面画立体了起来。
有色,无声,视觉、听觉之间转换,表达出诗人对画的赞美,不由自主地被画面的风景吸引,古诗画为什么没有作者,仿佛看到了湍湍流动的水。,
l 春去花还在
春去:春天过去
《画》是宋代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
春天过去了,花却常开不败。
l 人来鸟不惊
惊:吃惊,害怕。这里指鸟受到惊吓的飞起来。
人走近的时候,鸟都没有被惊得起飞。
本应春走花逝,人来鸟飞,画却可以保留它们最美、最可爱的样子。
整首诗通俗易懂,孩子们读起来琅琅上口,还可以当作一个谜语来猜。
《画》【作者】王维 【朝代】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整首诗把静止的画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自然景色,充分表达出了诗人对画的赞美和喜爱。
诗人
古诗词相关的有趣故事
我从网上看到有人争论,如果这首诗真的是一首禅诗,那么是否适合小学生来学呢?
孩子年龄小理解不了高深的禅理不说,这是在教课书里宣传佛教吗?
看到这样的说法真的有些无语,探讨历史无可厚非,但也……
就让孩子们当首谜语诗学不行吗?等他们长大了愿意深思那是长大以后的事了。
还有诗名《画》,据说也不是原题目。
我期待有人能破解这首谜语诗的身世之谜。
思维导图,好记忆
飞花令,帮孩子积累古诗词佳句
就选诗的第一个字“远”做个飞花令吧: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题西林壁》
我是,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