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清】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译文
夜间的寒雨,滴答出一个秋天,恰好洒上心头。离别之际,请一定珍重自己,爱护好风流韵姿。到底是为了谁才生出病来?又是为了谁才这般娇羞?
亲密的情意,不曾停止;亲密的愿望,难以实现。卷起四周的珠帘,月光正照着小楼。暗地里追忆欢聚的日子,真仿佛是一场美梦,纵然是梦,也想竭尽所能地挽留它。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才下心头却上眉头意思,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风流:指美好动人之风韵。前蜀花蕊失人《宫词》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端的:究竟、到底。
密意:隐秘的情意。
珠帘四卷:谓楼阁四面的珠帘卷起。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诗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
赏析
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相思词。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 《一剪梅》。全词如下: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夜雨做成秋”,写得非常巧妙。既点出了相思的时间——秋夜,又道出了心中的思念。离人心上秋,就是一个“愁”字。一想起爱人不在身边,无边无际的秋思就立刻涌上心头,让人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这三句是说,离别之际,请一定珍重自己,爱护好风流韵姿。到底是为了谁才生出病来?又是为了谁才这般娇羞?这是写“互道珍重,相思成疾”。
读到“珍重”“娇羞”,很容易让人想起徐志摩的那一首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是的,“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正是纳兰容若所传达出来的意思。因为深爱,所以想护你周全;因为深爱,所以不想让人相思成疾;因为深爱,所以总是想起你就会脸红。“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相思,就是如此让人魂牵梦萦,又情不自禁。
“密意未休”“密愿难酬”,道出了此情永在,相聚太难的现实。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厮守,真乃人间一大悲剧。两个“密”,整个道出了二人的亲密无间的恋人关系。
这句话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全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希望这个答案令你满意。
“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这三句是说,卷起四周的珠帘,月光正照着小楼。暗地里追忆欢聚的日子,真仿佛是一场美梦,纵然是梦,也想竭尽所能地挽留它。这是写“追忆往事,人生如梦”。
“珠帘四卷月当楼”,为全词不多的一句写景词。通过明月照进小楼,从而可见词人孤独的背影,同时也想通过明月来传递思念。让人想起李清照的“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又呼应了开头“恰上心头”一句。暗忆欢期,不过人生如梦,余下的时光,只能靠回忆度日,可见词人所爱之深、之真、之无穷。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宋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的句子,原词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纵览全词,感情细腻,委婉雅致,精妙绝伦,是相思词中的名篇佳作。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