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古诗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出生农家,苦读书,年少时漫游边塞十年,求功不成,写下了多首边塞诗,尤擅写肃杀的战争场面,其诗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三十岁中进士,但因其性情不羁,得罪权臣李林甫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出生农家,苦读书,年少时漫游边塞十年,求功不成,写下了多首边塞诗,尤擅写肃杀的战争场面,其诗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三十岁中进士,但因其性情不羁,得罪权臣李林甫,一生官路坎坷,最终安史之乱中死于刀剑之下,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美名。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生于公元698年,比王之涣小十岁,也是生在盛唐时期,万里长征人未还古诗,他的边塞诗很能反映盛唐的气象,还有作为大唐子民,那种对外敌势在必得的气势。

王昌龄最有名的诗是《出塞二首》,有人评价这是唐朝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其一》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其二》

天地的雄浑,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感慨,还有战场上刀光剑影、裂声阵阵的厮杀,征人的勇武豪迈,都在字里行间。

初一读,很难想象,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是一个二十岁少年。细细品读,又觉得很合理,诗里充满了少年意气,连战争也能写得很浪漫。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而又对战争充满浪漫想象的少年。

王昌龄跟王之涣一样,并没有参过军,王之涣是家世高,不用参军。而王昌龄是想参军,但没有门路,也没有机会,府兵制还没有被破坏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上当兵这碗饭的。

公元716年,十八岁的王昌龄,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边塞漫游,他先在河北邯郸的边塞待了五年,这里主防契丹和奚,《出塞》就写于这个时期。初出塞外时,他整个人昂扬向上,充满了激情。

接下来的几年,他又漫游了河东、河西,再往西穿过陇右,直达玉门关,现在甘肃一带。这里主防突厥人。他流传下来的边塞诗,大多都写于这个时期,将近十年的边塞漫游经历,足以让他对战争中的人、事、物有更深的认识,他的情感和表达,也在悄然变化。

于是,他怀着同情和感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塞上曲》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

跟边塞士兵混得越熟,王昌龄就越理解战争的残酷,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下笔也多了几分沧桑。在《从军行》中,他用七首组诗,写尽了战争的苦楚,思妇与丈夫的离别之苦,戍守边关的思乡之苦,战死沙场之苦,行军之苦,以及建功立业之苦。

曾经,他的视角是赞颂大唐的功业,而今亲临前线,感受到了战场杀伐的残酷,诗的内容慢慢转到了战争中的人。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二》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1、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译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互文的修辞手法)至今。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五》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其六》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在边塞漫游了十年时间。

公元726年,二十八岁的他才准备回到长安,参加科考。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代扶风主人答

他有一首长诗《代扶风主人答》,是在回长安路程上,经过扶风时写的。他在一间馆舍休息时,跟主人喝酒,主人恰好当过兵,聊起了往事,王昌龄深有同感,于是代他把这段往事写了出来。

这首诗不怎么有名,少有人提及,但读起来全是王昌龄的真情流露,是用情写就的。

在唐朝当兵很辛苦;戍边的士兵,更是苦上加苦。大唐皇帝开边,士兵就要一直打仗。扶风主人想起往事,还没开口,就先流下数行泪,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是这样,内心是苦的,一想到曾经的画面就泪流不止。

扶风主人十五岁就到边塞当兵,战甲连年穿在身上,随时都要准备冲锋陷阵,还很难有一顿饱餐。当时一起出征的士兵有三十万,最后只有他一人活着回到长安。回到家乡后,乡亲已经零落,而他自己也是满身战伤,处境凄凉。

这引起王昌龄的反思,内心开始有些反战了。

万里长征人未还前面一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首诗是王昌龄的《出塞》,全文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代扶风主人答》

王昌龄到边塞漫游,是在找参军的机会,最后放弃,或许是两个原因。一来,当时府兵制还没有被破坏,士兵多是有背景的,他没有加入的机会。二来,他内心已经开始厌恶战争了。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回到长安后,王昌龄苦读书,一举中了进士,被授予一个九品官,负责典校藏书的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闲差,最重要的是,还是京官,在中央工作,可以见到玄宗。

但他不满足只做校书郎,于是在三十七岁时,又跑去考了博学宏词科,这是考验才学的科目,他一考就中,被授予汜水县尉的官职,依旧是九品官,不过这次晋升空间更大了。县尉职位虽然低,却是当时科举出身的仕子,最重要的晋升途径。而且,汜水在洛阳附近,离长安城也不远,是比较重要的县城,调回京城几率很高。

王昌龄虽然没有在长安城里做大官,但是名气却很大,因为他不仅诗写得好,也很爱结交朋友,往来者有官吏、隐者、僧道,时常一起喝酒,酬赠诗歌。他的性格很狂放,行为也很不羁,也正是因为他狂放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中,经常得罪人。

他得罪最大的人物是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皇室远方宗亲,为人狡狯,无学术,善音律,擅长耍政治手段,总想方设法讨好玄宗,是怠政后的玄宗一手提拔上来的。但任宰相后,独揽大权,因为自己没有才学,所以大力排斥、打压有学之士,报复心很重,常阴谋算计,被人骂作“奸相”。

画像: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天宝十一载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图源网络

像王昌龄这些进士出身的,尤其看不惯他,言谈之间,不屑之情,常溢于言表。当时的仕子都偏爱张九龄,张九龄有贤名,很能提拔人才。王昌龄不拘小节,在公开场合,时常贬李捧张。这些风声,很快传到了李林甫耳朵里,于是李林甫找机会把他贬到了岭南。

这是他第一次被贬,直接就是远离长安,潮热多瘴毒的岭南,是唐人眼中的蛮荒、为开化之地,可见李林甫对他之恨。

公元739年,四十一岁的王昌龄,动身前往岭南,走到河南伊水时,想到自己无辜被贬,前路漫长而遥远,愤而写下了《见谴至伊水》,其中“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两句,他知道自己因什么而被贬,但他就是没想过要改变。

不会因为环境,而轻易改变自己,这样的性格,实在难以在变幻莫测的官场里生存,这也是他接连几次被贬,官运连连走背的原因。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也有几分幸运,还没走到岭南,就被赦,重新召回长安。在回程的路上,王昌龄失去了好友孟浩然,但结交了知己李白,他跟李白相逢恨晚,日后时常互相思念,赠送诗歌。

孟浩然的死,跟王昌龄有很大关系,他走到湖北襄阳时,顺道拜访了孟浩然,当时孟浩然背上长毒疮,刚刚治愈,不能喝酒,但两人喝起来毫不顾忌,孟浩然因此病发身亡。

王昌龄返回长安后,很快就被任为江宁县丞,江宁在南京,虽然离长安远,但至少比去岭南好。

县丞是正八品官,类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也是全县的二把手。这个任职,王昌龄并不满意,故意在洛阳停留了数月后,才到江宁上任,到了江宁后,也不好好上班,时常外游喝酒,懒怠公务。

这种浪荡不羁的行为,很快招来流言蜚语,很多人开始抨击王昌龄,时逢友人辛渐到访,送别时,王昌龄写了两首诗给他,想到自己为官数载,身世坎坷飘零,颇为辛酸,特意叮嘱辛渐,说;“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一如既往地坦荡、纯洁,我还是以前那个王季陵。”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在唐朝,“玉壶”是一个流行的意向,表示一个人冰清玉洁的品格,李白就曾写“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赠给友人。而王维则说“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玉壶”经常被用来形容朋友,或者自喻。

王昌龄以此自喻,是对污蔑之词的回应。

做了江宁县丞将近七年,王昌龄并不喜欢这个工作,经常写信跟朋友抱怨,说:“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他觉得公务束缚了他,想快点被调走。公元748年,五十岁的王昌龄,被人弹劾,说他不护细行,懒怠公务,好酒贪杯。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前面一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出塞二首·其一》中。这首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

很快,朝廷也下了调任令,将他下调到湖南龙标做县尉,官降一级。

李白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担忧,写了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深情地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时,是李白被赐金放还的第三年,虽然已经隐居学道,但常常遗憾才能没有被看到,很能体会王昌龄被贬的痛苦,于是赠诗告诉王昌龄,表达对友人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这是两个仕途不如意的人,惺惺相惜的情意。

图源网络,上同

乱世之中,生命如草芥,即使是朝廷命官,被杀害了,也无人追究。这样的结局,落在王昌龄的身上,实在是唏嘘,他曾经热情地歌颂过这个伟大时代,为自己生在大唐盛世而自豪,出口便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最后,却死于乱世的刀剑之下。在某种意义上,王昌龄是跟随着盛唐时代一起落幕的。

上一篇 2023年05月28 23:56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09:28

相关推荐

  • 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一句是什么,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联是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联是什么,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燃放烟花爆竹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烟花绚丽、爆竹响亮,操作不当,却极易引发事故。那么,正确燃放烟花

    2023年04月18 220
  • 形容老师爱如春风的诗句,形容老师的诗句和名言

    陶行知曾说,老师的一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他们将大好年华付与三尺讲台,手执三寸粉笔,在一面黑板上书写大千世界,教导莘莘学子,不为回报,只是为了一份责任。时值教师节,你会对老师们说些什么

    2023年04月20 228
  • 时光荏苒的下一句,时光荏苒下一句怎么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光总在催人老,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眨眼之间就是一天,不知不觉间红颜渐薄,浮华成尘。——前言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永远还很远,老去离我们很遥远,好像走不到尽头的天边,总是不珍惜时间

    2023年05月09 272
  • 师傅领进门下一句是什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下一句

    学功夫除了要爱好要钻研能吃苦外,还有个关键就是遇见个好师父。什么是好师父,有真功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下一句,功夫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个师父肯用心教你。我一直认为,武术不同于其他技艺或者说是我们

    2023年05月25 255
  • 体重过百下一句,女神体重不过百下一句

    很多爱美的人,特别是女生,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体重。每次谈论的话题中,女生的体重也大多成为禁忌话题。很多人会认为体重过百就是胖的代表了,还有更多人在减肥的路上,因为晚上少吃点食物,掉了一两斤都会很兴奋。

    2023年05月15 241
  • 纷纷暮雪下辕门下一句,纷纷暮雪下辕门什么意思

    译典2021.10.12第510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

    2023年05月20 299
  • 色开头的诗句,色开头的五字诗句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看

    2023年05月02 307
  • 拒绝爱慕者的诗句,高情商拒绝表白的诗句

    1、陌上桑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

    2023年04月22 242
  • 诗杰是谁哪位诗人,二十个诗人的称号

    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四杰”之首,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

    2023年05月19 271
  • 关于喜的诗句,体现喜的诗句

    ​新婚,美景,登科,捷报,当你面对这样的喜事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是醉饮狂欢,把所有的激情尽情释放;还是恣意享受,不浪费一分一秒的热情。不论哪一种,都将成为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杜甫听到官军收复两京,心花怒放

    2023年05月25 222
  • 含树的诗句,含树的诗句100首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落

    2023年05月08 283
  • 人合心的下一句是什么,人在心在下一句是什么

    为什么人各有命,核心就是人各有志。我今天告诉你终极答案。人各有命的核心,那是因为人各有志。人合心,(马)合套。意思:就是人要符合他的心意他就为你做事,马要合套就是合马鞍,骑着才舒服。赚钱是天底下最简单

    2023年04月20 26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