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因此,为了能上通榜,考生在应试前一般都会多方行卷,将自己的诗文佳作投献给有名望的公卿贤达,以求得到赏识后,向主考官推荐。
比如大诗人王维,在首次应试落第后,他不得不找门路行卷。他找到的是唐玄宗的弟弟岐王,岐王又将他引荐给了玉真公主。王维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诗作和高超的琵琶技艺,赢得了玉真公主的赏识。第二年王维再次应试时,终于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写给主考官的,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此诗以新妇。
再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凭借一首《赋得古草原送别》,不仅赢得了顾况的青睐,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有诗如此,居亦易也”的佳话。
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位叫朱庆馀的诗人,以及他的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初看这首诗,大家也许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一首写新婚女子的闺情诗。
这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原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微笑倩。
一夜洞房花烛,夫妻恩爱。到了拂晓时辰了,新妇将要面临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考验:拜见公婆。为了能够讨得他们的欢喜,新妇一早起来便细心妆点,好不容易打扮完,心内还是忐忑,不由得轻轻问一声夫婿:我的眉究竟是画得深一点好呢,还是浅一点好?公婆会喜欢吗?
但实际上,这是朱庆馀在科考前呈给时任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行卷诗。
当时,朱庆馀初次来到长安应试,有人就把他推荐给了张籍。张籍这人,就像他的老师韩愈一样,喜欢提携后辈。
再加上朱庆馀的诗写得又好,张籍对其大为激赏,逢人就把朱庆馀的诗歌拿给别人看。一时间,朱庆馀的诗才名满京城。
关于这一手法,有这样一段论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馋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这是唐朝诗人朱庆余以《近试上张水部》为题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原诗是: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意为: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
张籍一看到这首诗,便明了了对方的用意,他于是也顺势写下了一首诗,作为回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是越州人,而越州多美女,在这里,张籍又同样巧妙地把朱庆馀比作越州美女,告诉他:你要对自己的美有信心。你要相信,你的文章就犹如越女所唱的菱歌,一曲可敌万金。
言外之意即是:这次考试你放心吧,你肯定能高中的!
其时,大唐盛世,“行卷”、“温卷”之风,尚可看作文人间的一种惺惺相惜,带有极其浪漫的色彩。然而当末世的号角吹响时,王朝如西颓残阳,昔日的酬唱佳话,也便终究失了光彩。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出自唐代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近试上张籍水部》原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籍水部》翻译 新婚卧室昨。
夏昆《在唐诗里孤独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