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为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元曲

当前,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各界各类诗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诗词创作活动如东海潮涌般一浪高过一浪,各类诗词作品如雪花般洋洋洒洒问世,形势一片大好。诗词文化的发展借助于手机微信和网

当前,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各界各类诗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诗词创作活动如东海潮涌般一浪高过一浪,各类诗词作品如雪花般洋洋洒洒问世,形势一片大好。诗词文化的发展借助于手机微信和网络传媒的助力,每天创作的诗词作品数以万计,诗词创作驶入了时代的快车道,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方向发展。

纵览这些诗词作品,让人欢喜,又让人期待。欢喜的是祖国的诗词瑰宝得以传承发展,期待的是能够淬炼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诗词精品。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复兴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真正走上巅峰之路,攀登唐诗、宋词、元曲那样璀璨的高峰,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当代诗人任重而道远。

熟练把握近体诗词的格律之美

一是准确把握格律的“三相规则”,即:句内重点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同;联内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这是格律诗词的重要规则,不可忽视和错乱。

古诗分为唐诗宋词元曲

二是熟练掌握格律诗的两个基本句式和十六个标准格式。两个基本句式是五言绝句的基本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和加上顶节形成的七言绝句基本式。十六个标准格式,是在两个基本句式基础上根据“三相规则”进行变化而来的。只要牢记这些基本句式和标准格式,在创作中就会如行云流水,格律功成。

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2、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

三是认真学习格律诗的拗救。拗救是为了运用准确的字词表达意境,又不影响格律的节奏而采取的艺术手法。包括句内自救、对句相救、混合拗救(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并用)三种方法。这些拗救方法,是自古以来诗词名家熟练运用而形成的基本规则。在创作中运用趣味无穷。

四是准确选好韵书确定韵部。坚持一韵到底的原则,不可出现凑韵、挤韵、撞韵、重韵、复韵、别韵、混韵等情况。

紧紧跟随时代发展脉搏的跳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如果没有顺应时代而生的新作品,那么,这个时代就难以产生具有时代个性的深刻而持久的诗词影响力,至少不可能出现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可以彪炳诗史的诗人诗作,也不可能在后代子孙的文化记忆中留下深刻的文化印痕。新时代诗词要传递真善美、反映气势磅礴的发展大势,为人民确立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就应当担负起思想革新、诗词变革的重任。新时代诗人们要争当思想解放、观念革命和艺术革新的先锋。中华诗词应当为新时代“培根铸魂”。

一要贴近新时代人民的现实生活。诗言志,词言情。诗词要有浓浓的现代生活气息。作者要融进现代生活的涓涓细流,认真体味当代人的思想、生活,抓住新生活的新亮点,反映新时代的新气象。如《乡村新景》“屏前一坐热情高,铁粉如云赞若潮。莫觑老夫文化浅,抖音快手卖樱桃”。诗词作品的语言、内容、风格等符合当下民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作者要走出“自我”“仿古”的小圈子。不要再怜惜那些“篱笆”“柴荆”“镰刀”“牛背”等等一些反映昔日的词汇。

按时代顺序排列: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唐诗唐朝诗歌通称,泛指创作于。

二是要勇于反映新时代的大题材。新诗词要有新的立意,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要深度反映改革开放、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兴国、强军战略、疫情防控等大题材和波澜壮阔的发展潮流。再看《水调歌头·最美村居》上阕“一泓沧浪水,十里芰荷香。花堤烟柳,摇曳层叠几芸窗。古色白墙青瓦,画样大街小巷,美矣小村庄。几多江南景,在此试新妆”。反映了乡村振兴的美景。诗词创作要有大的意境,发出时代的呼唤,触动当代人的思想,激励大家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勇往直前。

努力探索格律诗词的创新之路

格律诗词要继承就要发展,要发展就要创新,创新意识是艺术进步的潜在动力,创新是诗词发展繁荣的根本之路。诗词创新是指题材内容的创新,语言与手法的创新,而不是诗词格律的创新。俗话说的“旧瓶装新酒”。

1、形成时代不同 唐诗自然是形成于唐代啦,而宋词是形成于宋代,而元曲无可厚非形成于元代。2、风格不同 唐诗讲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韵。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元曲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

一是深入广泛的推行新韵的普及应用。格律诗的发展与韵律的发展密不可分。我国格律诗词发展经历了隋代的《切韵》、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一直到《平水韵》和《词曲韵》等发展过程。这些都对诗词发展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天,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汉语拼音的改革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单一的平水韵似乎难以满足诗词创作者的需求,限制了诗词创作群众性的发展。新韵更适合当代人的语音和语言习惯。为广大人民参与诗词创作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新韵的使用解放了诗词创作的手脚,更容易进行格律把握和检测。新韵的推广成为诗词创新的一股洪流。但是切记新韵和平水韵不可混用,否则,不伦不类,影响格律诗词的韵律之美。

二是注重推动现代词汇入诗的步伐。现代诗词创作需要焕然一新的词汇、典故、文字和语言。要与民众的诗歌审美需求相结合,使现代格律诗从崇古、仿古、喜古中解脱出来,摈弃那些苦涩、隐晦,现代人难懂的字与词。让格律诗词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基本群众。就像杨逸明先生的《咏南湖红船》那样“小小舱中几立方,神州命运也能装。如今海上多航母,不及红船载重强”。将立方、航母、红船等新词汇新语境入句,更适应现在的生活。让广大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喜欢,一学就入门。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

三是诗词教育培训要注重引导欣赏格律诗词的平仄韵律之美。笔者发现在诗词教育中,对诗词词汇、意境、创作构思等欣赏讲评比较到位,但是对诗词的格律规则及平仄格律讲授得很少,对诗词吟颂的音韵之美传授得更少。这样格律诗和现代诗的讲授就没有多大差别了,失去了格律诗词讲授的特点。受教者仍然不能掌握格律诗词的创作,格律诗词创作步履艰难。所以,格律诗词要创新发展,格律的培训引导不容忽视。(林建华)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14:43
下一篇 2023年05月14 13:25

相关推荐

  • 春风吹又生上一句,写春天的绝美诗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翻译:古原上长满茂

    2023年05月01 253
  • 三字开头的元曲,60字的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7 301
  • 描述宋词元曲的诗词有哪些,除了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

    折桂令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2023年04月17 292
  • 马无夜草不肥下一句,横财不富命穷人,夜草不肥

    为什么同样忙忙碌碌,有的人食不果腹,有的人硕果累累?为什么同样的机遇和能力,有的人富可敌国,有的人只能小富即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今天能跟着我一起跳出问题看问题,一切疑惑就迎刃而解

    2023年04月17 256
  • 寄蜉蝣于天地下一句,蜉蝣于天地

    音频|严鼎文稿|严鼎前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注释】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

    2023年04月11 308
  • 有关爱情的诗句,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

    爱情,是诗词中最普遍的主题。三千多年前,《诗经》中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年后,纳兰容若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爱情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卓文君为爱私奔、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2023年05月26 246
  • 关于书籍的诗句,描写书籍重要的诗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描写书籍重要的诗句,又称“世界图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

    2023年05月04 292
  • 谁料皇榜中状元曲谱视唱,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曲谱

    《女驸马》是黄梅戏最为经典的剧目之一,而且是国内流传度最广的剧目之一,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曲谱,相信很多朋友都熟悉这么一句“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唱词,当年国家大力推广黄梅戏,这句唱词可谓是

    2023年04月17 307
  • 客至杜甫全诗拼音,古诗词客至拼音版

    前几天,隐娘听到一个朋友读王维的《鹿柴》,古诗词客至拼音版,把“柴”读成了【chái】,把“返景”的“景”字读成了【jǐng】。《鹿柴【zhài】》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

    2023年05月01 297
  • 元曲四大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1002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1002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

    2023年04月19 238
  •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描写洞庭湖的古诗30首

    小启:暑气已退,秋高气爽,眼下本来正是旅游的好时节。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特殊情况,描写洞庭湖的古诗30首,全域旅游方兴未艾。不如打开乏黄的诗集,跟着诗人一起穿越时空,神游洞庭湖。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023年04月12 289
  • 西开头的诗句,西字开头的诗句唯美

    01、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李白《长干行》02、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03、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04、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

    2023年04月17 2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