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
上善若水任方圆,厚德载物恒古今, 在上一章里,老子表达了一种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以此来说明“以退为进”是一种积极性。利己先利他,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在国家大事面前,能分清国家利益远远高于个人得失。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反而成就了个人。
很多书法家喜欢书写“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练其字,净其心,悟其道。在书写中净化心中的杂念,去领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道德经》第八章
原 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 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
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悟 之 所 得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上善若水任方圆 忆昨好之今弃捐
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意思是:至善的人任由外物变化,也不动心。回想起昨日还对我恩爱,今日竟然说抛弃就抛弃。出自:唐代顾况的《宜城放琴客歌(柳浑封宜城县伯)》。原文: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老子在这一章里讲到,待人要真诚、友爱;做事要遵守信用,发扬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短处;不争不抢,不贪名逐利,自然也就不会害怕失去。
说“上善若水”是道的最高境界,其实真的一点都没错。它包含着成功人生的七种境界:
百折不挠:水可为冰,越是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坚硬。
聚气生财:水蒸发为无形气态,但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就会变的力大无穷。就像人生一样,将自己的善行所积攒的福气聚集在一起,就自然会带来人生的财富。
包容接纳:水有净化万物的功效,无论世界多么的肮脏,最终都会被水接纳,净化干净。就如人生一样,你会遇到很多你无法想象的坏事,但是你如果坦然接受,并耐心的去解决,最终这些都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能屈能伸:如水一样,可动可静,可高可低,可冷可热。
周济天下:水虽然是寒冷之物,但能润泽万物。始终保持一颗善心,不争不抢,默默的付出,孕育天下万物。
功成身退:水,如雾时,缥缈自由;如水时,散于天地之间。人心亦如水,之所以会有不同的人生际遇,皆因心境不同。
从三维人生观看到的是责任和义务 从三维价值观看到的是趋利避害生存状态的选择 东方智慧讲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前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为东方智慧的精髓是从N维(N趋于。
老子说道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对待万物都不争不抢,甘愿做陪衬。但换个角度看,水可方可圆,懂得适时控制不同的状态,去对待不同的事情。前者是一种为人的品德,而后者是一种处事的智慧。这里也可以用“上善若水,任方圆”来做个最后的总结。
以上言论仅为个人理解所得,如有建议,可关注微信公众号(chn_56whw)或在评论区,与我交流探讨,谢谢!
56文化网,一以传承文化为使命的网站。
下 期 预 告
《道德经》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