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无心禅师深受百姓爱戴,燕国君主派人送了一百镒黄金给无心禅师,但无心禅师不假思索地就坚决拒绝了。无心禅师在金钱面前的超脱表现,让许多人刮目相看,皆交口称赞其不愧为一代宗师。可是,之后发生了一件同样的事情,却让许多人心里充满了疑惑。
原来,在无心禅师拒绝燕国一百镒黄金之后,魏国及晋国的君主也先后给无心禅师送来了七十镒及五十镒黄金,无心禅师都毫不客气地接受了。那一日,无心禅师的学生一休在诧异之余,很是不解地询问无心禅师:“师父,如果说以前不接受燕国的金子是对的话,那么,再接受魏国和晋国的金子就应该是错的。可反过来,如果后来接受的是正确的,那么以前的拒绝就是错误的。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还望先生能给学生点拨一下。”
无心禅师淡然一笑,而后说道:“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收与不收都需要一个度的把握。在魏国时,因为马上要离开那里,继续周游列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面一句,魏君便送我旅费,是为了方便我完成后续的工作,所以我就收下来了,沿途可以救济一路的灾民。”
无心禅师看了一眼一休,继续说道:“而在晋国的时候,当地的战争惨烈程度更甚魏国,国王要我为之考虑谋划防务事宜,所以我应该接受我劳动所得的报酬,这样就可以将报酬分给那些战死兵士的家属了。”
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原文: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译文:孔子说:君子只要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贞洁的女人即使爱美,也只接受那些符合礼节习俗的服饰装扮。
无心禅师最后又说:“至于在燕国,我没有做任何事情,却要赠重金给我,显然是想收买我,你在哪里见过出家人是可以用金钱来收买的呢?所以,或辞而不受,或受而不辞,在我看来,都是根据道义的标准来决定的,而不取决于金钱的多少。”一休听了无心禅师的解释,不住地点头称是。无心禅师的确是一位具有超高智慧的人,他对待金钱的态度更是让人敬佩。都是国王送来的黄金,只是国家不同、场景不同,无心禅师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他而言,收与不收完全取决于道义,不该收的一定要坚决拒绝,应该收的就不要假装客气,而是坦然接纳。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一句是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原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翻译:品德高尚的人也喜爱钱财,但都是靠正当的。
所以说,只要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的馈赠,自然符合“礼节”,更不会有违法之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朴实忠告,它告诚后人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切不可为达到一已之私利,去争执,去欺骗,甚至巧立名目,偷梁换柱,营私舞弊,不遗余力地去强取豪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原文: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增广贤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许多美好的追求,但不能盲目地贪婪,可以有追求,但不可强求,朴素的生活,朴素的心态,活出一种从容,活出一种完美!
取之有道下一句是视之有度,用之有节。出自《增广贤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译文:君子对理财的立场和看法君子喜爱财富,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要有分寸的看待钱,要节约用钱。《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