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3日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的古诗20首,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描写大暑的诗句古诗词1 销夏 白居易。唐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
《彦冲画柳燕》
清•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大暑竹下独酌》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我举。
✎ 寥寥几笔,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便跃然纸上。
《竹里馆》
唐•王维
《大暑》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销夏》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暮热游荷花池上》
南宋•杨万里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安静堂书事》宋蔡襄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消暑诗》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 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大热》
南宋•戴复古
水调歌头· 大暑 刘辰翁 .宋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 此诗描写了盛夏的炎热,更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艰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