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槐花的诗句,槐花诗句经典

槐花诗句经典,古代赞美槐树的诗歌有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诗句有,“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等。诗中,展列在马路两侧的槐树,参差错综,绚

槐花诗句经典,古代赞美槐树的诗歌有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诗句有,“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三槐只许三公面,作记名堂有几家”“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等。

诗中,展列在马路两侧的槐树,参差错综,绚丽繁茂,随风而动时,婀娜多姿,充满了飘忽动态之美;诗中,成片成片的槐树像撑开的绿伞,造就一池明柔,让人感到无比清爽凉快;诗中,诗人敞开衣襟,在庭院树阴下畅饮美酒,心情无比舒畅;诗中,或借槐树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1、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宋·苏轼《槐花》译文:五月的槐林非常漂亮,槐林里花儿的馨香飘散至周边人家。槐花落在澄碧的水面,落花随水漂流,它的芳香也一路行至天涯。2。

让我们一起看看诗词里咏叹的葱葱茏茏的槐树!一起赏读诗词里咏叹的暗香浮动的槐花!

魏晋·繁钦

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旑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槐树诗》

南北朝·庾信

倐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

避谗应采葛,忘情遂食薇。

怀愁正摇落,中心怆有违。

独怜生意尽,空惊槐树衰。

——《拟咏怀诗·二一》

唐·段怀然

我师一念登初地。

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

枝低只为挂银台。

——《挽涌泉寺僧怀玉》

唐·吴融

零落欹斜此路中。

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归春苑。

暮送鸾旗指洛宫。

一自烟尘生蓟北。

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

鸟啄虫穿没乱蓬。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唐·杜荀鹤

坏屋不眠风雨夜。

形容槐花的诗句

故园无信水云秋。

病中枕上谁相问。

一一蝉声槐树头。

——《秋夕病中》

唐·李频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

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

望月疑无得桂缘。

春天又待到秋天。

杏花开与槐花落。

愁去愁来过几年。

——《述怀》

唐·窦巩

自从身属富人侯。

蝉噪槐花已四秋。

形容槐花的诗句

今日一茎新白发。

懒骑官马到幽州。

——《奉使蓟门》

唐·杨凝

剑阁迢迢梦想间。

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

秋雨槐花子午关。

——《送客入蜀》

唐·张籍

街北槐花傍马垂。

病身相送出门迟。

与君别后秋风夜。

作得新诗说向谁。

——《送萧远弟》

唐·鲍溶

月映东窗似玉轮。

未央前殿绝声尘。

宫槐花落西风起。

鹦鹉惊寒夜唤人。

——《汉宫词》

唐·姚合

往年六月蝉应到。

每到闻时骨欲惊。

今日槐花还似发。

却愁听尽更无声。

1、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译文:西风劲吹夕阳,随着晚风,天气转寒,自是那槐花也承受不起这寒风,萧萧索索,落了一阵。2、满地槐花,尽日蝉声乱。译文:地上落的满是槐花,整天都能听到这纷乱的蝉嘶。3。

——《闻新蝉寄李馀》

唐·朱庆馀

绿槐花堕御沟边。

关于槐花的诗句如下:(第一首)树树槐花沁韵翔,芬芳四溢满城香。清香阵阵扑鼻醉,馥郁醇浓浸袖彰。(第二首)院后门前次第开,群芳谢尽独登台。能穿玉串妆村舍 可采鲜花作食材。雪色凝脂迎日月 娇姿含露净。

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

烽楼原上一条烟。

——《都门晚望》

唐·许浑

雨过前山日未斜。

清蝉嘒嘒落槐花。

车轮南北已无限。

江上故人才到家。

——《夏日寄江上亲友》

唐·赵嘏

来时健笔佐嫖姚。

去折槐花度野桥。

谁见尊前此惆怅。

一声歌尽路迢迢。

1 李频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2 窦巩 【奉使蓟门】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3 杨凝 【送客入蜀】剑阁迢迢梦想间,行。

——《宣州送判官》

唐·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

描写槐花的唯美诗句如下:1、李频《送友人下第归感怀》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赏析:槐花的颜色都是淡纯洁净的,看上去有一种晶莹剔透之感,像是玉一样。又因为它开在春季,所以槐花的花语。

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

就中肠断是秋天。

——《暮立》

槐花雨润新秋地。

桐叶风翻欲夜天。

尽日后厅无一事。

白头老监枕书眠。

——《秘省后厅》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夏夜宿直》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宋·洪皓

弛担披襟岸帻斜。

庭阴雅称酌流霞。

三槐只许三公面。

作记名堂有几家。

——《咏槐》

宋·苏轼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

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槐》

宋·陈与义

槐树层层新绿生。

客怀依旧不能平。

自移一榻西窗下。

要近丛篁听雨声。

——《纵步至董氏园亭》

宋·裘万顷

密叶繁阴画不成。

卷帘双眼为渠明。

人间炎热无来处。

赢得轩窗分外清。

——《窗前古槐》

上一篇 2023年05月11 02:16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22:00

相关推荐

  • 播放维纳斯元曲,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试说波提切利维林多夫的维纳斯,为了完成试说西方艺术大师系列短文的创作,我几乎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隔三差五,去往市图书馆,在高大的书架上,随机寻找着大师的踪影。如饥似渴的捧读,加上以往

    2023年04月19 243
  • 元曲与元杂剧名词解释,元杂剧的名词解释

    一、关于元杂剧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元杂剧的名词解释,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2、元杂剧: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

    2023年04月16 252
  • 关于松的诗句,描写松树坚韧不拔的诗句

    严冬肃杀,百花凋零,万物枯萎,松树却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之中。松树因其树冠蓬松不紧而得名,描写松树坚韧不拔的诗句,木质结实,树龄特长,古有寿星之称。宋王安石在《字说》云:“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

    2023年06月05 247
  • 唐诗宋词元曲全集朗诵配乐,适合朗诵的唐诗宋词元曲

    【编者按】“腹有诗书气自华”,您想不想改变您的气质和气场,提升个人修养和形象?如果想,那就跟我们一起诵读古典诗词吧。从今天起,同赏阁头条号将开设“名家诵读古诗文”专栏,将10多年来收集整理的方明、张家

    2023年04月12 252
  • 忙里偷闲下一句是什么,表示忙里偷闲的诗句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唐代诗人李涉在《题鹤林寺僧舍》中写道:“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写这首诗时,表示忙里偷闲

    2023年04月12 233
  • 元曲《汉宫秋》的作者是谁,元曲汉宫秋的作者是谁

    《汉宫秋》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元曲汉宫秋的作者是谁,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代表作,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王昭君出塞和亲,主角为汉元帝,全剧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表达。后宫中发现昭君

    2023年04月16 298
  • 诗情画意的成语,有古风韵味的成语

    说起春天有没有哪一句诗会读出你的感受1、画中有诗【拼音】:huàzhōngyǒushī【解释】:指画里富有诗意。【出处】: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023年06月05 208
  • 元曲四大家意义,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

    2023年04月18 288
  • 形容晚上散步的诗句,形容夜晚散步的诗句

    李世民新诗二首一晚餐后散步时间长了,晚餐后没出去散步最近,又拾掇起这个习惯妻子说,今天我陪你走走我们从县城的心脏,团结路4.有关“散步”的诗句有关“散步”的诗句如下: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2023年05月03 233
  • 庆祝建国70周年诗句

    一、七绝快乐爱国诗人上首都,中华七十诞辰殊。言情赞颂江山美,赋曲吟哦盛世朱。建国70周年诗词(篇一)呱呱落地已天明,庆典声中学步迎。风雨同舟成长路,创新筑梦初心贞。秩年七十飞鹏展,白发三千伏枥耕。喜看

    2023年04月25 278
  • 云淡风轻的诗句,一个人安静淡然的诗句

    文/阿莹我是今年春节困顿家中的日子,读到素言诗作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个人安静淡然的诗句,把所有人的行为都改变了,我宅在家中居然养成了一个难戒之瘾,就是天天翻阅手机微信。那天,我被那一惊一乍的

    2023年04月16 281
  • 琥珀蜜蜡的诗句,关于琥珀蜜蜡的诗句

    蜜蜡虽然发源于欧洲,但是在中国也有千多年的历史了,那这么长的时间里,蜜蜡跟中国的文化有哪些联系呢?关于琥珀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

    2023年05月13 27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