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的作者是谁,《清明》古诗杜牧

《清明》是否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歧见纷纭。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声称,《清明》“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到《千家诗》方附会给杜牧”(《唐诗求是》)。2020年4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

《清明》是否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歧见纷纭。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声称,《清明》“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到《千家诗》方附会给杜牧”(《唐诗求是》)。2020年4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陈尚君重申旧说——“此诗写于宋代”(《〈全唐诗〉49403首,伪诗很多》,《南方人物周刊》第9期),理由有二:一是杜牧文集及《全唐诗》中均未收此诗,二是唐人重寒食而宋人更重清明。罗漫教授不认同陈说,撰文《杜牧〈清明〉是宋诗吗》(《光明日报》2021年5月24日13版),认为《清明》被长期误读、唐代“清明”被误解,从宋初宋祁词的化用和乐史《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来看,作者的署名权仍应归于杜牧。罗文角度新颖,给人以启迪,然而百密一疏,尚有可商榷之处。

古诗清明的作者是谁

罗文首先论证唐人寒食与清明并重,将“《清明》理解为专咏‘清明节’甚至是扫墓归途或见人扫墓而伤感的诗篇,都是学术史以及接受史上一个长期未曾觉察的极大误会”,从而推断《清明》不是宋诗。《礼记·王制》曰:“陈诗以观民风。”但由民风习俗来反推诗歌的写作年代,是一种看似可行但并不可靠的方法。因为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更不用说跨越数百年时间的两个朝代,从民俗的异同来反推作者的归属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论是唐人双节并重,还是宋人偏重清明,都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明》作者的唯一性和必然性。顺带插一句,缪钺《关于杜牧〈清明〉诗的两个问题》(《文史知识》1983年第12期)质疑《清明》作者归属的两大理由之一,是“文”韵的“纷”与“魂”韵的“魂”、“村”通押,《清明》古诗杜牧,不合唐人用韵习惯。从用韵来反证与从民俗来反推,二者在逻辑上犯了同样的错误。王力说,“宋人的首句用邻韵似乎是有意的,几乎可说是一种时髦”,但这种风气“中晚唐渐多”(《王力文集》第十四卷《汉语诗律学(上)》),并列举中晚唐张籍《寄李渤》、韩偓《题宫门》等七绝为证。

罗文又紧扣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昇州所记“杏花村在(江宁)县理西,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引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之说,“可证此前已有杜牧沽酒于杏花村之传说,则此诗传为杜牧作在五代时或五代前即已如此”,认为杜牧沽酒江宁杏花村,“在没有出现颠覆性证据之前是可以信从的”。这也并非无懈可击,因为杏花村的属地与《清明》必为杜牧所作,二者不存在因果逻辑关系。假设《太平寰宇记》所载为真,也只是记录杜牧沽酒杏花村,而未引用《清明》诗。所以连刘学锴也说此诗著作权“尚有争议”。刘永翔《〈千家诗〉七言绝句校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也承认《太平寰宇记》有此传说,但称《清明》诗“由于书阙有间,至今作者未能考定”。据郎永清《“杏花村”地望之争辨析》(《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3期)所考,遍检刘永翔、刘学锴所说的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本及古南京地方志,均无“杏花村”和“杜牧沽酒处”的记载,此传说当源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新修江宁府志》上“《寰宇记》谓即杜牧沽酒处”的讹传。笔者查核中华书局1999年影印《宋本太平寰宇记》和中华书局2007年王文楚点校本《太平寰宇记》,亦一无所获。不知二刘所据何本?可见,罗文以乐史《太平寰宇记》来推定北宋初年已将《清明》归于杜牧,难以令人信服。

古诗清明的作者是谁

缪钺、罗时进、陈尚君等学者从音韵学、文献学、诗歌风格学等角度质疑甚至判定《清明》非杜牧所作,缘由便是杜牧外甥裴延翰编的《樊川文集》和宋人辑的《别集》《外集》及清人整理的《全唐诗》、冯集梧的《樊川诗注》,均未收录此诗。罗文也坦称“仅仅从文献角度来看,《清明》确实来路不明”,在讨论《清明》的诗题由来、诗选收录时,于文献上、学理上也有可议之处。

《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杜牧的生平简介吧!清明的作者是哪个朝代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罗文又称:“《锦绣万花谷》不会无缘无故称《清明》(《杏花村》)为‘唐诗’,来路不明并不直接等于或者完全等于其诗不真。”从诗选文献学的角度来推导出《清明》的作者归属,无疑是最令人信服的正道。据陈尚君、卞东波称,目前所见最早收录《清明》的,是南宋佚名编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和稍后成于理宗宝祐五年(1257)谢维新编选的《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者标“出唐诗”,后者标“古选诗”,均未署作者名。二书征引虽广,但出处标注不够严谨。罗文说“《锦绣万花谷》不会无缘无故”,言下之意署记“唐诗”极为可信且可靠。据覆核,《锦绣万花谷》有6处署“唐诗”,其中本属宋诗的就有3处,如与《清明》同卷的“春水(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实则出自徐俯的《春日游湖上》。选家之粗疏可见一斑,故《锦绣万花谷》所标出处绝不可全信。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

杜牧先前自焚诗稿十之七八,病重时委托裴延翰编集。裴氏穷搜冥讨二十年,“比校焚外,十多七八”(《樊川诗集注》卷首裴延翰《樊川文集序》),也未收录此诗。北宋初的田槩亦未得见。从南宋初期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到之后林清之的《唐绝句选》、柯梦得的《唐贤绝句》,均无《清明》的身影。一次次落单,是无法都用偶然性来解释《清明》突然来路光明正大的。若《清明》是杜牧所作,则无法解释《锦绣万花谷》7次未署“出杜牧”却标此诗“出唐诗”,更无法解释署“杜牧”多达140多处的《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偏署此诗出于“古选诗”。《锦绣万花谷》《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确有粗劣之处,而《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更是一部书坊造假伪托之作。三书在文献来源上错乱较多,在《清明》的出处标注上却呈现三种不同指向。偏信最晚出“甚至连诗作者的姓名也常常张冠李戴”(见刘永翔一文)的《千家诗选》,这在逻辑上也讲不通。即便如罗文所言,存在像韦庄《秦妇吟》因某种机遇而重见天日的可能性,但不能忘了,王国维是因为熟稔韦诗名句“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而觅得真经。《清明》朗朗上口、雅俗共赏,想一一避开裴延翰、田槩、洪迈等一系列“寻宝人”的火眼金睛,谈何容易?

《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这首诗是写清明时节的一个景象,通过对人物、景物的描写,加深大家对清明这个时节的认知,后两句又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意味深长。、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30日13版)

1、作者是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

上一篇 2023年05月13 05:15
下一篇 2023年04月23 01:14

相关推荐

  • 学到老活到老下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下一句

    周恩来一直保持了好学的习惯。他认为,书籍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的。他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作家家赫尔岑1837年在维亚特卡公共图书馆开幕式上讲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话铭刻在心:。“书籍—

    2023年05月25 282
  • 元曲北曲南曲,元曲里面的艳曲

    1.2.3.4.5.6.有一个著名的灯谜:“一弯新月”,打七言唐诗一句。谜底是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谜贵别解,杜甫诗的原义是形容乐曲的美妙,如天上之仙乐。而谜底把乐曲的“曲”别解成弯曲之“曲”了。

    2023年04月20 250
  • 形容旗袍韵味的诗句,赞旗袍美的七言诗

    旗袍风韵(外三首)七律旗袍风韵1、《旗袍》高贵恬静,彰显丽人的绰约。多彩细腻的旗袍,充溢灵性,温婉闲适。从春秋开始,款款流芳,布满东方女子的神韵。中国旗袍,一脉传承的美,婀娜春光外泄,旗袍,将唐文化的

    2023年05月02 247
  • 元曲的元曲介绍,关于元曲的介绍

    元曲、唐诗和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元曲有哪些文学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

    2023年04月11 236
  • 李白的诗句有哪些,李白300首古诗大全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极富浪漫气息,他的诗歌气魄宏大、想像力丰富,读来,如登仙山。李白共留下几百首诗歌,其中,有很多传世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依然吟唱不绝。今天,诗词君推荐李白最经典的40首

    2023年05月03 235
  • 夜场无真爱下一句,为何说夜场女人无真爱

    每一个夜场女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灯红酒绿,烈焰红唇下遮挡着多少普通人不懂的辛酸!在很多人眼里,夜场的姑娘都不是正经人家姑娘,靠陪酒、陪笑换来金钱。有这样一个姑娘,上班时的她总是光鲜亮丽的,其实她没有多少

    2023年05月10 243
  • 动物诗句,有关动物古诗100首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

    2023年05月21 284
  • 立冬大气的诗句,描写立冬节气的诗句

    还来不及欢呼秋色的赠予,就迎来冬日的盛情。今天18时45分,我们将迎来立冬节气。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

    2023年05月28 287
  • 挥手自兹去下一句,挥手自兹去下半句是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在古典诗词中。落日是诗人喜爱歌咏的对象。面对落日。有的诗人欣喜,有的诗人感伤。不论是哪一种情

    2023年05月01 237
  • 形容坚持的诗句,关于恒心与毅力的古诗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但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路上,关于恒心与毅力的古诗,有成功的高潮,也有失败的低谷。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还有一股斗志,只

    2023年05月03 264
  • 杜鹃鸟的诗句,关于杜娟鸟的古诗

    -1-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唐代:顾况《子规》-2-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唐代:杜荀鹤《闻子规》-3-碧竿微

    2023年05月01 277
  • 宋代元曲包括什么和什么的,元曲包括什么和散曲

    窦娥冤(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窦娥冤为哪桩?……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想窦娥遭了这不白冤枉,家有银钱尽花光,元曲包括

    2023年04月20 2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