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学体裁:
表格:
文学体裁
简释
代表作
内容或摘录
诗经
汉赋有些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感觉,每句基本上7~9个字不等,大量使用虚词,最典型的比如语气词“兮.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至于元曲,可分为元散曲和杂剧两种,前者属诗歌范畴,但要配乐歌唱;和宋词。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有311篇。分《风》:各地民歌《雅》:周国都附近的正声雅乐《颂》:宗庙祭祀之诗歌,
《国风·周南》《关雎》
楚辞
一种采用楚国方言、民歌形式的浪漫主义诗歌体裁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汉赋
一种有韵的散文,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司马相如《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二)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
张衡《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唐诗
1、按时间顺序: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2、“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
近代诗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字数、句数、对仗、平仄)限制(古体诗没有格律限制)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词
又称长短句,用于吟唱,自然要用韵,有词牌,即曲调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元曲
一种唱词,包括杂剧和散曲,也有曲牌曲调用韵,也讲求平仄、对仗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关汉卿《窦娥冤》
明清小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