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华农历4720年 癸卯兔年 正月初十二(阳历公元2023年2月2日) 星期四 经典诗词第38首】,元曲小桃红的平仄格律,我们来欣赏杨果这两首对美好爱情向往的曲作《小桃红》:,
一、【小桃红】杨果 〔元代〕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都来一段,红幢翠盖,香尽满城风。
【注释】
1芙蓉:即荷花。
2凉露沾衣翠绡重:采莲女因久立船头,露水打湿了绸衣,因而绸衣变得沉重。
③凌波梦:即凌波曲。
④红幢翠盖:幢,指旌旗。盖,指华盖。
【鉴赏】
这首曲子通过对湖上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曲子以写景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借&34;描写人们采莲的动作,从侧面勾勒出人在莲花丛中穿梭采摘、热闹非凡的景象。
①小桃红:越调中常用曲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余的都叫“调”,故称调子为宫调。隋、唐的燕乐本有二十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仅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
同时也暗示了月光之静,与下文呼应。夜幕降临,露水沾湿了衣裳,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34;两句是作者的自慰:惆怅也无济于事,不如将孤单惆怅暂且放下,珍惜眼前的美景!于是最后作者又将视线投向了荷叶和荷花这样的自然美景。
盍西村的小令中有组曲《小桃红·杂咏》,共八首。这首是其中之一。【原文】杏花开候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径。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公尺宁。【写作背景】盍西村的《小桃。
这首曲子语言优美,清新流畅,寓情于景,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绵绵哀思。
二、【小桃红】杨果 〔元代〕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注释】
①兰舟:指采莲船。
②若耶:溪名,以风景优美著名,在今浙江绍兴南诸暨县。
③三湘:指湖南。
【鉴赏】
这首曲子描写了采莲女对情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
&34;写月色苍茫,水天一色,给人一种柔和静谥之感。月色使整个小镇变得朦胧,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美人独倚兰舟,唱着当年与情人欢聚时的相思之曲的情景。当年的欢聚情景犹历历在目,物是人已非。
所谓“强作斯文语”,只要举一则明人模仿元人语言风格所作的《小桃红·西厢百咏》为例,就不难体会到这一点:“高烧银烛照红妆,低簇芙蓉帐。倒凤颠鸾那狂荡,喜洋洋,春生翠被翻红浪。”
如今,两人被三湘隔断,只留美人独自惆怅寂寥。一个&34;字,写出了女子与情人分别之后的寂寞与无奈。此处,作者将笔锋一转,由低沉转入明快:刚才还在为分离怅惘的女子突然莞尔一笑,以莲花自比,表示即使相隔再远,恋人之间的情感还是像藕丝一样绵绵不绝、难以斩断。
《越调·小桃红》,作者是元代曲词大家杨果,是一首元曲作品。下面一起来欣赏欣赏我整理的元曲《越调·小桃红》!原文: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
这首曲子清新明快,意境独特:美人独立于苍茫月色之下的孤舟之上,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美人思念远方的情郎,却没有浓厚的幽怨气氛,只是将淡淡的惆怅融入浓浓的思念中,甚至连这淡淡的调怅也融化在那最后的莞尔一笑之中,随风而散,绵延悠长。
导语:元【越调】小桃红作者用轻松愉悦的“采莲图”反衬作者独卧江楼冷清悲苦;原文: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都来一段,红幢翠盖,香尽满城风。满城烟水月。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关注。
小桃红,昆曲曲牌。著名昆曲《游园惊梦》中两支【山桃红】即是由【下山虎】和【小桃红】组合成的集曲。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小桃红(作者:王恽)。欢迎大家阅读!小桃红(作者:王恽)【原文】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