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兴起于元朝,其格式与宋词相似。但其写作风格更为灵活,允许增加衬字,允许增加句子,甚至允许转换音韵的平仄。
元曲的作者有几个在历史也很有名,比如马致远的一曲《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有一个作者更值得一提,他就是《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他有一首《别情》写得非常好,请大家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
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其他的作品中,散曲后人辑为《东篱乐府》。杂剧作品除了《汉宫秋》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任风子》等。马致远的杂剧目前所知有十五种,现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分。
曲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分别后,在闺中孤独难耐。见柳絮飞扬,更添愁思;见挑花殷红,更对镜自怜娇容;最怕黄昏到来,却偏偏黄昏不约而至;暮雨淅沥,掩门而泣,刚刚因思念而落泪,但旧的泪痕未干,新的眼泪又象断线的珠,爬满了双腮。看来今年的春天因思念心上人,又要瘦了几分。
王德信,字实甫,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为元代早期杂剧家,有14种,今存3种。以〈西厢记〉为元杂剧之首,今存散曲4首。代表作有〈西厢记〉〈山坡羊-春睡〉〈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等 卢挚(约1243-1315),字处道。
读来让人柔肠千回百转,幽幽情切,令人生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