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李白碧水东流至此回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96首古诗词《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白话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碧水东流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96首古诗词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白话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是什么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话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解说:

1、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2、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3、《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李白碧水东流至此回,并更加汹涌。(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品鉴鉴赏: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

1、上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赏析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诗词名称:《望天门山》。本名:李白。别称: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字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所处时代。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创作背景: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出自 唐  李白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上一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1、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3、赏析。此诗意境开阔,气象雄伟,构思神妙,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

上一篇 2023年05月26 01:1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21:17

相关推荐

  • 池上这首诗的意思,古诗《池上》全部解释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首非常可爱的小诗——白居易的《池上》,古诗《池上》全部解释,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又淘气顽皮的偷采白莲的小孩儿。,那天,天气晴朗,白居易又开始围着自己这片池塘溜达的时候,碰到了和尚下棋和

    2023年05月30 244
  • 表示自己坚定的意志的诗句,表明自己意志坚定的诗句

    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世代传承。清明将至,透过9首革命诗词,不忘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

    2023年05月10 241
  • 元曲四大世家指的是,四大元曲家是指的是

    中国文坛上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2023年04月11 258
  • 与春雨有关的诗句,自创描写春雨的小诗

    盼望着,盼望着,春雨终于来了。春雨是早春的盛宴,催开了土里的小苗,催开了田间的花苞,每一个雨后,都酝酿着一次新生。雨水洗净了人间,鲜花温柔了春天。在山水之间,听一场春雨也能遇见诗意。诗词君分享30句春

    2023年05月04 287
  • 求学的诗句

    小学时,学到苏轼的《题西林壁》,印象非常深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其中的名句。少时懵懵懂懂,有一些体会,

    2023年06月01 259
  • 关于粉黛的诗句,描写粉黛的唯美诗句

    七绝咏粉黛乱子草(平水韵)缕缕针丝染彩霞。纤纤叶脉舞朱纱。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十里轮蹄尘不断,几多粉黛花无色。3、它的粉色,就如那云烟一般的粉色。4、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

    2023年05月13 235
  • 感慨岁月催人老的诗句

    时间依旧那么不紧不慢的走着,我们失去的,我们丢掉的,我们得到的,我们获取的,就成为我们的现在。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唐-白居易一别苏州十八载,时光人事随年改。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

    2023年05月13 245
  • 国庆诗句,庆祝国庆诗词

    五绝•致国庆文/马辉(河南周口)清辞赋太平,盛世百年耕。举国同欢庆,长河共月生。七绝•国庆文/山水古月金秋华夏舞东风,举国江山一片红。海晏河清迎盛世,龙腾虎跃傲苍穹。七绝•国庆颂文/辉叔(许日辉))凤

    2023年05月02 292
  • 青山绿水配佳人的诗句,青山绿水的霸气诗句

    釆桑子·暮春雪化无痕残花落处何人惜?小径风凉,绾束回肠,泥瓣拈来悄掩藏。淡云轻笼依稀见,那道山梁,仍旧茫茫,远去莺声牵绪长。采桑子·槐花山中兰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2023年04月25 261
  • 古诗的意思,古诗的意思全解

    什么是古诗余大中古诗的解释(1)[ancientstylepoetry](2)古代的诗(3)诗体名。即古体诗。按古代格律写的诗,与绝句、律诗等近体诗相对而称详细解释(1).古代诗歌的泛称。南北朝时称汉

    2023年04月17 255
  • 形容朋友之间疏远的诗句,表达朋友之间的情谊的诗句

    生活篇日常【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出自晋代陶渊明《庚岁戍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意思是:人生最终要归依的道理就是要有衣穿、要有饭吃。【衣食者民之本】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力耕》。意思是:吃饭、穿衣是百

    2023年05月29 293
  • 冬季诗句,冬天的古诗20首

    冬天的古诗20首,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给人一种宁静萧瑟的美感。冬天的美,是大自然在季节交替中的自我沉淀,是能量的积蓄。在水瘦山寒的日子里,愿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似春光一样美好的冬景,在古诗词中欣赏独一无

    2023年05月29 2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