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礼仪有哪些方面,面试中注意哪些方面的礼仪

我们都知道,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传承着“不学礼,无以立”“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礼仪文化。现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小朋友们知道

我们都知道,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传承着“不学礼,无以立”“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礼仪文化。现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来源吗?知道传统礼仪文化更深层次的含义吗?今天,当当老师的小灯泡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那些事儿。

“礼”和“仪”

什么是“礼”?“礼”在我国古籍中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具体来说,“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礼是安邦定国之根本。在《左传》中,就有“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王之大经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等文字资料记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礼起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国之根本。在我国古代是包括法律、道德伦理在内的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2、礼通理,也指对人的尊重和礼貌。在这里,“礼”有道理、事理的意思。元曲《儿女团圆》中说:“这个孩子无礼,心肝儿般知重他哩。”元曲《玉壶春》中又说:“这穷厮无礼。”这里“无礼”都是指的“无理”。《广韵》又云:“礼,得其事体也。”“得其事体”就是知其事理的意思。

而《礼记·月令》云:“勉诸侯,面试中注意哪些方面的礼仪,聘名士,礼贤者。”这里的“礼”,作“尊敬”解。《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云:“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爱实者礼之。”这里也作“尊敬”解。元曲《竹叶舟》中说:“这秀才不礼我也。”也就是“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

3、礼指礼物。《礼记·表记》云:“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注》云:“礼,谓挚也。”《疏》云:“礼,谓贽币也,贽币所以示己情,若无贽币之礼,不得相见。”《礼记·杂记下》云:“执事不与于礼。”《注》云:“礼,馈奠也。”引文中的“礼”,说的都是礼物。前者说民间往来相见,都要送礼物,“无礼不相见”。后者是说在丧礼上送的礼物太重,所以才不敢收受。

4、礼指仪典、仪式。“礼”起源于祭祀,最初就是一套祭祀仪式,后延伸为为了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当时朝廷举行的五种主要仪典: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一般称之为“五礼”,指的都是有一定规模、规格和程序的仪式行为规范。至于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的婚礼、丧礼、寿礼,以及为了招待客人而举行的宴饮,也同样有一定的规模、规格和程序,约定俗成,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历来也都称之为礼。

那小朋友们知道,“仪”又是什么吗?

“仪”在古代,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很多时候都同“礼”相近,但与“礼”相比,内容更为具体。概括来说有如下几种理解:

1.仪指法度、准则。《国语·周语下》云:“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礼仪也。”《管子·形势解》云:“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淮南子·修务训》云:“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史记·秦始皇本纪》云:“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这里“仪”同“礼”,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制度、法律、规则。2.指礼节、规矩。《晋书·祖逖传》云:“逖性放荡,不修仪检。”这里的意思是指个人在行为举止方面的表现。3.指仪式、仪典、仪礼。《仪礼》是“三礼”之一,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起初只称《礼》,也称《礼经》,后来改称为《仪礼》,也正是为了强调它记载仪式规范的这一侧面。4.指容貌、举止。《诗·大雅·丞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邶风·柏舟》:“威仪棣棣。”《毛传》:“君子,望之俨然可畏,礼容俯仰,各有威仪耳。”《宋史·杨承信传》云:“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这里说的,都是容止仪表、体态风度等方面。5.指礼物。通常所说的贺仪、奠仪,即指在不同的仪式上赠送的礼物。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

“礼”和“仪”这两个字的涵义,由于它们的相近性特点,所以在古代典籍中经常将这两个字连用,久而久之便成为了“礼仪”一词。

元曲中的礼仪有哪些方面

说完了“礼仪”的来源,小朋友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礼仪是从古代沿袭至今,在现在的生活中还在使用吗?

1、用膳礼仪

用膳礼仪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其中蕴含着许多“门道”。吃饭时,若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所以我们在吃饭时应该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在咀嚼饭菜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另外,在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如果确实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2、见面礼仪及礼仪用语

当我们与长辈或者同辈见面时,通常会鞠躬或者握手,其实握手礼、鞠躬礼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此外,当我们交谈时,谈话姿势、站姿、坐姿、起姿也是见面礼仪的一部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仪用语也会经常用到。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使用这些礼仪,不仅在我们与人沟通交流时展现出个人独特魅力,更在公共场合里能够表现出个人良好的修养和风度。

3、社交礼仪

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

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也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不仅能够帮助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也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国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发扬光大。那么今天的研学小课堂,我们要来学习哪些礼仪小知识呢?一起来和当当老师看看吧!

小灯泡今日研学课堂

作揖

作揖,又称揖礼,是古代汉民族的相见礼,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

元曲中的礼仪有哪些方面

随着疫情情况好转,全国各地两会陆续开展,见面打招呼成了新的亮点,中国以作揖代替握手的呼声也不少,“作揖”礼也成为很多学校复课后新开设的一门课,可见,作揖礼在特殊时期不仅可以起到自我防护的作用,还有传承文化的作用。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本文转载自

“小灯泡传统文化文博研学项目”

官方公众号

1、拱手礼 (1)动作: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2)适用范围:日常相见礼,送别礼。2、揖礼 (1)动作: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

3、最简单的说,礼仪就是人类(大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日常交际中总结出来最不会伤人的话,虽说是不伤人,但是在网络上,有一些人不太喜欢这些客套话。礼仪既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 古人讲"礼。

上一篇 2023年05月14 05:23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05:58

相关推荐

  • 鼓舞斗志的诗句,给人信心和鼓励的诗句

    从经典中汲取力量。那些励志的古诗文。总有一句能燃起你的斗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023年06月04 240
  • 描写山的诗句有,感叹大山美景的诗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于大西北,对于山向来有一种独特的熟悉感。它孤独的,像位战士一样,守护着四周的平安。今天分享36句描写山的诗词句,都是经典,有需要就收藏起来吧!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绿树村

    2023年06月05 232
  • 垂钓的诗句,钓鱼的污段子

    -1-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唐代:常建《戏题湖上》-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3-

    2023年04月10 230
  • 日字开头的诗句,日字开头赞美人美好诗句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踏青、赏花、春游,日字

    2023年05月14 224
  • 诗经元曲宋词排序,唐诗元曲宋词诗经怎么排序

    开学没多久,就有不少老师表示,被一些学生的名字“惊呆了”!很多妈妈表示很绝望,明明是全家人各种翻字典、查辞海,挖空心思才取出来的名字,怎么还是成了别人眼中翠兰、建功一样的存在?名字除了要好听、有寓意,

    2023年04月19 272
  • 元曲有押韵要求吗高中,高中口号霸气押韵

    一、关于元杂剧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2、元杂剧: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融歌曲、宾白、舞

    2023年04月17 290
  • 如鱼得水下一句是什么,如鱼得水的前面一句

    “521”之夜,王文水以一场圆满的个人专场阐释他对曲艺的热爱。生长在曲艺之乡的天津,王文水自幼喜爱曲艺,1990年凭借快板的艺术特长,入伍加入文工团,每年百余场的慰问演出,磨炼了意志,更锤炼了技艺。唱

    2023年04月23 270
  • 悔不当初的诗句,表达自己悔不当初的诗句

    你可能背不出《唐诗三百首》但你一定会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你可能背不出《宋词三百首》但你一定知道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给大家总结50句名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译文闺中少妇未曾有

    2023年05月14 245
  • 西北望长安下一句,西北望长安也就那么点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西北望长安下一句是(可怜无数山)。出自:宋朝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2023年05月25 259
  • 满街梧桐月明中全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的这两句诗这应是大家对白露这个节气的初印象。白露,一个诗意的名词。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

    2023年05月25 251
  • 如何自学作元曲,如何自学

    第八讲(二年级三讲)“衬字、小令的写作技巧、《仙吕·后庭花》”今天我们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继续交流衬字;二是介绍小令的写作技巧。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衬字

    2023年04月13 216
  • 关于天气的诗句,描写天气古诗100首

    人有忧喜,岁月四季。而在四季里,又分风、云、雨、雪、霜、露、虹、雾、雷等多种天气。可谓是气象万千,变幻莫测。一雨一露,描写天气古诗100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日报根据“风、云、雨、雪、霜、露

    2023年04月30 22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