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发展情况简述,简述什么是元曲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简述什么是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

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简述什么是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可想知道宝玉与黛玉共读的《西厢记》又是怎样的风华?元曲究竟有何魅力,让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驻足欣赏。

元曲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学术而言,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但我们往往将元曲分为唱词、动作、对白三部分,元杂剧与散曲都以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形式,可传至今日,通晓散曲的人早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元杂剧的影响力远超散曲,元杂剧传承下来的体系更为完善,所以后人大多直接把元杂剧称为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先说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正如上面所说,从词发展而来。词中也有很多写几首作为一组,表达一个内容的情况,曲中也有。曲中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我不知术语叫什么,就是把两三个。

元曲虽有规格却不死板,虽有清新绝艳之句,也有悲春伤秋之词,相较于唐诗宋词,元曲更能被大众接受,其简单易懂的词汇走出了世俗官僚,走出了文人墨客,直击百姓内心,深受大众喜爱。

元曲发展情况简述

从诗经起,文学作品便讲究辞藻工整,唐诗多为四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统一,律诗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严格,就算是风格迥异的宋词,也有其局限性,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作品虽千变万化,却始终不离其根本。

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一、 散曲的产生 1、 发源于金词 根据学者研究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产生于民歌俚谣。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金词对大量北方俚歌。

元曲发展除了人文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不同历史状态下,元曲也有其不同的情愫。元朝立国后,军事政治急剧发展,没过几年便灭了南宋。诗词自古以来,便是表达内心想法的工具,这一时期元朝百姓内心极度膨胀,可普通百姓又不会吟诗作词,因此便有人将通俗的俚语引进诗坛。

加入俚语的诗词更赋有口语化,这也是元曲的开端。元朝逐渐稳定后,文化经济迅速发展,元曲不再是只在百姓口中流传,许多诗词大家也开始为其锦上添花。

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元曲蓬勃发展,渐渐从口语化向专业化过度。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元曲不仅讲究意更讲究形,散曲作家在辞藻上刻意加工,让元曲多了几分温婉优雅。

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中元杂剧中最出名的便是《西厢记》,其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讲的是穷困书生张生 (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相国小姐崔莺莺,张生对小姐一见钟情,却碍于门第之见,不敢追求。后来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率领军队围住寺庙,妄图强娶崔莺莺。

崔母无计可施之下,许出谁能解崔莺莺之围,便招谁为女婿的诺言,张生在朋友的帮助下智退孙飞虎,他本以为可以抱得美人归,却不料崔母突然赖婚,甚至还想将两人逼迫成为兄妹。俩人两情相悦,却终究无法在一起,丫鬟红娘不愿看这对有情人被命运折磨,便多次为两人制造巧遇,甚至给俩人安排独处的机会。

两人感情虽迅速升温,可崔莺莺与红娘的异常举动却被崔母察觉。红娘为成全两人,字字珠玑,给崔母摆事实讲道理,几经波折之下,崔母终于松口了。崔母虽同意两人在一起,却不满张生的门第,为娶得崔莺莺,张生只能考取功名。

在此期间,郑恒欺骗崔家二人,说张生早已经违背诺言另娶高门小姐,崔母一听,又生出悔婚的心思,让崔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赶到,才阻止了这门糊涂婚事,曲终人不散,崔莺莺与张生这对苦命鸳鸯最后终于在一起了。

元曲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它有趣,更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社会环境。自古以来,百姓便重视门第。可《西厢记》中崔莺莺却说““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这句话便成了无数寒门子弟在追求爱情路上的试金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比起高官厚禄,崔莺莺更想要的是一份心悦诚服的爱情。

元朝时期,民风渐渐开放,百姓向往自由的心越来越活泛,追求自由恋爱的元曲便应运而生了。《西厢记》虽倡导爱情自由,可文中所写的角色,无论是崔莺莺还是张生,他们始终都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崔莺莺虽敢于与张生私会,却始终不敢为张生放弃相府,张生虽没有因自己门第低而放弃爱情,却最终还是为了崔莺莺考取功名。

文中崔母一人,便是现实的代表,她虽爱自己的女儿却不愿将她下嫁给穷书生,甚至以她私定终身为耻。红娘便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她虽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为小姐与张生二人制造机会。

这场爱情看似是两个主角的互动,实则是靠丫鬟红娘的主动制造机会。

相较与其它元杂剧,《西厢记》给人们描绘了爱情自由的蓝图,为崔莺莺与张生二人创造了完美的结局,与其说它是一部完美的元杂剧,不如说它是对抗封建的试水石。这块试水石以其含蓄的姿态,挑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夜宿古刹,偶遇佳人,相伴遥夜,缠绵缱绻,天明而别,试问谁能不羡慕这样的奇遇?

它让两个不同阶级的人安排在一起,让寒门子弟的内心得到满足,《西厢记》的风靡不仅是个人愿望的象征,更是时代愿望的象征。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

元曲虽以各种形式发展,可其最终姿态都只是含蓄的姿态挑战封建礼教,人们的思想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扭转,所以元曲最大价值不是其鼓舞人心的意义,而是其文学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回元曲繁荣的原因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短暂的,但是国力空前强大的,元曲能和和唐诗、宋词并例齐名是非常了不起的,元代戏曲兴盛原因一、 戏曲兴盛的基本前提1、 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2。

本文乃一更历史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一更历史专注文史领域,欢迎关注!

上一篇 2023年05月25 20:27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09:23

相关推荐

  • 棒打鸳鸯的下一句,棒打鸳鸯的上一句

    ​群芳图红楼一曲唱何年?贾史薛王筋脉连。十二金陵花月貌,三千宝婺玉堂仙。舸船鸟雀长叹竹,楼阁亭台吟诵篇。说尽风尘悲喜事,人人都结石头缘。贾宝玉神瑛侍者莅凡间,只为花丛半世缘。身与石头成一脉,贾府衰盛道

    2023年04月11 303
  • 李白的代表作是哪首诗,李白最巅峰的一首诗

    李白写诗出名,写词的功力也不差嘛!清新自然,水平不输宋词!1、《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2023年05月28 225
  • 关于钓鱼的诗句,一山一水一包烟,一杆一线钓一天

    现代人痴迷钓鱼的很多,其实古代也不少~你且往下看:一、《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天地间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位老渔翁,独自在江心垂钓。这种远

    2023年05月10 276
  • 复照青苔上的上一句,复照青苔上是什么古诗

    很多人好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在他的诗里,自然万象总能显现出原初的面目,幽静且空灵玄妙;很多人也喜欢王维随缘自适的心境,就像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答案,深深安慰了奔波红尘的旅人。这个周末,我们走进王维笔下的

    2023年05月24 267
  • 时光匆匆的诗句,感叹时光匆匆的古诗

    匆匆岁月,流年时光,一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将过去,许多人不禁一声感慨:匆匆岁月为谁忙?对多数人而言,这一年的成就无可陈述,虽在忙忙碌碌,但却茫然无绪,连叶嘉莹先生也曾感叹过:“岁月蹉跎过,感叹时光匆匆的

    2023年05月15 299
  • 梅花的诗句古诗,十首著名的梅花诗

    三九寒冬,十首著名的梅花诗,梅花怒放。梅花,以其婆娑美丽的姿态、黯然销魂的香味、傲雪绽放的性格和临寒不屈的意志,受到历代文人的赞美,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

    2023年04月25 231
  • 诗词读后感500,古诗词读后感500字

    毛主席的一生可以说是以书为伴博览群书的一生,古诗词读后感500字,酷爱读书恐怕是他老人家一生的最爱吧,近读主席诗词,从中可见一斑。毛主席一生发表了130多首诗词(还有一种说法是150多首),从1902

    2023年05月29 265
  • 良辰美景的诗句,良辰美景配佳句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

    2023年06月04 221
  • 兄弟情的诗句,形容一辈子兄弟的诗句

    古人常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兄弟情分是要比儿女私情更重要的。古往今来,绝不缺少兄弟手足情深的故事。一、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

    2023年04月12 279
  • 元曲中夏天的诗有哪些,元曲的诗句有哪些

    我们读过唐诗里的夏日,品过宋词中的夏雨,那么,元曲里的夏日是怎样的呢?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风,满座凉;莲,入梦香。元曲中的夏日,一样的唯美,一样的清凉。诗词

    2023年04月13 247
  • 关于坚强的诗句,表达逆境中坚强的诗句

    木心说过一句话: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人生的艰难时期,有些人在苦难面前选择了举手投降,而有些人选择了应难而上。命运可以摧残光鲜的皮囊,却杀不死坚强的灵魂。诗词君推

    2023年05月24 263
  • 分析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元曲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

    2023年04月17 23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