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树上的枇杷悄悄得黄了。枇杷原产中国,栽种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代就有枇杷栽培,唐代柳宗元曾说“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宋代诗人戴复古在《初夏游张园》一诗中有“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明代沈周也有诗云:“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渍渍。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锡浆沁齿寒。”...
五月枇杷黄似橘,古诗词里的枇杷,这12首古诗你都知道吗?
次韵东坡赏枇杷
宋-刘季孙
夏木有馀绿,山僧知胜春。
日长寻卧榻,花落断游人。
红旆来虽晚,清风到亦新。
成林卢橘熟,翠羽杂金鳞。
公实再赋枇杷次韵
1、琵琶[宋代] 康与之夜深琵琶声似裂,一曲霓裳一庭月。曲终人影在西阶,困倚东风步摇折。2、闻琵琶[清代] 施朝干琵琶弦急对秋清,弹作关山久别情。借问黄河东去水,几时流尽断肠声。3、九江琵琶[宋代] 宋敏求夜泊。
宋-洪炎
连云葱茜外,佳树枇杷林。
味极东南美,恩知雨露深。
山夫琢栗玉,谷鸟避丸金。
永日羁栖意,兹焉一慰心。
蓬居咏枇杷
宋-葛天民
早诵相如赋,知渠旧姓卢。
花香冰里见,风味药中须。
细雨同梅熟,清声混乐呼。
山禽嗔老子,拍竹护金珠。
枇杷
宋-韦骧
美种盛东南,园林十二三。
关于琵琶的诗句全部(15句)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金丸方磊落,琼液正包含。
采熟鸣禽怨,餐多稚子贪。
岂须江国重,天下嗜柔甘。
枇杷子
明-王邦畿
枇杷子熟柚花香,游子东风欲断肠。
溪上有云谁可渡,数声啼鸟在斜阳。
枇杷
清-张鹏翮
苏台五日楝花香,东洞庭边枇杷黄。
9、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唐代《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译: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10、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宋代——《清平乐·。
为忆赤崖山下树,空垂叶露在穷乡。
食枇杷口占
清-彭孙贻
雕盘带露摘枇杷,翠滴金丸溅齿牙。
却忆寒林閒煮茗,僧房共对款冬花。
点绛唇-夏日山中
清-曹尔堪
夏昼初长,园林新摘枇杷熟。
晓莺寻宿。爱我垂杨绿。
小小江村,芳草眠黄犊。
溪流曲。客来茅屋,索酒忙童仆。
淘沙-枇杷
清-吴伟业
上苑落金丸。黄鸟绵蛮。
晓窗清露湿雕盘。
恰似戒珠三百颗,琥珀沈檀。
纤手摘来看。香色堪餐。
罗衣将褪玉浆寒。
怕共脆圆同荐酒,学得些酸。
滴滴金-四月廿九,谢志邸莲舫主人见惠鲜枇杷
清-顾太清
初晴快雨垂帘坐。
忽朱邸、颁珍果。
案头细细自开封,是枇杷些个。
清芬滋味黄金颗。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宫词(唐)张籍 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尽理昨来新。
慢奇擎、莫教破。
不尝此味已多年,谢主人怜我。
琵琶的诗句有:双袖自抱琵琶啼,有婢弹琵琶。琵琶的诗句有:能弹琵琶和法曲,莫要琵琶写恨。拼音是:pípá。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ㄆ一_ㄆㄚ_。结构是:琵(上下结构)琶(上下结构)。琵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
明月棹孤舟-枇杷
清-朱彝尊
几阵疏疏梅子雨。
也催得、嫩黄如许。
笑逐金丸,看携素手,犹带晓来纤露。
寒叶青青香树树。
记东溪、旧曾游处。
日影堂阴,雪晴花下,长见那人窥户。
三姝媚-枇杷
近代-邓潜
疏疏梅子雨。便催成、深黄蜡丸盈树。
琵琶的诗句如下:1、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出自南宋,陆游《听琴》2、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出自唐,白居易《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3、满地花阴不闭门,琵琶抱恨立黄昏。——出自南宋,陆。
犯雪花开,指美人门巷,买春何处。
帖写唐宫,遮莫与来禽同谱。
老矣香山,犹恋东溪,梦中归路。
惆怅飞琼仙去。听隔院琵琶,一般酸楚。
果熟分甘,记摘向堂阴,笑呼儿女。
食性谙姑,伤此后谁承盘露。
忍泪时将新荐,黄金手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