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啥,读书百遍的下一句诗是什么

01、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二》02、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03、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04、蹉跎

01、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二》

02、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03、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04、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一》

05、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06、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四》

07、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

——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0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读书要三到》

0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0、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

——王永彬《围炉夜话·第114则》

11、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谢逸《送董元达》

12、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13、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14、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读书》

17、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18、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

——许浑《灞东题司马郊园

19、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周希陶《增广贤文·上集》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三到》

21、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四》

22、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一》

23、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出自: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中②,关中扰乱③,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④。采⑤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二》

24、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

25、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

——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26、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

27、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29、见已读读书,如逢故人。

——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啥

30、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31、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韩愈《感春四首》

3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百遍下一句:其义自见。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

——章碣《焚书坑》

33、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王永彬《围炉夜话·第041则》

34、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5、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刘子翚《绝句送巨山》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

37、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8、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宋琬《舟中读书》

3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陈师道《绝句》

4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啥

41、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

4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周希陶《增广贤文·上集》

4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刘昚虚《阙题》

44、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陈继儒《小窗幽记·集灵篇》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意思是“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部分原文是: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句。

45、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读了上百遍,自然就能领会书里的意思。这句话指出了熟读对于理解的意义。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47、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周希陶《增广贤文·上集》

48、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李颀《缓歌行》

49、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金缨《格言联璧·齐家类》

50、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王永彬《围炉夜话·第159则》

上一篇 2023年04月13 17:05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22:02

相关推荐

  • 关于太阳的诗句,古人赞美太阳的诗句

    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读一读开心的诗词。742年。42岁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得要跳起来。吃口黄鸡,豪饮一番。他唱着歌,跳着舞,开心得无以言表。最后,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023年06月05 257
  • 身可辱的下一句是什么,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是什么

    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你若觉得快乐,幸福无处不在;你为自己悲鸣,世界必将灰暗。是非常有,不听当无;祸福相依,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是什么,顺其自然。多行善,福必近;多为恶,祸难远。不奢求,心易安;不冒进

    2023年05月09 245
  • 不开心的诗句,心情压抑不开心的诗句

    没有人不喜欢悠闲的生活。在一个阳光晴好的日子,喝茶读书;在一个无人打扰的时光,静静呆着,多么美好。可人生总是与我们开玩笑,想要悠闲时,却总是不能如愿。还好,我们有诗词,繁忙时,来诗词里放松一下,感受山

    2023年04月18 243
  • 元曲小报大全,元曲曲牌格律大全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观看作品。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串、书会、瓦舍、勾栏、开呵

    2023年04月12 267
  • 当浮一大白下一句,人生当如是,再浮一大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作曲和演唱:小何)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说苑》里的一句话:“饮不釂者,浮以大白。”“釂”读音是jiào,是“饮尽”的意思,也就是说把酒杯里面的酒都喝完。前半句连起来就是“喝酒不喝完”的意

    2023年05月28 404
  • 有深意的诗句,生僻冷门惊艳的古诗

    爱情是什么?有人说,爱情是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有人说,爱情是“舒适且不尴尬的沉默”。有人说,爱情是你需要我时,我就在身边。……世间人千千万,爱情的面目亦有千百种。嘘寒问暖是爱,久久的思念亦是爱,在诗词

    2023年05月21 230
  • 喝酒尽兴的诗句,人生与酒的唯美句子

    俗话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中国的酒源渊流长,中国的诗人似乎尤其爱酒,写下了无数关于酒的脍炙人口的诗句。酒与诗,承载着中国诗人千百年的灵动与情感。古时的诗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诗,还有各种情绪的酒。陶

    2023年05月09 258
  • 羌笛何须怨杨柳下一句是什么,袁笛何须怨杨柳下一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名句的诞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1山。羌笛2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完全读懂名句下一句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原文如下;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

    2023年05月18 229
  • 形容母爱的诗句,赞美伟大母爱的诗句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5月14日母亲节。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风水。母亲节到了,让我们一起品读10首写给母亲的诗词,读懂那份温柔深厚的母爱。祝愿母亲身体健康,事事顺心,感恩天下母亲

    2023年05月29 319
  • 有叫元曲的人吗图片,一个人的图片

    引子元朝,在历史上存在了不到100年,但是却纷乱动荡了90多年,不过老百姓的精神世界,因为一样东西的存在反而更加多姿多彩,没错,就是“元曲”。那元曲是怎么诞生的呢?我们来捋一下。元曲分元散曲和元杂剧两

    2023年04月12 239
  • 唐诗宋词元曲分类大全,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大全,唐诗宋词元曲,一向并列于世。但我们对于元曲的了解,缺实在是远不如唐诗宋词。下面十首巅峰元曲,全都读过的恐怕不多。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

    2023年04月10 259
  • 有关国家的诗句,关于天下国家的古诗整首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99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4月25 30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