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尿裤子,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据说,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瞧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所以,民间流传一句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用来形容韩信的军事才能。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
有意思的是,“韩信点兵”也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数学问题。据说韩信在点兵的时候,会先让士兵3人站成一排,记下最后多出的人数;再让士兵5人站成一排,又记下最后多出的人数;最后让士兵7人站成一排,同样记下最后多出的人数。这样他就能算出自己部队的总人数了。在我国,“韩信点兵”问题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叫作“物不知数”问题:“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这个问题因此也被称为“孙子问题”。此类问题在现代数学中叫作“一次同余问题”,其解法称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
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故事】:韩信,西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人。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他最初投奔项羽,未被重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