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元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元曲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写此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元曲中白话文、俗语及方言的出现,经过收集和查阅相关材料表明,元曲的文字书写中有重要的突破和价值。

中国文化起源早,最久远的暂且不说,我们都知道,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文艺特征。可怜《元曲》文学史仅做粗略提及,最著名的的元曲家也不曾在正史中有个略传。从前读过一点的《古文观止》,实在料不到编者是如何作想的,在整本书中对元朝的文艺作品只字未提,还有就是号称包罗古今的《四库全书》,除了几种元人的小令套数以外,对于元曲的记载也未曾做记录。

由此可见,元曲的环境挺恶劣的。

表现形式:以戏曲为主,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主要作者: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

但元曲有其自身不菲的价值,它在写作的语言形式多不同于其他的几种文体,它才是真正的雅俗共赏的典范,它还打破正统的语言形式,在元曲的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俗语,但这些正是其特色及价值的体现,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能接受这种语言形式。

元曲写作中的雅文字

(一)写情的语言文字特色

1、爱情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

早在《诗经》的十五国风中人们就开始歌唱爱情,唐宋时期诗词中对爱情的描写更是丰富细腻,甚至词的&34;也着重体现为&34;与&34;,然则元曲中写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文字,远比诗词的描写俏皮大方得多。诗过谨,词过艳,读起来似乎给人一种&34;的距离感,而元曲对爱情的描写则贴己得多。

正如贺昌群在《元曲概论》一书中说&39;情&34;,也的确是这样呢。

读这一首小令:

《双调•潘妃曲》&34;。

在这里有月夜、星星、纱窗、荼蘼架等美好的意象,让人觉得更美的是这个女子内心情感的起伏,先是担着&34;等心上人,正直想念的时候&34;,心甚欢喜&34;,喜出门相迎时,却是&34;,毫不纠结毫不失落的一场意外。

另外还有这样一首情意浓浓的小令:

《仙吕•一半儿•题情》:&34;。

2.相思

“屈原”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黑暗统治元曲系统有一定的规则,但在开发的早期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至少在语言和主题,可以说是鲜花,没有“行业标准”,和许多其他的限制,很多优秀作品主要集中在前期,迟到了,越来越多的。

写与相思之情的句子也很美,如这首:

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元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

&34;(《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曲的艺术表现手法

此曲韵律和谐,风格优雅,运用了对仗、重复、排比等手法,在形式技巧上极具匠心。此曲六句皆对,这种多句相对的形式,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为&34;,曲中一二句与三四句各成对偶,也是句内对,即每句内亦可构成对偶,如&34;对&34;,&34;对&34;,&34;对&34;,,全篇对偶,工整奇特。曲中频用叠词,使得情意绵绵,忧郁婉转的特殊格调。&34;、&34;&34;、&34;、&34;、&34;,此景此情,皆在这几个词中潇洒体现。

3.离愁

再者就是离愁之情,词中写离愁的佳作要数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了,一句&34;把离别中各种复杂的情绪全然托出。元曲中有这样一首小令与《雨霖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便是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39;保重将息&39;好去者望前程万里!&34;。

(二)写景的语言文字特色

元曲中对景物的描写也是精湛得很。细读这样一些小令,也别有一番醉意,《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34;。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美景,短短三十多个字就把一副惬意的黄昏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意境也不输于诗词。夕阳、宁静的酒家、晚归的船只、桥头的摊主、晚风、落花流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副黄昏美景。这首小令也合乎韵律,虽然只几个简单的句子,但也未失韵律,闲,岸,晚,散几个字巧用韵却不影响文意,不牵强,用得既准又美。

元曲写作中的俗文字

元曲写作中的语言形式相当丰富也相当复杂,由于外来语言的融入,使汉语的体系及风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元曲吸收了不少蒙古语的词汇。今人隋树森所编的《全元散曲》及明人张禄所编著的《词林摘艳》等为例,目前确定有&34;、&34;、&34;、&34;、&34;、&34;等蒙古语,这些看似不符合汉语规则的词出现在元曲的书写中,一定程度上俗化元曲。

另外元曲中还大量运用了方言及口语化的词语,少数作品中还存在一些俚语,在作品中显得泼辣,幽默搞笑,使得元曲高雅不起来,由此沦为俗列。

(一)外来语的语言文字特色

1、兀的

不少元曲作家都运用到了这个外来的词汇。如马致远《双调•蟾宫曲》:&34;刘时中《南吕•一枝花•罗帕传情》:&34;,张可久《仙吕•锦橙梅》:&34;。

&34;一词在散曲和杂剧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作&34;、&34;、&34;讲。然而,若在曲中将&34;直接换成汉字&34;、&34;,其独特的味道便失去了,虽说俗了点,但它在这样的语境中却是另一种美的体现。

2、也么哥

&34;一词在元曲中使用得频繁,如周文质《正宫•叨叨令•自叹•其二》:&34;,曾瑞《正宫•端正好•自序》:&34;。

&34;在元曲中通常是虚词用,无实在意义,也可用作&34;来讲,如同《楚辞》中的&34;字的用法。外来语的使用使得元曲的语言更为活泼和生动。

(二)口语方言及俚语的使用

1、口语

以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例:

曲崇尚趣味,具有灵活表达的特点,主要是直率俚俗,多使用赋比兴手法中的赋,钟情于白描和直抒胸臆。唐诗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旋律,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婉转,有的歌颂英雄气概。宋词像是一片耀眼的星空,令人向往。而元曲。

&34;。

这段文字堪称元曲中的经典,其文学艺术性暂且不说,单看其语言形式就足以惊煞读者,这段文字运用了连串排比句式和连环句式,还用了大量单个的动词,如:蒸、煮、锤、炒、锄、斫、落、歪、瘸、折等等。整篇通俗易懂,无华丽辞藻,大量使用口语,使得人物形象深刻鲜明,情绪表达淋漓尽致。

2、方言

方言在元曲中的使用非常普遍,《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34;

这几句话里就用了五个方言词,第一个&34;指的是一大队人马,第二个&34;意如&34;&34;&34;,第三个&34;句:指月旗。第四个&34;是个合音词,&34;的合音,即圆圈。第五个&34;,在方言里指玉兔,红曲连&34;曲连&34;圈"的合音,即红圈。

3、俚语

马致远的《般步调•耍孩儿•借马》中有这么三句话运用了俚语:&39;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34;。&34;。&34;。

这里的&34;、&34;和&34;皆是俚语。俚语(lǐyǔ),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郑骞的&34;一句描述得极佳。的确也是这样,读词给人一种高雅柔婉的体验,而读曲则给人一种痞子似的调侃似的霸道的欣赏与乐趣。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16:32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13:02

相关推荐

  • 描写春景的诗句古诗,写春景的古诗词大全

    雪融化会变成什么?是春天吧!送别经久的冬,迎来盼望的春。立春来了,抽枝发芽的不止花草树木,还有新的愿景与希望。和冬天告别,与春天相拥,冬日的遗憾,一定会被春风温柔化解,愿一切美好都像春天一样如期而至。

    2023年05月29 273
  • 描写木的诗句,赞美木的诗句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落

    2023年05月03 242
  • 写春景的诗句,写春天的绝美诗句

    春天来了,站在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没有寒意,只有清凉,那是春风的模样。当春天吹拂大地的时候,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春风吹过你的耳边,似乎在低低地说:快醒来吧,春天来了。在田野上,在山岗上,春风催开了

    2023年04月16 304
  • 千丝万缕下一句,千丝万缕情感的诗句

    风月重楼,锁不住旧人泪流残宵,青山郭外,可留得时花润色三春?残墨泼染不了晴川,杏林浮烟困了春倦!云雨栽桃花,丹溪留顾影,露映千般红,霞生万种情!是谁!执手含媚羞生五色云,多少,胸中锦绣,终究,临摹不了

    2023年05月21 270
  • 必有回响的上一句是什么,心之所向

    这里记录着鲸语汇洋教育每个追梦人的故事,他们或许跟你我一样平凡,但都因通过学习不断发现自我能量,而让人生变得不凡。兜兜转转,心之所向,已然来到人生的第三十个年头。这一年我30岁,这一年我成为了妈妈,这

    2023年05月01 252
  • 亲者痛仇者快下一句,越亲近越伤害经典名言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权时救急辽东白豕亲者痛,仇者快亲者痛,仇者快(亲痛仇快)《后汉书·朱浮列传》你好,它的下一句是亲者痛,仇者快,出自汉朝朱浮的《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2023年05月31 279
  • 泪眼问花花不语全诗,泪眼问花花不语表达的情感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者。当世人还沉醉在天朝大国美梦中的时候,青年龚自珍就清醒地听到末世的挽歌正在悄悄奏响。他喊话天子,追求变法,渴求

    2023年05月02 308
  • 含有月子的元曲,含有月子的所有的古诗

    人月圆元·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夜行船·秋思》是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套曲。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元

    2023年04月10 318
  • 元曲中茂盛树上的那片枯叶,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元朝元朝(中古蒙古语:ᠳᠠᠢᠦᠨᠦᠯᠦᠰ;现代蒙古语:ᠶᠤᠸᠠᠨᠦᠯᠦᠰ,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

    2023年04月13 274
  • 浮生若梦下一句是什么,般若浮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春夜宴桃李园序唐代: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般若浮生,序天伦之乐

    2023年05月20 291
  • 形容老师的诗句和名言,赞美老师的最佳诗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1.赞美老师的诗句和名言赞美老师的诗句和名言

    2023年04月13 218
  • 关汉卿创作的元曲,元曲大家关汉卿的作品有哪些

    卢逸凡元曲大家关汉卿的作品有哪些,精致的服装,典雅的视觉,当代的审美。舞台上演着中国古代最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元杂剧《救风尘》,有点儿喜剧,有点儿讽刺,忠于原著,但也不拘泥于传统。很少有人想到,这一切的

    2023年04月20 25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