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法律意识是,法律意识在法律文化中的地位

导语:玉的开发在中国历史悠久,距今发现最早的玉器是1万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的3件软玉砍斫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玉在中国

导语: 玉的开发在中国历史悠久,距今发现最早的玉器是 1 万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的 3 件软玉砍斫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像征着圣洁、高贵、美丽、坚贞。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玉文化成为神秘的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辞海》、《辞源》里以玉组成的句子、成语、术语、人名、地名、乐器名等条目达 370 多条。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以玉喻人喻事的题材内容简直是灿若星河数不胜数,浩如烟海、泱泱大观。笔者文中拟从有关的成语来分析玉的文化内涵,借以提高对玉文化学习的自觉性,推动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玉的开发在中国历史悠久,距今发现最早的玉器是 1 万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的 3 件软玉砍斫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像征着圣洁、高贵、美丽、坚贞。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玉文化成为神秘的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辞海》、《辞源》里以玉组成的句子、成语、术语、人名、地名、乐器名等条目达 370 多条。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以玉喻人喻事的题材内容简直是灿若星河数不胜数,浩如烟海、泱泱大观。笔者文中拟从有关的成语来分析玉的文化内涵,借以提高对玉文化学习的自觉性,推动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我国与玉有关的成语典故

1.冰肌玉骨 肌指皮肤,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出自《庄子·逍遥游》

2.冰清玉润 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出自《晋书·卫阶传》高濂《玉簪记·琴桃》

3.冰清玉洁 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清明公正。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洁而正威,和而不亵”。出自《魏书·广陵王传》

4.不吝金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出自《初刻拍案惊奇》九

5.堆金积玉 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即“堆金积玉夸毫毅”出自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

6.粉妆玉琢 直意为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净可爱。出白《红楼梦》第一回

元曲中的法律意识是

7.怀璧其罪 直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过。转意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嫉妒。即“匹夫无罪,怀璧乓罪”。出自《左传·桓十年》

8.怀瑾握瑜 瑾瑜均为美玉别称,直意是指衣里怀着瑾,法律意识在法律文化中的地位,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即“怀瑾握瑜,穷不知所示”。出自《楚辞·九章·怀沙》

9.金科玉律 科律均指法律条文;原来是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现在多指不可改变的条规。出自陈子良《平城县陈子干诔》

10.金口玉言 古代称皇帝讲的话,后来有时泛指说话不能改变。

1、元曲的类型。 元曲是元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包含剧曲和散曲。剧曲包括南戏与杂剧。杂剧与南戏都有完整的 故事 情节,剧本中的曲词有很强的抒情性。 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诗体。宋词发展到后来,日益精致,不是和人民的审。

11.金石为开 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最坚硬的石乃钻石也),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被感动,形容人的真诚所能产生的感动力,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12.金题玉躞 金题是指佥字题签,玉躞系缚卷轴用带上的玉别,直意指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潢,也有泛指装饰精美的礼品。出自《通雅·器用》

13.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如,王逸的《离骚序》:所指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报,永不刊灭者矣”。出自王逸《离骚序》

元曲中的法律意识是

14.金友玉昆 昆:兄弟。比喻一门兄弟“才德俱美”,“昆玉”为兄弟的美称。出自《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

15.金玉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出自李嘉宝《官场现形记》11 回

16.金玉满堂 原来形容占有很多财富,黄金和美玉摆满全屋.后来比喻人很有才能,学识丰富。出自,《老子》九章

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内里却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出自刘基《诚意伯集·卖柑者言》

18.金枝玉叶 指出身皇族的后代、王孙公子或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了宗》

19.锦衣玉食 直意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出自《魏书·常景传》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

20.昆山片玉 昆仑山是产玉的.直意是昆仑山许多玉石中的一块,用以表示谦逊,虽然是美玉,但昆仑山玉中的一片,有沧海一粟之意,后来转用比喻众美中之杰出者。出自《晋书·隙冼传》

22.蓝田玉生 蓝田是古代产玉的山名,比喻贤父生贤子。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23.美如冠玉 古时人们将美玉缀在帽子上,原比喻陈平像帽子缀玉一样外表好看内里空虚,后转用以比喻男性的美貌。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

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作玉器被打碎,不作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25.璞玉浑金 未经雕琢的玉为璞玉,未经冶炼的金为浑金。指天然美质没有人的修饰。比喻人的品质淳朴,没有受过坏的影响。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26.抛砖引玉 直意抛出砖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从稳禅师》

27.被褐怀玉 直意是身穿粗劣衣服却怀抱美玉,比喻身怀绝技,不在人前显露。出自《老子》七十章

28.完璧归赵 璧是和氏璧,为战国时赵国所有,秦昭王派人去谎称以 15 城来换和氏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受骗,只好派蔺相如携璧去见秦王,发现秦王的骗局后施巧计夺回和氏璧送回赵国。成语用于比喻把原物完整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9.亭亭玉立 亭亭指耸起的样子,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形容女子身材硕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俊秀。出自沈复《浮生六记·闰名记乐》

30.一片冰心在玉壶 形容淡泊名利不热中于功名的品格。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31.化干戈为玉帛 干戈指古兵器或打仗,玉帛指玉器和纺织品,是指会盟和好送的礼物,指冲突解决双方和好,比喻变战争为和平。

32.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温润,形容歌声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畅,即所谓“珠圆玉润,四面玲珑”。出自周济《司辩》

33.珠联璧合 将美玉珍珠有机的组合。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凝集在一起。出自《汉书·律历志上》

34.珠围翠绕 被珍珠和翡翠围绕着,可形容贵妇人妆饰华丽或形容贵人随侍美女很多,或人才济济。出自《元曲选·郑德辉<倩女离瑰>》

35.珠玉在侧 比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身边人,比较下深感惭愧,即“珠玉在侧,自惭形秽”。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36.玉石俱焚 玉和石头一块被破坏,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出白《尚书·胤征》

37.白玉微瑕 比喻再好的人或事物都有些小缺点。出自《陶渊明集序》

38.白璧无瑕 比喻人和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出自《景德传灯录·延眼禅师》

39.琼楼玉字 形容月中宫殿华丽精美(美玉做楼神仙的住所)。出自晋·王嘉《拾遗记》

40.瑕瑜互见 比喻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出自《闲情偶寄·词曲部》

41.瑕不掩瑜 形容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出自《礼记·聘义》

二、玉的文化蕴涵

1.玉是权势的像征真玉稀缺难得,古时被认为是神物,因此,玉宝曾经是天命王权最高利益的神灵牌位,是旧礼教纲常的标签索引,玉作为中国儒释道三教通用的崇信之物,沉积着历代统治阶级的追求和祈望。此点在成语中有突出的表现:“金口玉言”代表至高无十的帝王君主,每句话都是人民的“真理”;“金科玉律”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也是神圣不町更改的。龙庭殿宇的“堆金砌玉”,上达天帝下绕宫廷,古代神乐的“金振玉声”等成语已将我国古代的王权、神权烘托的无以附加,秦代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谁得到它,谁才是真命天子。

2.玉也是财富的像征盘庚把贝和玉连称,凡古代玉璧皆价值连城,为了占有,不惜发动战争,“完璧归赵”是发生在战国后期的故事.赵惠王得到楚国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垂涎欲滴,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十五城邑来交换。赵王无奈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秦昭王收璧后不再谈换城之事。蔺相如略施巧计使和氏璧重归于赵国,从此典故广为流传,可见当时美玉价值连城,绝非夸张。此外,“堆金积玉”、“金玉满堂”、“锦衣玉食”等成语也都说明玉的财富像征意义。

3.玉是人才和道德的像征人的美包括形体,才智和道德等方面。“亭亭玉立”、“美如冠玉”、“冰肌玉骨”,“粉妆玉琢”等是对人体美的表述;“璞玉浑金”、“冰清玉洁”、“被褐怀玉”、“一片冰心在玉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等为人的品德高尚的表述;“怀瑾握瑜”、“金友玉昆”、“金玉满堂”等是对人才华出众的表述;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喻虚伪表里不一的人的成语。

4.玉还是和平的像征 我国远古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开创了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玉器时代。这个时代用玉琢制成生产工具、兵器、祭器、礼器、佩器等已成为社会物质文明的主体。今天已不存在玉兵器,但历史却留下了,为防止“玉石俱焚”,采用“化干戈为玉帛”的外交政策.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等成语。为维护领土主权,祖国统一,还流传“金瓯无缺”等成语。

5.玉和玉器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能动地意识定向人文物物化的结果 与玉相关成语也有物质和精神财富两方面的表述。还有的成语是人和物双关的表述。

三、相关成语的构成机理和形成的文化背景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

1.石崇拜机理 石头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人是随着对石头的认识和利用而产生的。据报道,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地区发现的一批石器.距今约 250 万年,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木棍和石器等简单工具的使用后,猿进化成人。据我国境内考古确认在 170 万以前,元谋人就有了使用火的证据。到 50 万一 60 万年以前的北京人时代,不仅有了使用火的证据,也发现了打制石器的遗存。古代天然火种来自雷电,更重要的采用击石获得,火的发现,使人类从“生食”到“熟食”,是人类从自然跨人人文化境界的重要标志。人类对石头的利用,除石器取火之外,还有石洞的利用。人和石的关系除了利用还有对石头的认识中演化出来信仰的一方面。石头坚硬而耐久不变,沧海桑田,天荒地老,变化无常,而石头都巍然屹立,人类认为石头是有灵的,从而产生了敬畏的心理,产生了石头崇拜和有关石头的神话传说。

早晨,太阳最先照到山岗上的石头而留下移动的影子,于是石头成为人们太阳崇拜的对像。古代先人祈盼人寿年丰,石头像征不朽不老永生.春天拜石祭谷,拜石求子,至今有的少数民族还有拜石求子习俗。南北各地都有“石敢当”保平安的习俗。玉为石头之美者也,玉文化包含对石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元曲内容 元曲。

2.玉的天命观 古代先人认为玉乃“上天之石”.所以我吲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以玉制成人们崇拜的图腾和祭大地众神的礼器.如“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山海经》称玉乃神灵的食品,《玉海》、《尚书大传》、《大戴札记》等占籍称,黄帝尧舜禹时代西王母(冲话人物 1 乘自鹿来朝献玉器,因此,玉成了人与神沟通的“桥梁”,从而形成玉的天命观,秦始皇得到“通灵”的和氏璧,而成“授命于天”的中国第一位皇帝。

3.玉德说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君子之德与玉之特性相比较提出“君子比德如玉”,使得佩玉之风盛兴,以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白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敷以远闻,智之方也:不绕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将“仁”、“义”、“智”、“勇”、“洁”,的五种德行,都蕴涵在玉的特性中,这是由玉的十一德和九德说发展而成。

1.元曲属新格律诗,它与宋词相同之处是也有诸多“词牌”(元曲中称为曲牌),并且也有一定的格律定式。即每一曲牌的句数、字数、平仄等均有格律规范。但它允许在定式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允许增加句子。这种“衬字”。

4.金玉和珠玉说 金为我国发现较少的贵金属,玉乃石之美者。金玉泛指物质财富,但其社会蕴涵极其丰富,成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神奇的精神力量;不仅与金玉相关的成语将王权神权表现德淋漓尽致.连黄色也成了中国的帝王之色。

珠玉说:《墨子》称:“和氏之璧,诸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宝也”,说明自古中国文化上就有将珍珠和宝玉结合起来说明“珠玉”是财富的像征。后来随着翡翠(硬玉)的发现利用,珠翠结合的历史成语也愈来愈多。

5.玉的宗教地位宗教作为人类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地区性、民族性的宗教,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神学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离不开宝玉石的。因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故神殿中宝玉石较少,在圣城麦加 KABAH 神殿中,供奉的作为本教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是一块黑色陨石,基督教用碧玉、蓝宝石紫品等十二种宝玉石作圣城十二块基石,佛教规定黄金、白银、青玉、珊瑚;琥珀、珍珠、玻璃为佛教七宝。道教的法器上有珍珠、水晶、青玉、白玉、玻璃多种玉石。用来装饰宗教圣地、极乐世界、神殿庙宇佛像制作法器,佛塔寺院。在泰国曼谷佛寺和塔上有宝玉 20 多种。在我国青海塔尔寺所见之宝玉石近 30 多种。宗教的需求促进了宝玉石的发展丰富着玉文化的内容,也为相关成语典故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条件。

注:本文摘自《中国和阗玉玉文化研究文粹》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04:5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7 02:25

相关推荐

  • 寓意美好的字诗经,诗经楚辞中寓意美好的名字

    蓁蓁出处: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国风·周南》桃花怒放千万朵,枝繁叶茂,这位姑娘出嫁,定能家庭美满幸福。素丝诗经中寓意最好的字:齐、邦、炜、琛、英、淑、伊、姝、婉、玉、媛、

    2023年06月06 292
  • 书法元曲张可久,元曲张可久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81首古诗词​《卖花声·怀古》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

    2023年04月10 288
  • 人生处处有伏笔下一句,人生处处有伏笔什么意思

    1、不管你圈子多大,好好跟我说话。2、我可以给足你面子,也可以抽你嘴巴子。3、不爱就不爱,别以为老子稀罕。伏笔就是为之后的做铺垫,爱过一条狗就是爱错一个人。所以意思就是人生难免遇到不淑之人,以后才能遇

    2023年05月23 227
  • 乐的诗句,带有乐字的诗句唯美

    快乐的诗句(共31句)1.诚知豪侠自快乐。东郊南陌竞斗鸡。——梅尧臣《依韵和永叔见寄》2.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蹋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王安石《後元丰行》3.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

    2023年05月26 276
  • 倚楼听风雨出自哪首诗,倚楼听风雨

    如果,我的心愿可以长在树上有时候,我很愿意去偷偷摘下来或许寻求的是惬意感怀如果,我的心愿长在凉风清月里“倚窗听风雨”出自《风云》中第二梦。原句:思念是种痛,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

    2023年05月01 267
  • 600元曲面屏手机,最便宜的二手曲面屏手机

    最便宜的二手曲面屏手机,我们都知道,随着三星手机的曲面屏兴起,如今的国产手机也兴起了曲面屏时代,而曲面屏手机已经成为了很多手机厂商旗舰代表,而且热度非常之高,但是在价钱方面也是不便宜的。接下来就同小编

    2023年04月20 278
  • 绝句的诗人是谁,《绝句》全部

    公元852年冬天,大中六年,长安城南一座别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烧纸稿,旁边一位中年男人非常不忍。“父亲,这是你一生的心血,是很多梦寐以求的书稿,你为什么付之一炬。”“老夫一生所作诗文不计其数,其

    2023年05月12 296
  • 雪中送炭下一句,锦上添花自古有,雪中送炭至今无

    曹茜茜近日,因租客的孩子取得高考佳绩,广东一名房东给其免除4年房租的新闻收获不少点赞。网上搜索,锦上添花自古有,雪中送炭至今无,类似暖心“奖励”还不少。鼓励高分、奖励优异,值得提倡。在社会将聚光灯更多

    2023年05月19 301
  • 有意栽花花不发下一句,有意栽花花不发后面几句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

    2023年05月01 287
  • 龙泉古镇元曲园,鹿泉龙泉古镇

    近年来,鹿泉区旅游新业态、新项目不断涌现,不论是老牌的抱犊寨、封龙山景区,还是新建的西部长青、龙泉古镇、君乐宝优致牧场、龙泉湖湿地公园等景区点,都以其独有的特色支撑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成为全区响亮的旅

    2023年04月13 294
  • 元曲有关梅花的句子,关于梅花的元曲

    今年,北方的雪迟迟不来,南方却是大雪飘飞,直让人感叹要到南方去看雪。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雪情有独钟,文人墨客借雪抒情,感怀天地,古人笔下的雪,或唯美浪漫、或凄凉孤寂、或肃杀悲壮、或感伤温情。雪梅唐诗宋词

    2023年04月20 241
  • 花开时节又逢君全诗,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

    因为一首诗而争吵的沸沸扬扬,相必1200年前写下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也没想到吧?牡丹与龙门石窟刘禹锡是唐朝时的一位大文豪,他生活的年代和白居易相同,两人的诗歌文风却截然不同。刘禹锡写诗擅长用典故,而白居

    2023年04月18 23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