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和宋词在语言上的区别,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

第一讲“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第一课“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1、什么是曲?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什么是元曲呢?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

第一讲“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

第一课“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

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

1、什么是曲?

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 什么是元曲呢?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剧和散曲;狭义讲,它指的是杂剧。我们平常所说的,与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之文学”的,一般是指散曲。当然,曲界对此定义还有诸多争议。

2、元曲的分类: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1)、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1、曲音调上更自由。词有严格的平仄,而曲在衬字上是自由的不讲平仄。2、曲字数上更自由。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而元。

散曲,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

元曲和宋词在语言上的区别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大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于民歌。这个以后会与大家详细介绍。

2)、杂剧和散曲的关系

杂剧和散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区别在于戏剧在唱腔之外,还有“科”“白”。

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宋词比写得较放宽。2.他们所在年代的不同,宋词是宋代,元曲是元代。3.宋词有词牌,元曲却没有。4.宋词唱起来主题集中,相对独立,一唱到底,抒情性较强,元曲唱起来有。

什么是科:戏剧中的科指动作表演。

什么是白:指念白,也就是现代戏剧所说的唱、念、打。

如果去掉科、白,剩下的唱腔部分就和曲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我们今后将与大家交流的重点是“元曲”,也就是元代的散曲。

二、曲的产生:

1、元曲产生的背景

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2、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了元曲的形成。

第三,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2、产生的几个时期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分为三个时期:

元曲更写实,更口语,有大量的俚语加入。贴近百姓生活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 产生并兴盛的时代不同。宋词形成于南北朝,产生在晚唐,兴盛于宋代。元曲产生于秦汉,留传且兴盛于元明时代。 艺术形式不同。宋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

1)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给予元曲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元杂剧源自宋杂剧、金院本,剧作者,对社会人生颇多感悟,写出了深刻思考人生处境与命运的剧本,通过“情”来透视社会;而散曲创作则内容广泛,当中以叹世归隐的主题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guǎng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张养浩等人的成就最高。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hào]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则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2)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人化、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3)后期:元顺帝、元成宗至元末。

3、元曲产生的意义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是中华瑰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只要我们细细地玩味元曲,就会发现,元曲这种重要的文学与以前的文学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唐诗语言重形象,宋诗重理趣,宋词主抒情,且表现在作品上风格各异,文人气息甚浓,而元曲的语言则亦文亦俗,为塑造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物服务,有着其特定的语言魅力。

4、元曲的特点:

宋词和元曲区别如下: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2.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

元曲是我国格律诗和词的继承和新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

它有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往往追求团圆结局;

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这些,下面布置作业。

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有哪些?

2、元曲的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都有哪些?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

4、下载《中原音韵》。

上一篇 2023年04月13 11:14
下一篇 2023年04月30 20:50

相关推荐

  • 飞花令春的诗句100首,飞花令一一春

    飞花令一一春,飞花令,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饱含诗词之趣。飞花令属雅令,比较高雅,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值此良辰美景,诗词君总结出

    2023年05月20 290
  • 山长见日迟的上一句,更进一步的上一句

    宿云门寺阁孙逖〔唐代〕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孙逖〔唐代〕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

    2023年05月01 256
  • 非一日之寒的上一句是什么,女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4年7月7日)——典出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冰厚三尺。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汉语成语,意思是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

    2023年05月29 280
  • 礼轻人意重下一句,礼轻情意重暖人心句子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个藩国叫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唐朝的友好。于是他们就派使者缅伯高,带领一批奇珍异宝去见唐太宗,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一只白天鹅。一路上缅伯高最担心的,也就是这只白天鹅了。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2023年05月25 298
  • 含山字的诗句,含山的诗句100首

    古诗词比较鉴赏,是高考命题的一种常规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近几年,该题型在赋分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在素材组合和题目设置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但

    2023年04月19 296
  • 桃花源诗句,描写桃花源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有哪些,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出世以来,中国人心里最梦想的生活从此有了一个美丽的表述,人人向往桃花源,人人渴望诗和远方。可是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

    2023年04月12 240
  • 鸡蛋碰石头歇后语下一句,1一6年级必背歇后语

    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堪一击bùkānyījī【解释】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出处】王安忆

    2023年04月21 294
  • 窦娥冤仿写元曲,《窦娥冤》

    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想上岸,选展鸿,用“32”,准没错!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4)【多选题】1.具有下列称号的人物,属于唐朝的有()。A.画圣B.

    2023年04月16 309
  • 描写风景的诗句古诗,描写美景的古诗词

    诗人的笔下,风光无限。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泰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赤壁是“乱石穿空,描写美景的古诗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扬州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2023年06月01 307
  • 含桃红柳绿的诗句,形容春天桃红柳绿的诗句

    初顺风|刘国佼一、初顺风七绝一首早春特写(新韵)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示例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莼菜醋鱼。(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梦

    2023年05月23 215
  • 写狗的诗句,李白写狗的诗

    图片|儒风大家摄1、《咏狗诗》苏轼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僮仆,吐舌喘汗雨。长桥不肯蹑,径度清深浦。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

    2023年05月30 285
  • 月圆的诗句,赞美月圆的浪漫诗句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

    2023年05月24 24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