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和宋词在语言上的区别,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

第一讲“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第一课“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1、什么是曲?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什么是元曲呢?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

第一讲“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

第一课“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

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

1、什么是曲?

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 什么是元曲呢?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剧和散曲;狭义讲,它指的是杂剧。我们平常所说的,与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之文学”的,一般是指散曲。当然,曲界对此定义还有诸多争议。

2、元曲的分类: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1)、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

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1、曲音调上更自由。词有严格的平仄,而曲在衬字上是自由的不讲平仄。2、曲字数上更自由。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而元。

散曲,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

元曲和宋词在语言上的区别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宋词和元曲有什么区别,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大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于民歌。这个以后会与大家详细介绍。

2)、杂剧和散曲的关系

杂剧和散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区别在于戏剧在唱腔之外,还有“科”“白”。

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宋词比写得较放宽。2.他们所在年代的不同,宋词是宋代,元曲是元代。3.宋词有词牌,元曲却没有。4.宋词唱起来主题集中,相对独立,一唱到底,抒情性较强,元曲唱起来有。

什么是科:戏剧中的科指动作表演。

什么是白:指念白,也就是现代戏剧所说的唱、念、打。

如果去掉科、白,剩下的唱腔部分就和曲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我们今后将与大家交流的重点是“元曲”,也就是元代的散曲。

二、曲的产生:

1、元曲产生的背景

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2、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了元曲的形成。

第三,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2、产生的几个时期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它的发展大约分为三个时期:

元曲更写实,更口语,有大量的俚语加入。贴近百姓生活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 产生并兴盛的时代不同。宋词形成于南北朝,产生在晚唐,兴盛于宋代。元曲产生于秦汉,留传且兴盛于元明时代。 艺术形式不同。宋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

1)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给予元曲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元杂剧源自宋杂剧、金院本,剧作者,对社会人生颇多感悟,写出了深刻思考人生处境与命运的剧本,通过“情”来透视社会;而散曲创作则内容广泛,当中以叹世归隐的主题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guǎng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张养浩等人的成就最高。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hào]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则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2)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这一时期创作题材都集中在爱情、神仙道化、文人事迹,以显示剧作者们的独特追求。如在表现爱情时,他们更注重“情”本身,因为渴望寻找一个避世的地方,他们在文人事迹剧中歌咏自己不遇的苦闷,怀乡的愁绪。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人化、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当时的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3)后期:元顺帝、元成宗至元末。

3、元曲产生的意义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是中华瑰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只要我们细细地玩味元曲,就会发现,元曲这种重要的文学与以前的文学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唐诗语言重形象,宋诗重理趣,宋词主抒情,且表现在作品上风格各异,文人气息甚浓,而元曲的语言则亦文亦俗,为塑造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物服务,有着其特定的语言魅力。

4、元曲的特点:

宋词和元曲区别如下: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2.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

元曲是我国格律诗和词的继承和新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

它有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往往追求团圆结局;

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这些,下面布置作业。

作业: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有哪些?

2、元曲的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都有哪些?

3、请分别写出你喜欢的曲人、你喜欢的曲牌、你喜欢的5首曲作品。

4、下载《中原音韵》。

上一篇 2023年06月01 05:38
下一篇 2023年04月14 03:23

相关推荐

  • 日久见人心的上一句,曰久见人心上下一句

    患难显真情,烈火识真金;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日久见人心,顾名思义,“日久”的意思就是说日子久了。这日子久了,狐狸夹起来的尾巴就露出来了,曰久见人心上下一句,南郭先生也无法再滥竽充数了,孝子也会在久

    2023年05月25 226
  • 衣食住行下一句,衣食住行八大行业

    汪曾祺是一位生活家,更是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有趣之人。对生活心存热爱,不沮丧,无机心,少俗虑;对生活体察细致,爱万物、皆有情,有情趣。1.衣食住行,下一句是生活必需品。2.一生一句:青梅竹马不是你,爱

    2023年05月14 314
  • 漫漫人生路下一句经典,漫漫人生路感悟的句子

    漫漫人生路走走停停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去去1、漫漫人生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度忧愁,几度欢笑,蓦然回首,风雨、春秋、忧愁、欢笑历然在目。2、漫漫人生路,谁都难免会遭遇各种失意或厄运。在凄风苦雨惨雾愁云

    2023年05月24 242
  • 元曲的杂剧剧本包括什么,元曲包括元杂剧和什么

    电视剧《梦华录》可谓是2022年现象级影视作品。与近些年其他热播剧内容来源不同,该剧并非改编自热门的网络小说,而是改编自元代戏剧名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可以说,元代杂剧

    2023年04月17 215
  • 十二生肖诗句玄机,十二生肖四字诗句玄机

    我们一出生的时候,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肖、可你知道他们与十二时辰,十二中药的配比关系吗?子鼠子时是胆最活跃的时候,一天阳气生发之时,此刻应进入睡眠,是视为养生最宝贵的时辰。鼠曲草:有补脾益气,祛风化痰

    2023年05月04 306
  • 秋天的诗句

    有一个成语叫“伤春悲秋”。春天,百花盛开,还是高兴的事居多,可是,到了秋天,世人似乎就自动陷入悲愁状态。一年快到头了,叶子落了,都是让人伤感的。但是,刘禹锡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杨万里说“秋气堪悲未

    2023年05月01 310
  • 风流人物数当代的下一句,风流人物对应的下联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带头签下了一份“生死状”,誓言“路不通,不罢休”。修

    2023年05月09 214
  • 士别三日下一句是什么,士别三日下一句歇后语

    前一阵,班里的学生总是大事没有小错不断,很是令我头疼,后来给他讲了几个小故事,之后发现这个孩子竟然变化了不少,着实让我重新认识一下了。故事1:公司在招人,士别三日下一句歇后语,我负责收简历。蔡健居然也

    2023年05月02 250
  • 返璞归真下一句,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2022年的春天来得比较晚,近日,汝城县恢复了温润的天气,万物复苏,一切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出了汝城北,上了高速,顺着夏蓉高速往东前进,一路顺风,过了破石界隧道,到了集益乡高速路出口下高速,大道至简,返

    2023年05月31 267
  • 关于梧桐树的诗句

    秋意渐浓,在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中,梧桐树的叶子渐渐由绿转黄,古人相信梧桐叶的飘落意味着秋的到来。梧桐宋-司马光紫极宫庭阔,扶疏四五栽。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实满风前地,极添雨后苔。群仙傥来会,灵凤必

    2023年05月03 241
  • 纪念革命先烈的诗句,缅怀先烈的诗四句

    【编者按】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世代传承。清明将至,透过9首革命诗词,不忘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夏明翰《就义诗》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北秭归,12岁时回

    2023年06月06 227
  • 写松柏的诗句,赞美松柏的古诗

    严冬肃杀,百花凋零,万物枯萎,松树却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之中。松树因其树冠蓬松不紧而得名,木质结实,赞美松柏的古诗,树龄特长,古有寿星之称。宋王安石在《字说》云:“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松

    2023年05月28 23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