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那么,我们经常说起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又有哪些代表作?元曲四大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指的就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当然,史上还有其他说法,不过都未见流行。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那么,我们经常说起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又有哪些代表作?元曲四大家,指的就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当然,史上还有其他说法,不过都未见流行。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代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创作成就,汉卿是汉族、解州人士,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郑光祖出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郑光祖是代著名的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1219年-1301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1226年-1306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的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
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他们是元代杂曲作家,代表着不同的杂剧创作流派,所以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这种简单明了的归类方式,功劳是清朝人王国维的,他在《宋元戏曲。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悦读史书,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1、关汉卿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