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谁,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谁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现在社会中流行一股“躺平风”。所谓的“躺平一族”,即面对生活压力、职场竞争、家庭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时,主动选择走向边缘,用消极的方式应对一切。我们先不讨论躺平到底是对是错,单单就这样对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现在社会中流行一股“躺平风”。所谓的“躺平一族”,即面对生活压力、职场竞争、家庭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时,主动选择走向边缘,用消极的方式应对一切。

我们先不讨论躺平到底是对是错,单单就这样对生活消极的态度,肯定是不可取的。

然而,有不少“躺平青年”却振振有词,把魏晋的“竹林七贤”,与“田园派”代表诗人陶渊明奉为“躺平始祖”,想以此达到心灵上的某一种慰藉。

那么,著名田园诗人、文学家陶渊明,他是否如今天的“躺平青年”一样,打着归隐田园的旗号,真的就躺平不起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陶渊明是否主动躺平,与他所处的时代还有家庭背景有着直接关联。

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隐士辈出。仅《陈书》的记载统计,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谁,这一时代就共有隐士89人次(实际数字远不止于此)。,

这些隐士多隐居在幽美的山林之中(主要集中分布在寻阳、会稽、建康及其周边地区),不事生产、屡拒功名,整日醉生梦死,通过作品抒发心中情怀,尤以“竹林七贤”、陶渊明最为出名。

譬如,1600年前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至今仍是我们憧憬的乌托邦,成为中国人长久以来的精神家园,导致都市年轻人越来越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雨天、田地、花草等等代表着乡村气息的物件,让疲惫的年轻人找到了些许精神慰藉。

但是,结合时代背景,陶渊明似乎不能完全算作“主动躺平”。导致他最后弃官不做,归隐田园的诱因,无非是以下四个大方面。

一、遁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家族的发迹,应当源于他的曾祖父陶侃。陶渊明祖父陶范受到其父亲影响,聪敏好学,最后官至太守。

然而,因受到门阀士族打压,到了陶渊明父亲那一辈家道已然中落,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生的。

按照当时的门第标准,陶渊明只能算作寒素士人。虽有一定政治资源和家族背景,但与真正的门阀士族相比,还是不值一提。

因出生和社会环境无法选择,陶渊明长大成人后遭到社会排斥,形成了自我独立的人格。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俗”意思就是陶渊明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来源于身份地位不匹配;二来是思想上受到儒家影响。

陶渊明仍然存有经世济民理想,这与当时清谈玄理的社会氛围形成了背道而驰的局面。

久而久之,陶渊明产生了强烈的遁世需求,最为理想的一条途径就是归隐山林。

当时的门阀控制权力,导致政治黑暗,给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灾难。仅侯景之乱,就使富庶的江南变成“千里绝烟,人迹罕至,白骨成聚如丘陇”的人间地狱。

针对诸多天灾人祸,为躲避尘嚣、安生保己,陶渊明产生归隐山间的想法,非常具有当时社会的代表性。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

不仅陶渊明,大名鼎鼎的葛洪,与一大批隐士在饱尝乱政之苦或仕途不顺后,纷纷走上了归隐山林这条路。

二、起伏——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古往今来,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胄,大部分人都向往平稳的生活。

这里的“平稳”指的是家庭与工作不会出现太大波折,最好能稳中有进,人还不会太累,有充足的物质来源。

反观陶渊明,其出身虽算不上门阀,却比普通百姓强出不少。只不过,陶渊明前后五次当官,无疑表明了陶渊明的仕途不顺。

公元394年前后,29岁的陶渊明离开了田园,他终于出山当官,因“将养不得节”,担任江州祭酒。虽有些勉强,甚至感到羞耻,但挣钱嘛,必须得拉下面子。

没过多久,陶渊明就辞去了江州祭酒的职务,回到故乡南山一带继续过起田园生活。

第二次当官是在陶渊明35岁前后,有了第一次失败的入仕经历,陶渊明在家里过了6年田园生活,再次当官,顺便赚取些生活费。

这一次陶渊明成为刘裕的参军。出于对刘裕不满,还深深眷恋着田园生活,于是陶渊明再次回归山林。

回归田园整顿一番后,陶渊明似乎心有不甘,又再度出山当官,投奔了当时的风云人物桓玄。

为了能站稳脚跟,陶渊明离开故里,前往政治中心江陵。隆安五年冬,陶渊明亲生母亲孟氏病逝,他借口回家举丧,彻底离开了桓玄的军营。

第四次当官是在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3月,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想找一个可靠的人,替他去京城递交辞职表。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365—427)。他也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市)人。出生于破落官僚家庭,少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和“骞翮思远翥”的雄心。29 岁出仕,曾任。

他听说陶渊明是东晋名流陶侃的后人,曾是刘裕的参军,故给了他一个参军的虚衔。

陶渊明看不上这个闲职,无奈人穷志短,完成了“送信”的使命拿到报酬后,他反倒把刘敬宣给炒了鱿鱼。

第五次当官同样是在义熙元年,与第四次时隔半年时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

大意就是家里很穷,日常耕种织布,不足以一家老小生活,米缸里没有存粮,没有办法解决。亲友们都劝我去做官,我就只能到了这个县衙当一个小官。

过了没多久,陶渊明产生归乡之情。恰逢妹妹病逝,陶渊明请求辞去官职,再次归隐田园。这一去,陶渊明便再也不入官场了。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

具体算算,陶渊明前后五次当官,在官场里痛苦挣扎十二年。本来愿望“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结果官场的勾心斗角让陶渊明无法适应。

加上本性热爱田园、自由,使得陶渊明义无反顾地五次当官,五次还乡,宁可穷,都要坚持自己的本心。

依我之见,陶渊明能五次出山,不完全是为了挣取生活费。

民间有句俗语,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陶渊明再怎么着是个文化人,恰逢乱世,曾有过救国救民的念头,但每次当官总是有些事情令他不如意。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陶渊明在一次次出山归隐的过程中,逐渐累积的信心被全部打散。

第五次当官经历结束后,他是彻底死心,再也不想陷入尘世,尤其是这混乱不堪的官场。

三、审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魏晋南北朝,特别是东晋之后的朝代,社会上一度流行玄学之风。

玄学是一门庄子哲学,其核心是老、庄推崇的道,基本精神就是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故事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就承袭了父业,在家耕种,但是他非常好学,他每天除了种好菜园之外,就是专心读书,所以写出的诗词歌赋很有名气。不多久,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也是一个诗词。

这种精神必然深刻影响着当时人们审美意识和形成与发展,尤其是酷爱学习的东晋隐士们。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产生了强烈的审美需求。他们为了超脱凡尘、陶冶情性,纷纷归隐自然美的山林中。

陶渊明早已看破尘世,他活明白了,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救国救民,倒不如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正因如此,陶渊明才一口气写了五首《归田园居》,详细描写了他所见识到和脑袋里想象的田园风光,包括著名的世外桃源。

四、研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在农活之余,陶渊明特别喜爱读书,他曾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从读书中得到快乐,不是将其当做攫取名利的手段,这是陶渊明一生信奉的准则,也是许多东晋南朝隐士隐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的隐士潜心研究、笃学不倦,达到令世人惊叹的程度。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谁

包括葛洪、陶弘景等追求长生之人终日隐居于山间,研究养生之法,具有强烈的研学需求。

从事研究学习、聚徒讲学需要有一个清净、自由的环境。当时的社会充满黑暗与动乱,为了便于研究讲学,他们不得不找一个清静、自由开阔的地方,满足于研究学问、追逐审美等诸多需求。

无人打扰的田园山林,便是最好的去所了。因此,研学需求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山林的一大推动力。

在东晋南朝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隐士需求是十分复杂的。

与其说他们是主动躺平,倒不如说因为各种各样的需求选择归隐山林。在幽美的山林中寄情于山水,或研究学问,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促进了山林的文化建设。

在那样的环境与个人需求下,陶渊明屡屡入仕不顺,倒不如寻求真我,反倒是一种解脱。

上一篇 2023年05月18 22:30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02:23

相关推荐

  • 心无杂念的经典下一句,静心最高境界诗句

    1、生活,静心最高境界诗句,有风雨有泥泞,有阳光也有花香,风雨过后是彩虹,多姿多彩是好心情,有滋有味是真人生。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要好好珍惜这只有一次的生命。用感恩的心去善待每一个曾经给予我们帮助

    2023年05月25 253
  • 关于物候现象的诗句,含有物候知识的诗句

    今日惊蛰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春气萌动,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的到来,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启。时至三月,南方多地已是春意盎然。提到春天,大家联想到的

    2023年06月04 290
  • 24桥明月夜下一句,二十四桥的月亮下一句

    在黄龙,有一句俗话叫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在黄龙,有一种遇见叫做:“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二十四桥的月亮下一句,在黄龙,有一种散步方式叫做:“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

    2023年04月30 256
  •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下一句,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是谁说的

    不知不觉又到夏天钓鱼人也聚集水边▽这是在钓鱼还是在渡劫?钓不到鱼的,首先是装备不过关▽隔着屏幕感受到了他的绝望装备不过关也就罢了注意力还不集中▽鱼:俺就稍稍一使劲儿本以为自己钓上个大的▽海绵宝宝:我应

    2023年05月04 292
  • 江雪这首诗的意思,讲解江雪的意境

    提到冰天雪地的寒冬,自然会想到“读之便有寒意,故古今传诵不绝”的《江雪》。“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是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他身处逆境,“身编夷人,名列囚籍”(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

    2023年05月25 282
  • 求偶的诗句,男子求偶的诗句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据传为孔子编订。其中一些关于爱情的诗歌流传甚远,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十篇是我精心选择的关于爱的咏叹、追求的诗篇,古文原句,白话翻

    2023年05月18 307
  • 赞美妈妈的诗句,赞美妈妈辛苦的诗句

    在你面前,妈妈是坚强又温柔的超人,包容你的叛逆,满足你“随口一说”的愿望。从对你严厉,到等你回应,她陪你长大,也渐渐老去。母亲节,祝天下母亲安好!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2023年05月15 286
  • 离职诗句,最精辟的离职诗句

    这首诗来自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辞职信,名为《辞职自遣》,全文如下: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百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辞职的

    2023年04月26 255
  • 劳逸结合下一句怎么回,总的劳逸结合吧下一句

    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劳逸适度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总的劳逸结合吧下一句,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记载,可见劳逸适度符合养生之道。劳

    2023年05月09 231
  • 描写朝霞的诗句,描写天空云霞的诗句

    七绝•日出东山(平水韵)流云漫卷浪潮涌。6、晚霞如血晚霞瑰丽丹霞似锦云霞漂浮霞光耀日朱霞烂漫7、朝霞不是天天出现,但我们心中的朝霞却不能不出现,因为它代表着希望,人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意义。我的乐趣是看

    2023年06月01 244
  • 四年级写诗歌怎么写,四年级写诗歌自己编

    都市快报讯新学期的第一天,学生们的寒假作业陆续上交,杭州市滨文小学四年级女生的一本手绘诗集,让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直呼惊艳,纷纷传阅欣赏。“制作一本诗集”是学校四年级语文组布置的一项寒假作业,开学报到当

    2023年04月22 238
  • 河的诗句,含有河的诗句100首

    此篇为续篇。上篇昨日已发。欢迎转发收藏。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宋·文天祥2、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正气歌》宋·文天祥3、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南安军》宋·文天祥4、山河

    2023年05月24 21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