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风大家
人这一生面对大千世界,有三种心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知不足中找到方向,在不知足中获取动力。
知足者常乐
《庄子》里有一则小故事。
“知足者常乐”下面一句是不愿乎其外。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会经常(长久)的快乐。具体原文如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
独脚的夔,羡慕多脚的蚿,走起路来毫不费力;多脚的蚿,羡慕无脚的蛇,不用动脚也能前行;无脚的蛇,羡慕无形的风,可以来无影去无踪。
它们都不知足,也都没有发现,自己拥有的,正是别人羡慕的。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没必要与他人做无谓的比较。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应永远心怀感激。
知不足者自明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人会活得更通透。
《孟子》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人们总是将错误推给别人,夸大自己的成绩。自以为有一点小聪明,就自我感觉良好。如此一来,便难以取得成就。
“人贵有自知之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永远成为了一个人的硬伤;只有正视它,克服它,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不知足者奋进
1、知足者常乐;且行且珍惜。2、知足者常乐;世事都如烟。3、知足者常乐;岁岁常欢愉。4、知足者常乐;万事皆胜意。5、知足者常乐;我思故我在。相关说明 知足常乐,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 zú cháng lè,意思是知道满足。
人之所以平庸,是因为太容易满足而不思进取。一旦找到舒适安逸的位置,便开始得过且过混日子。
磨平了棱角,丧失了斗志,不再努力工作,也不再认真生活,只剩下混吃等死。
庄子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在庄子看来,如果人活得心如死灰,那倒不如死了算了。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唯有不安于现状,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主播:王忞
电视台主持人,愿所有的美好不期而遇
“知足常乐”下面一句是不愿乎其外 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会经常(长久)的快乐。具体原文如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2.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对知足者来说,纵使贫困交加也有乐趣;对贪婪者来说,纵使锦衣玉食也生烦恼。——无名氏《明心宝鉴》3.都说“知足者常乐”,为什么我这么知足,却不长乐呢?4.知足者常乐矣,懑然者常忧矣。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