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万紫千红的,红叶、白水、青山,赏不尽的美景。
秋天美,秋夜亦美。
秋月夜,花影扶疏,星光点点,赞美夜景很美的诗句,耳畔萦绕的一阵“啾啾”秋虫浅浅的吟唱。使人犹如身处静谧的夜色之中,在这伴着微弱虫鸣声的微风中,秋的韵味已经悄然而至。
10首最美秋夜诗词,风有声,月无言,你在思念谁?
1、秋夜之愁声
秋夜
宋·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凡是写秋夜的诗,都是在月,在露,在星空上作文章,创造一个幽清寂静的世界。
夜深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中庭;露水下降,乾坤清澄,银河耿耿。请不要让西风吹尽了沙沙作响的树叶,我恐怕没了它们,到哪里去聆听阵阵秋声。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萧瑟秋声,是悲秋的媒介。然而不但不写悲秋,反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
把不堪写成有趣,更突出了愁的深度。
2、秋夜之星河
9、家乡的夜晚,万家灯火如繁星闪烁,明光辉煌,万缕灯光如利剑一般,把茫茫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而近处的灯光射向一望无际的远方;射出来的灯光错落有致、五光十色、壮观辉煌。 10、乡间夜晚,一个个彩灯在在小河身上跳舞,万里海天,就像撒满了。
新秋夜寄诸弟
唐·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秋天的夜晚,注定是属于思念的。
1、夜深了,银色的月亮点缀着深蓝的夜空,淘气的星星孩子们在她身边跑来跑去,追逐玩耍。众星捧月,月亮今晚一定不会寂寞了吧! 2、夜晚慢慢地,慢慢地来临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区便像整个地浸泡在黑色的墨水里,漆黑漆黑的,伸手不。
韦应物和兄弟分隔两地,只能共望天上星河。
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相隔千里,可以共望星河,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3、秋夜之夜凉
谒金门·秋夜
宋·苏轼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1、诗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自: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释义: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2、诗句:永怀愁不寐,松。
夜无眠,玉枕轻凉,凉到了人的心里。
与其说是秋凉,不如说是心凉。
4、秋夜之孤冷
晚秋夜
唐·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银霜。抬头看天窗外一轮明月,低头思念我远方的家乡。主题:这首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夜晚,是一个最适合思考的时间。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
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
明月永恒,人无常在,月与人,与时光,合吟成一曲百年的孤独。
5、秋夜之孤寂
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
失眠的夜,总是格外漫长。
6、秋夜之相思
朝天子·秋夜吟
元·李致远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
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
二毛斑秋夜永。
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寺庙里传来傍晚的钟声,一阵阵蝉鸣送走了落日。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
什么地方的楼台上,传来悲怨的笛声?鬓发早已斑白秋夜这样漫长。巫山神女虽相隔重重山峰,也遮不断对她相思的梦。
再凉的夜,再冷的月,也寒不了一颗相思的心。
7、秋夜之感慨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南宋时期,半壁江山的悲恨,驱走金人、统一中原的愿望,是许多爱国词人词作的主题。这便是其中一首。
报国无门,仰头望月,过去的美好,如今的凄凉,只能对月诉说吧!
只有月亮,承接着过去,连接着将来,最适合感慨。
8、秋夜之思远
秋夜
南北朝·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这是一首闺怨诗,一个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诗。
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9、秋夜之爽快
霁夜
宋·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此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
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
明天早上准备从南边窗户远望,那庐山巍峨的雄姿,一定被夜雨洗涤得一片青翠,更具一番秋日清爽的诱人魅力。
谁说秋天是低沉的,秋天还是清爽愉悦的。
10、秋夜之哲思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王国维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不要为秋天的到来感到悲伤,也正如不要为春天的逝去而伤心。向往在春风亭的日子,数着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
希望夏日的遗憾,都是秋日惊喜的铺垫。
秋夜静,小小的我,仰望大大的星空,想念的人似乎在月亮里,清晰又但遥不可及。
窗外正是皓月当空的秋夜,山麓的鸣虫们,正繁密地吟唱着,温静而祥和。
美好正当时,寒风起,云露凉,值此秋夜长,将时光对折,一半留给静谧,一半许给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