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应都熟悉,传统昆剧的剧本叫做传奇。但传奇是个广义词,它的含义曾经随着时代而演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书所称作的传奇赋予严格的定义。唐、宋两代的短篇小说就叫传奇,宋人的诸宫调、元人的杂剧都叫传奇,故确切地说,传统昆剧所指的传奇,应当称作“明清传奇”,我们在《范例集》里是把“明清”两字省略了。明清传奇是与元杂剧相对应的,因此本书所称传奇,不包括元杂剧。本书在涉及元杂剧时,把“元”字省略,简称为杂剧,又可称元曲,在本书内,把杂剧和元曲当作同义词。
传奇主要是由南戏继承下来的,但也吸收了杂剧的一些特点。传奇受杂剧影响最大的是剧本体式,即戏路上的特点,它们都是集合若干折子组成一个剧本。杂剧照例是以四折为一部,有时在前面或中间加上楔子;传奇则往往集合四、五十个折子为一部,我们把剧本的这种结构形式叫做集折体。
京剧传统戏采有集折体的也很多。例如演王宝钏、薛平贵的故事的传统剧本全部《红鬃烈马》、俗称“薛八出”,就因为是八个折子戏组成的缘故。现在大多数京剧以及其他剧种的体式是以主角上下场分场,与集折体相对应,我们称这种剧本体制叫做连场体。连场体这个名目仅是我们提出的建议,并没有被其他剧种的戏剧工作者所承认。我们在此提出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集折体的特点。其实集折体和连场体各有优点,我们从整个戏剧学的角度出发当不应厚此薄彼,但我们在引长补短的时候,则不应弃己所长而更不应削足适履。
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李渔所建议的传统昆剧改革方案是很值得我们重视并具体化起来的。但在新昆剧的建立中,他的这一设想未为戏剧家们所注意,至今有许多作者在新编或改编昆剧剧本时,片面地为追求强化对故事表达的能力,而冲破了集折体的体式和采取“打乱了重来”的方法,这样虽然避免了集折体的弱点,但却削弱了集折体的许多优点,也就是说,不利于传统昆剧优良艺术风格的保存。
编辑本段作品风格 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
集折体的特点,不仅在于形式方面,有许多在声律方面的优良传统,只有在这种结构体制之下才能保全下来。本《范例集》的目的就在于把创造这些优点的条件揭示出来,希望在剧本写作——包括编剧、填词、谱曲中继承下来。
它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